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主要摄影美学发展脉络”系列之十二:摄影的“大”时代(2)

由于传统的艺术馆、博物馆、画廊长期与体量巨大的绘画、雕塑等打交道,自然而然地影响到前来展出的摄影作品的最终展示方式,特别是对大型作品的青睐上。

为了能够Hold住巨大的展览空间,不至于在与大型油画、雕塑同场竞技时落下风,同时考虑到给观众、特别是收藏家一个“震撼”,摄影家往往也会倾向于制作大型展览作品。


理查德·阿维顿和助手们在制作《美国西部》的展览照片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一批经过正统艺术院校教育的摄影家很快适应了艺术场所这一“习惯”,摄影出现了“大制作、大展览”的格局。

典型如1979年以后进入严肃创作的加拿大摄影家杰夫·沃尔(Jeff Wall),摄制了大量用灯箱展示的大型彩色作品,成为世界各大艺术馆的常客。他反映阿富汗战争的摄影作品《死亡士兵的交谈》,作品尺寸即为2.29米x4米,拍卖价达到了370万美元,居目前摄影作品价格的第三高

《死亡士兵的交谈》


《死亡士兵的交谈》(局部)

这些在传统艺术场所展出的大型摄影作品,在影像质量上的要求当然很高。

但是众所周知,影像的放大是有其技术“极限”的。

按照放大经验法则,一张底片在放大4倍的情况下,影像质量与原底相比几乎不会下降,能够保持一流的水准;超过4倍的放大倍率,肉眼开始察觉到影像的劣化;超过10倍继续放大,影像质量的劣化逐渐明显,过度放大后将出现触目的粗糙颗粒、肮脏的色彩和模糊的线条。

由此可以得出放大的两个关键尺寸——4倍时的“无损尺寸”、10倍时的“临界尺寸”。一般来说,要保证影像“无损”的最高质量,放大4倍为宜;要满足高质量展览的要求,放大倍率最好不超过10倍。

因此,要满足高质量摄影展览的要求,135底片放大到15英寸为宜,120底片(6x6cm)可以放大到22英寸,4x5英寸底片可以放到50英寸(1.25米),8x10英寸底片则可以放大到100英寸(2.5米)。

近年来,由于摄影镜头的进步、照相机精度的提高,特别是数码后期调整、输出技术以及装裱技术的发展,以上这些数字已经显得有些“保守”。从实践中看,4x5英寸底片可以制作1.5米左右的高质量展览照片;8x10英寸底片则可以输出3米、甚至更大尺寸的展览作品。


安德列斯·古斯基摄影展

正因为有以上所说的技术“极限”,不少当代摄影家选择了大画幅照相机作为自己的创作工具,并用极高水准的后期制作,来保证最后展览作品的质量出类拔萃。




赵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实摄影的“大”时代
艺术消识片 | 杉本博司,捕捉时间的人
姜健策展作品:王立力《 四十年的生活日记》
在光影中,遇见老香港的美丽与哀愁
当代纪实摄影收藏价值三大定位
2016王琛摄影艺术大事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