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大千也是“追星族”?不仅崇拜、模仿甚至假冒偶像

本文节选自朱良志老师在“文人画里的人文——从石涛作品鉴藏说开去”的讲座实录

朱良志:我下面简单讲讲张大千与石涛。当然张大千对石涛的崇拜是无以复加的,他生前最喜欢石涛的作品。我们今天在张大千的存世作品中可以看到石涛的影子,他也模仿过陈洪绶、八大山人,但是对他影响最大的是石涛。

张大千模仿石涛的传世作品非常多。张大千模仿的据我现在看到的有百件以上,作伪的石涛作品有百件左右,所以这个数量是非常大的。张大千收藏了大量石涛的作品,他曾经刻过一枚印章,叫“大千居士供养百石之一”——他收藏了一百多件石涛作品。有时候感觉也特别奇怪,像历史上有很多鉴定石涛的大家,他们对石涛作品的鉴定,是石涛作品收藏和研究的基础,但是也有很多看走眼的。刘九庵先生在香港艺术馆看到一个石涛的大立轴,《翠蛟峰观瀑图》,这幅图我也去看了,确实不错。刘九庵先生有一篇长文,介绍石涛重要的作品以及他的理论。我们知道刘九庵先生是大家特别尊重的,他很少发言,讲的东西一般八九不离十,讲错的很少。但是这件作品刘先生没有看准,它是伪作的,伪作的线索也是藏得非常深的。

翠蛟峰观瀑图

张大千有很长的跋文赞赏这件作品。我看吴湖帆的收藏,《吴湖帆文稿》中就有记载,他收藏了石涛的一件长卷,这件作品应该存世,但是我还没有见到,叫《江山一览图》,有四丈多长,据他描述画得好得不得了。张大千描述称毕世无双,天下第一,说这是最好的一件作品,但是这个作品我没有见到。吴湖帆抄录了上面的文字,但是从文字看这件作品是伪作,是把沈周的一首长诗拿来改头换面、生搬硬套的。说石涛到过一些地方,但是他都没有去过。其中有一段讲石涛经过庐山到安徽,说这个地方我很生疏,我到这个地方站在船上望去,望黄山——实际上石涛在这个地方待了二三十年了。所以张大千和吴湖帆这样的判断是错误的。

张大千收藏的很多石涛作品是伪作,他自己有时候也没有搞清楚。比如我到普林斯顿大学看到一些作品,其中的一件花鸟图上面有一首题诗,确实太像石涛了,张大千认为画得特别好。但实际上这是一件仿作,仿的是藏在上海博物馆的扇面,后者是石涛的真迹,作于1696年。我当时在普林斯顿大学看到这件作品就很奇怪,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式,这个题跋的字跟扇面的一模一样,一行几个字还是几个字,张大千居然没发现。而且他盖了“大千居士供养百石之一”,这个章可不是随便盖的,这个“供养”是一件伪作。

张大千伪作石涛的作品太多了,比如像王己千先生藏的《枯木竹石图》,“枯木竹石非妙在形似之工巧,而妙在枯木竹石之趣、之韵、之生动灵秀之奇”,这个是石涛的真迹。这个原来是徐伯郊收藏的,而徐跟张大千是朋友,张大千应该看过这件作品。张大千仿作了一件,水平确实很高。但石涛所强调的枯木竹石那种状态不对,张大千的书法也还远没有达到石涛那种灵秀有余而古朴不足的境界。张大千仿作最深入的,到现在仍引起很大争议的像《野色册》,这是大都会收藏的。当时他们展览的时候,大门挂了一个广告画,广告上就是这幅画,这是石涛的《野色册》中的一幅,色彩艳丽,构图非常有意思。大都会认为这十二幅作品是石涛作品中最好的,是他晚年的精品,有各种不同的推介,出过书,方闻、傅申先生专门写了《野色册》,向全世界介绍。所以这个作品特别著名。公布于世以后,日本的一个学者认为这件作品有疑点,说太漂亮了,太新了。

野色册

我当时对这个作品感觉特别好,但是后来发现这件作品可以说百分之百不是石涛作的,基本可以确定是张大千的手笔。他从书法、印章各个方面加以模仿,张大千模仿石涛的印章有一整套。题跋上就有问题,“老夫当差”,这个作品是1699年前后,而“老夫当差”是禅宗当中的用语,1696年左右石涛已经离开了佛门,所以我做了将近四万字的考据,认为这件作品是伪作。

提问:我在思考,文人画能够让你直接感悟到那种生命的本真,假如一件伪作在哲学美学上也能够让你感悟到生命的本真,那我觉得这个伪作是不是也有它很大的意义在呢?它跟真迹在哲学上有什么不一样?

朱良志:我觉得伪作的辨析,这种研究,规范拍卖和收藏,促进对一些艺术家的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我们现代社会中,一直到未来,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不仅仅是知识产权的问题,它是对研究本身的推进,有助于对真实艺术问题的理解,我觉得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从哲学上来讲,我历史长河向前推进,有价值的东西能够为更多人分享,这本身确实是有很多意义的。在有些地方完全可以放得更加通达一些看待这个问题。

提问:我想说一下我自己的感受,我对石涛印象最深的是我在故宫有一天看到他的一件作品——《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当时给我的震撼力特别大,之前有时候我感觉中国的传统会画不如西方,但是那幅画完全打破了我的这种想法。因为我在昌平工作过一段时间,我看到他画北京秋天景象的时候,觉得特别亲切,甚至非常感动。我感觉他的画风非常非常现代,甚至像毕加索,他们有一种相通的地方。今年第二次又看的时候依然觉得那种震撼力没有消减。您对于这幅作品您的看法是什么?

朱良志:关于《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当然是石涛的一部杰作。中国的文人画达到这么高的水平,我在《南画十六观》的序言中讲,中国文人画大师们那种最精妙的作品,有时候给我的感动,能够跟古希腊的雕塑和欧洲的古典音乐相媲美。那种微妙细致的处理,对人心灵的那种还顾,让人感动。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著名学者说,中国的水墨山水画,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绘画。我不讲最好或比别人高,我觉得在艺术中不要这样去说,但是中国文人艺术中间的精妙之作,真是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必将在未来发挥很大的作用。大家心灵中的徘徊会很久很长,作为创作者,作为研究者,应该有义务更多地与别人分享。分享这样的东西,不仅仅可以度过寂寞的时光,也可以淬炼我们的情智。中国文人画一定是中国艺术杰出的代表。

朱良志教授重要艺术著作

1、《南画十六观》

南画者,特指中国传统文人画。本书通过元明以来十六位代表性画家作品和人生的研究,来探讨支配文人画发展的根本因素——生命真性问题。全书秉承作者一贯寓深邃思想于优美表述中的书写方式,深具可读性。出版后深受学界和读者欢迎,获“2013中国好书”、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著作特等奖等。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为有知识的文人所画的画),而是具有“文人气”(或“士夫气”)的画。“文人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文人意识,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关怀、特别的生命感觉的意识,一种远离政治或道德从属而归于生命真实的意识。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人画,就是“人文画”——具有人文价值追求的绘画,绘画不是涂抹形象的工具,而是表达追求生命意义的体验。因此,文人画的根本特点,就是它的价值性。

文人画中所突出的“文人气”,也就是今人所说的“文人意识”,是一种性灵的自由意识,一种重视生命内省的意识,一种远离外在的目的、追求生命真实价值的意识。这样的意识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是一种潜在的推动文明前行的力量,是人的独立意识觉醒后的产物。

这一意识带动了整个中国艺术的变化,是决定千年来中国艺术发展的内在因素,也是支撑中国后期文明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2.《传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

石涛(1642—1707)的艺术具有极高的价值。他长于山水,兼工花鸟和人物,是中国文人画史上不多见的在多个画科中做出卓越贡献的艺术家。

他对文人绘画有精深的把握,他的绘画有大气局,对中国艺术精髓的理解能与苏轼、董其昌等相匹比,可以说是决定中国文人画标准的大艺术家。对石涛艺术的研究、传承,是接续宋元以来文人画正脉的重要途径。

石涛作品的流传与收藏,是清代中期以来文人画鉴藏史的缩影。在文人画史上,石涛可以说是一个典型,他无疑是文人画发展中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独特创造对当今艺术发展有重大影响。但很少有书画家像他这样,有这么多的伪品传世。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专门以石涛为伪造对象的作坊(如“扬州造”“广东造”“苏州造”伪品中多有石涛),有专门以托迹石涛而名世的大家(如张大千伪造的石涛作品在百件之上),今天各大博物馆和私人藏家的石涛款藏品、拍卖行中经拍的石涛名下作品,真正为石涛所作的,总起来看不到半数。石涛作品的伪作情况触目惊心,甚至出现一本书影印的石涛款作品都是伪品、一个拍卖行整个拍卖季上拍的十余件石涛款书画都是伪迹的情况。

石涛伪作的风行,严重影响其作品的传播。石涛在近代以来成为一争议人物,崇之者奉为天才,贬之者则看一眼他的画都觉得恶心。假画严重地影响了石涛作品的接受。文人书画的伪迹流传古已有之,于今尤甚。

由石涛作品传世情况可以看出,伪迹的流行,不光影响艺术市场的买卖,更重要的是影响对艺术家的理解和研究,影响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造,这对中国艺术的未来发展不能说是小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良志 | 沉迷石涛研究十余年的几点体会
UC头条:石涛是清初一位天才艺术家, 他在金陵时仅三十多岁, 画就为世所重
朱良志签名本《传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干货呈上!
石涛'伪作'数量大流传广 学者:不辨真伪其他都是空谈
张大千(青绿色山水)国画作品
世纪骗子or艺术天才,中西造假高手同台pk,谁才是第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