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名芊《丝路风光》

艺术名 家

名家简介

黄名芊

黄名芊,男,1936年生于江西南康,号蓝田山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山水画师从傅抱石、钱松岩、亚明等先生,并于1960年秋随诸师进行两万三千里旅行写生。长期从事高校艺术教育,曾任教于无锡轻工业学院造型美术专业、无锡轻工大学设计学院,中国画教授。现任教育部属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中国画教授,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一级国画艺术委员,江南画院名誉院长。

名 作 欣 赏

丝绸之路风光

大漠放歌

胡杨驼铃

家在大漠深处

踏雪远行图

天鹅湖秋色

张骞出使西域

艺 术 对 话

章剑华

“新金陵画派”是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绘画流派之一,而“新金陵画派”地位的确立,与20世纪60年代江苏画家在傅抱石的率领下进行的二万三千里旅行写生密不可分。可以说,二万三千里写生使“新金陵画派”的旗帜在全国美术界高高举起,这次旅行写生的艺术创作实践初步形成了“新金陵画派”的特色,以傅抱石为代表的画家们给社会留下了一批精品力作。您作为当年参加这次写生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为艺术奉献了青春和汗水。

黄名芊

1960年开始的这一次写生,对我的人生产生了重要深刻的影响。我从这里确立了艺术创作的方向,那就是践行傅抱石先生“其命维新”的艺术理念,并把它作为我一生恪守的信条。

章剑华

这次二万三千里的写生,在当时的画坛是一件轰动的大事,在后世的画史当中更是一个转折变型的关键节点。“新金陵画派”初创时期的画家们,通过这次写生,走进生活、贴近人民、走进大自然,精神风貌发生了变化,笔墨也随时代发扬光大,他们用行动和作品为江苏艺术事业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

黄名芊

是的,通过写生,画家们见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通过写生,画家们发生了观念上的变化,创造了崭新的表现手法。当时的写生队伍实力雄厚,不少在画坛小有名气,如傅抱石、亚明、钱松喦、宋文治、魏紫熙等。这样的一支团队,在写生过程中展现了惊人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傅抱石先生,具有过人的记忆能力,沿途每过一处,拿出纸笔勾勒几笔,一个月后,竟能凭借脑海中的记忆再现路上的大好河山风景。傅抱石先生一路呼吁“其命维新”,强调创新在艺术创作中的关键作用,沿途点评大家的作品,直截了当地指出作品当中存在的“贪多求好”的问题,批评了束缚于习惯的笔墨技法而缺少新的尝试、求局部丰富精彩而使主题不明确、表现内容过多而缺乏剪裁工夫等现象。

章剑华

傅抱石先生的批评很有见地,“其命维新”是傅抱石毕生的追求,也是“新金陵画派”的自觉意识。时代变化,我们的笔墨也要变化,“笔墨当随时代”,要用新时代的笔墨表现新东西、新气象,展现时代的新风貌。

黄名芊

艺术创新的追求一刻也不能停步。在旅行写生过程中,画家们看到了大跃进时期人民公社建设的场景、农妇身着艳丽的服饰在田间劳作,这些新题材、新变革给画家们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没有现成的技法可作参考,这就逼着画家们探索新的表现方式,表现祖国的新面貌。

章剑华

您在这次旅行写生之中留下了详细的日记资料,后来根据日记整理写成《笔墨江山——傅抱石率团二万三千里写生实录》一书。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黄名芊

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机缘巧合,开始记录的时候,并没有想太多。我觉得能够跟随几位名家旅行写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我想认真记载老师们的语录和这次写生的构思创作过程,回去之后认真复习,于是便有了最初的这本厚厚的日记。每天晚上休息的时候,我便会记录下这一天的行程、老师们的教导。我从97年的时候开始创作,2001年的时候把稿件交给出版社,直到2005年才正式出版。

章剑华

您的这本书受到艺术界的高度赞誉,2005年初版,2009年的时候又重印,再版的时候我还为您的作品写过序。大家对《笔墨江山》宝贵的史料价值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一致肯定的,它以亲历者的角度第一次真实、全面、系统地记载了写生的全过程,并涉及了诸多相关的艺术问题探讨,学术含量深厚,对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和研究“新金陵画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您用文字的记载为中国现代美术史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您参与了二万三千里写生这一时代文化行动,受到了傅抱石先生的言传身教,并目睹了“新金陵画派”的画家们的创作全过程,把创新的种子埋在了未来的艺术生命当中。当然,您没有重复他们的道路,而是另辟蹊径,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绘画题材与风格。

黄名芊

傅抱石先生的“其命维新”理念对我的艺术创作影响深远。翻阅古代历史,我们会发现,每一个成功的画家都是创新的。通过写生过程中创新观念的不断强化,我一直努力思考,如何去创新。起初的探索的确困难重重,沙漠景象单调,前人的资料少,我能见到的沙漠不多,交通也不便利,种种因素给描绘沙漠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最开始由于缺乏了解,画完的作品总觉得不像不满意,于是又再去沙漠观察思考,前前后后一共去了9次,新疆的,内蒙古的,陕西的,阿联酋的,埃及的,去了大大小小的各种沙漠,直到最后,终于能够做到“心中有沙漠”。

章剑华

您进入八十高龄之后,还在坚持艺术道路的创作,这让我非常钦佩。除了展览的作品创作外,您为了保障展览的各项事务有序进行,还在四处奔走、多方筹备。这种对艺术的执着、对理想的追求,值得广大艺术家学习。名为“丝路漫游,大漠放歌”的展览集中展示了几十年来的创作成果,也生动展现了您多年的艺术追求。选择沙漠题材进行创作,正是在艺术之路上不断永攀高峰、克服险阻的体现。

黄名芊

沙漠之美诗词多有赞叹,却少有人描摹沙漠的景致。在我数年的绘画当中,你们会发现,我笔下的沙漠正发生着变化,从最开始的荒漠,慢慢在沙漠中出现了驼铃、绿洲、村庄等人类和谐发展的景物,我用画笔描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经过和意义,记录了人类对沙漠从惊恐到向往的心态转变,也展现了祖国日渐富强山河大地变新貌的过程,我觉得我做的努力是非常有意义的。

章 剑 华 人 文 空 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漠山水画拓荒者
展览丨江山多娇——江苏省美术馆藏新金陵画派精品展
新金陵画派播布研究展暨学术研讨会举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国画大家罗建泉写生艺术
用中国画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新金陵画派”作品齐聚上海
文脉有传人,写生创大境——罗建泉写生山水画评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