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造“圣君”李世民
爱惜民力的明君?不,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大兴土木修筑宫殿,搞到百姓怨声载道。在他眼里,百姓不过是不找点事给他们做就会惹事的贱骨头罢了。
“爱民”帝王滥用民力 百姓苦不堪言
唐初,李世民反复说要以隋亡为鉴。曾几何时,劳役是在不断加重,出现了“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徒行文书,役之如故”的紧张局面。包括来自边远地区在内的各地劳苦大众。自带粮食长途跋涉几千里来京服役。在李世民执政期间,兴修了诸如乾阳殿、洛阳宫、永安宫,飞山宫、襄城官、翠教官、玉华宫,九成宫和北阙等大批宫殿,即以修得较小而又比较草率的汝州(河南临汝)西山襄城宫而言,役工达一百九十万。造成“一人就役,举家便废”的惨象。因此,有人当面指责唐太宗,“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作飞山宫时,“恒差山东众丁”,“怀(河南沁阳)、洛以东,残人不堪其命。何况这一时期,兵役屡兴,太宗本人又不顾农忙与否,喜欢校猎游乐,为此缮桥治道,起码使役一、二万民工,它同样是要严重妨害农事的。(摘自《唐五代赋役史草》,作者:张泽咸,出版:中华书局)
控制户籍:为征发劳役固定百姓身份
力役征发以人丁为本,因此,官府需要准确地掌握全国人丁数。户籍编制的好坏。对于赋役征发、特别是力役和兵径的征发,显得异常重要。那时,全国各地每年要造一次计帐,登记户内男女、老小,人口和田产的数目,有如《新唐书》卷五一《食货志》所说,“具来岁课役,以报度支”。每年夏历十月三十日以前,各地要上报计帐。但人口是会时常变动的,为了及时掌握变化情况,乃规定各地每隔三年要重新编造一次户籍,每次从正月开始工作,三个月内造籍结束。一式三份,一份呈报中央尚书省,州和县各留存一份。造籍时,特别注意丁男不能脱漏,严禁“诈冒隐避,以免课役”。唐律对有课役而逃亡脱户的人要惩办重罪。长安政府多次下令禁止户高丁多之家别籍异居。“苟为规避”,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多地掌握课丁数。个别时期延长中男年龄和推迟成丁年龄,扬言是为了“优民”,揆诸实际,不难发现“已役中男,重征丁课”。看不到人民有何受益之处。(摘自《唐五代赋役史草》,作者:张泽咸,出版:中华书局)
李世民不小心说出真心话:百姓无事则骄逸 劳役则易使
贞观十三年,魏征在进谏时说:“陛下这些年来一直滥用民力,而且还振振有词,说什么'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这是什么歪理!”从早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路走到今天的“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孰真孰假?哪个是表演,哪个是真言?在令人感动不已的对话背后,九成宫、大明宫、飞山宫、襄城宫……也正同时破土而出;因为九成宫修建得过于华丽,他又下令将其摧毁;襄城宫同样被摧毁,但原因却是因为修筑出来之后不符合他的心意。二者的对比很容易让人看出,哪一场属于表演,哪一场属于真意。(摘自《百家讲坛》2009年10月(红版),作者:谌旭彬,原题:《贞观之治:一场形式主义的乌托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小历史】息役薄赋以养民—朱元璋的藏富于民思想
读清流道光县志(卷之三 赋役志)
大唐盛世浮逃人
长城赋
你知道唐朝县令有多忙
三长制:孝文帝推行的地方基层制度,增加了北魏的人口与财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