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之余,士人画

凡书画当观韵。

——黄庭坚《题摹燕郭尚父图》

《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一书,是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员卜寿珊之作。从探索宋末到元代文人艺术风格的转化开始,着眼于社会阶层对文人画家风格形成的影响,并解释了文人画如何成为主流文化传统。

卜寿珊的研究以苏轼始而以董其昌终。在她看来,苏轼及其文人圈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了“士人画”的理论,并得到了后世文人的普遍接受。元代虽然有所改变,但并没能形成与之抗衡的力量,直到明末董其昌及其友人们确立了文人画传统。中国文人画五百年,时间跨度如此之长,应当如何避免研究的疏泛,并且梳理出明晰的历史发展轨迹呢?

明确“什么是文人画”,卜寿珊在分析了滕固、青木正儿和高居翰的三种定义阐释之后,突出了文人画家作为一个整体阶层出现在宋代的原因,这是由创作者的个人修养以及他所处的环境决定的。画被认为是“文之余”,近代学者陈师曾概括,“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卜寿珊概括,中国绘画的典型形式表现为,“具有道德象征意义的主题,绘画品位偏好水墨或清淡着色,以及在画上题写诗文”。艺术直觉和自发性被称赞为最高的艺术宗旨。

从北宋、金和南宋,至元、明,线性梳理搭了一个框架,每一朝代选取典型的几位画家或者流派,不作泛泛的介绍,把握整体的大局,他们都是当时文坛或画坛引领风尚的意见领袖。文人画的风格、流派虽然各有不同,然而文人的内在品质却是一以贯之的。

卜寿珊倚重的是历代文人自己的言论,主要是各种文论、画论,次及画作。苏轼说作品要有“士气”,黄庭坚说“凡书画当观韵”,燕肃以“天机”为艺术源泉,米芾讲作画要“意趣高古”,赵孟頫说作画要“贵有古意”,到了明代,吴门画派与浙派、南北宗的对峙,更加显示文人风格取得了主导地位。卜寿珊的写作方法如有一条纵贯线穿梭其中,所有的旁支都是围绕它展开的,紧凑而无旁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文人画的胜利:从苏轼到董其昌,究竟发生了什么?
倚重“神似”,中国比西方领先近千年
石守谦谈中国画的帝王品味与文人趣味
宝利老师导读《苏东坡传》第二十章
因为他,宋代文人画引领中国艺术一千年
何谓文人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