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抑郁症的弯路

【最初的最初】

人类首次科学对待抑郁症是1968年的美国,在《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里,专家首次告诉医生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抑郁症。二十年后专家又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原因是大脑血清素含量过低,或是缺乏某种化学物质的综合表现,该疾病应使用药物治疗。

【问题暴露】

然而药物治疗有时会陷入死循环:有些人初次服用后得到了短期的改善,但时间一久,同样剂量的药物无法改善压抑的心情,于是剂量加大,一次次加大。据医药公司自行统计,大约有70%的人在服用药物的一年内,抑郁症便会压抑不住再次复发。

同时依据手册,几乎所有失去亲人的人都有抑郁症症状,需要给他们都开药么?

【反思】

面对药物治疗的结果,许多医生不得不认清现实:抑郁症不仅仅是一种生理疾病,单一药物治疗只是治标不治本。

这里不得不提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理论认为只有满足前一级低层次的基本需求,才会往上刺激出高一层次的需求。许多人曾深信这一理论,但抑郁症的现实情况,正是对这一理论最有利的反驳。

【寻求真相】

真相离我们很近。

其实在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基础上不难发现,人们常常需要大量的心理需求。

澳大利亚科学家马默特曾做过一个调研:英国国家公务员划分为19个层次,那么从上层的常任秘书长,到底层的打字员,谁更有可能患上心脏病?

一开始人们认定肯定是高层更容易患病,因为他们有着更大的压力。但调研结果缺完全相反:越是底层的员工,压力反而越大,患心脏病的几率也成比例的增大。这是为何?

经过两年多的调查,马默特认清了一个现实:如果一个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工作,那他的压力会变大。人们天生有一种成就感、满足感的需求,工作受他人管束的越多,这种满足感越低,存在和意义感越少,越是会觉得压抑。

抑郁症与此,异曲同工。长期的得不到心理满足,或者失去亲人、工作这样突然的悲伤,都是抑郁症的原因。

【而今】

2017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联合国在这一天宣布:“目前主流的生物医学治疗法是带有偏见的、选择性的治疗法。对抑郁症我们的关注点应从大脑化学失衡转向心理权利失衡。”

抑郁症不是生理疾病,也不表示你疯了,它展现着你的悲伤,它展现你遭受的苦难,你需要聆听这个来自灵魂的倾诉,我知道这很难受,我能感受它。当你焦虑和沮丧时,希望你记得,我们所有人都在,我们会一起聆听这一倾诉,一起面对,一起面向更精彩的世界。

原创不易,请多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治疗的启示
如图(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除了正常生理需...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很叛逆?你可以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找到答案
缺少这1点的人,最容易抑郁
马斯洛的人生需求理论
人类精神世界解读:为什么我们怕出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