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普洱故事|为什么陆羽《茶经》只字不提云南普洱茶?

JIANG CHA GONG FANG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读过陆羽《茶经》的人一定对这句话有印象。

南方有嘉木,亭亭玉立也,一品沁心脾,再品味无穷,君子争相求。

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和结构有: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可是恰恰这本被称为中国茶叶百科全书的《茶经》,唯独没有记载茶叶的发祥地——云南,这么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为什么普洱茶就不曾出现在《茶经》中呢?

时代背景

陆羽决心写作《茶经》的时候大约是公元780年,那时候他二十一岁,当时他先后到过襄阳、南漳、巫山等诸多茶区,每到一处都与当时村民讨论茶室,后来将茶叶制成各种标本,并将途中所见都记载下来。

经过十多年,他先后实地考察了三十二个州。历时五年完成了《茶经》初稿,后来又经过五年的增补修订,才正式定稿。

在唐之前,茶的用途多在药用,仅有少数地区以为茶做饮料,自陆羽之后,茶才开始成为民间饮品,并开始盛行,也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茶在唐盛行,当时的普洱茶也在云南地区非常受欢迎,那为什么陆羽只字不提普洱茶呢?

政治因素。

陆羽生平约733--约804,那个时候的云南叫做南诏国,南诏国是大唐扶持起来的一个地方政权,是大唐的番属地。

但是当时的大唐与南诏国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微妙的,他们时而举杯结盟,时而干戈相向,合好又分,分了又合地折腾。

在公元752年(唐天宝10年)大唐派兵攻打南诏,这一仗打了三年,结果是大唐兵败,20万将士埋骨南诏,大将军李密也被俘后自杀,史上称为“天宝之战”。

“天宝之战”的溃败造成了大唐朝廷内讧,紧接着755年就发生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这场战争导致了大唐与南诏国的关系再度恶化,因此唐与南诏断交了42年不相往来。

年龄因素。

“安史之乱”爆发时,陆羽27岁,为了避乱随着流民顺着长江而下,一路收集大唐各地茶叶“情报”,《茶经》著成时陆羽已经47岁。那时候南诏与大唐处于敌对状态,南诏国的辖地唐人不敢跨越。

茶圣陆羽自然也是进不了南诏国,恰逢陆羽写作《茶经》的年代,两国“老死不相往来”,所以其中自然没有关于云南和普洱茶的记载。但是那个时候南诏国的茶文化已经非常盛行。

直到公元794年,南诏与大唐的恩怨才了结,而这个时候陆羽也已经66岁了,自然很难再去攀登茶山,观看、实践南诏的茶事。直至他去世,也没能进入当时的南诏国,也就是今天的云南。所以,自然而然《茶经》上也就没有出现过云南普洱茶。

804年陆羽病逝,那一年大唐与南诏国是一派喜乐友好的景象,谁说这不是造化弄人呢?

南诏国的子民没有见过这位被称为“茶圣”的茶者,而史上第一位茶叶专家陆羽也从未进入过南诏,看过南诏茶园风光,品过南诏普洱茶的滋味。

《茶经》上便也少了南诏国种茶、制茶、品茶的历史。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经上为什么没有记录云南茶叶
《茶经》里为何没有普洱茶
《茶经》中为何没有云南茶区?
好书共读03:普洱茶的历史之萌芽时期
你喝了这么多普洱茶,竟然不知道为什么叫“普洱茶”?
张海超 | 南诏大理国与吐蕃及东南亚地区的茶叶贸易初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