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胸锁乳突肌及相关肌群损伤的临床意义及无痛精针刀诊疗
userphoto

2022.07.16 浙江

关注

广州 然道国医 张瑾

【摘要】在传统的针刀领域,由于胸锁乳突肌位于人体的颈侧部的缘故,非常容易被临床工作者忽略,虽然已有一些人认识到其重要性,但碍于此处丰富重要的神经血管,很少人敢在此处进行诊治。然而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发现针对这一块肌肉及其相关肌群的诊治后,很多困扰多年的疑难杂病(颈椎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甲状腺疾病、慢性咽喉疾病等)都可以迎刃而解。现试就对胸锁乳突肌及其相关肌群的解剖、功能、激痛点的诊断及无痛精针刀的治疗等多方面,讨论其临床意义,为拓展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一、          概述

胸锁乳突肌(见右图)是我们颈侧部两块最重要的肌肉,但又是常常被我们所忽略的两块肌肉。说他重要是因为他的解剖关系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性,造成了他的易损性和伤害面的广泛性。

有意思的是这块肌肉损伤后自己几乎不会说话,不表现出疼痛,而只会引起别人痛,也就是引起别的的地方疼痛,更多的时候会引起头面五官的症状,并常常伴有自主神经现象和本体感受紊乱,这些症状常常被误诊为其它疾病,而却忽略了他的问题。有一句话叫受害的人在前面叫而加害的人在后面笑来形容他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在临床上胸锁乳突肌损伤后所产生的病症涉及神经、内分泌、心血管、呼吸、消化甚至五官、口腔各科。所以他对于我们人体重要性不言而喻。许多病症从他论治,你会发现效果非常神奇。

二、          解剖及毗邻

(一) 起止点:胸锁乳突肌分为胸骨部和锁骨部,胸骨部更靠内侧,更斜向、更浅,向前下附着于胸骨柄前表面,向后上附着于乳突外表面及枕骨上项线;锁骨部更靠外侧,更深,向下附着于锁骨内1/3段上缘,。向后上与胸骨部肌纤维会合

(二) 神经支配:副神经(XI对脑神经)脊髓根及C23脊神经前支支配。副神经的运动神经纤维源于C1-5的前根,上行经枕骨大孔入颅腔,与颅根汇合,然后与迷走神经共同经颈静脉孔穿出颅骨,颅根加入迷走神经,支配咽喉肌,脊髓根经胸锁乳突肌深面继续向外下斜行进入斜方肌深面,分支支配此二肌。

(三) 功能

双侧肌肉收缩:

1.       前屈:使颈前屈,把头拉向前,使下巴靠近胸前。

2.       固定:说话或咀嚼时,与斜方肌一起辅助稳定并固定头位。

3.       辅助呼吸:头颈伸展时向前上提胸廓,辅助吸气。

4.       吞咽:参与吞咽运动。

5.       感觉:参与空间定向、重量感觉和运动协调(胸锁乳突肌是头定位的本体感觉来源)。

6.       保护:向上凝视时,控制颈过度伸展,并对抗向后的强力运动。乘车的“挥鞭伤”,就是因为突然向后方的强力运动而损伤胸锁乳突肌。

单侧肌肉收缩:

1.       转动:使面部向对侧转动并向上倾。

2.       侧屈:与上斜方肌协同侧屈颈椎,耳朵靠近肩膀。

3.       代偿:与斜角肌、斜方肌协同辅助补偿上肢带轴倾斜造成的头倾斜(上肢带轴倾斜的原因可能是下肢不等长、单侧骨盆狭小、腰方肌激痛点等造成的功能性脊柱侧弯)。

(四) 毗邻关系:胸锁乳突肌是颈部分区的标志(依其前后缘分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外侧区),其浅、深层、前、后缘都有重要肌肉、神经血管及淋巴组织毗邻(见下图)。

 

1.       肌肉:

  浅:中下部被颈阔肌覆盖

  前上:二腹肌后腹

  后:斜方肌、斜角肌、头、颈夹肌

  深面:头、颈夹肌、肩胛提肌、颈最长肌、肩胛舌骨肌、前斜角肌等

  下:胸大肌

2.       血管:

1)       颈动脉鞘:颈深筋膜向两侧扩展包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所形成的筋膜鞘。起自颅底,下续纵隔。鞘内有颈内动静脉和迷走神经贯穿全长。

a)       颈内动脉:是脑的动脉系统之一,分支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脉络丛前动脉、后交通动脉、眼动脉。

b)      颈外动脉:分支有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枕动脉、耳后动脉和咽升动脉

3.       淋巴管及淋巴结:颈部淋巴结沿颈内外静脉纵向排列(胸锁乳突肌的深浅面),沿颈外侧静脉排列的为颈外侧浅淋巴结;沿颈内静脉排列的为颈外侧深淋巴结。全身约800个淋巴结中约300个位于头颈部,且大多数淋巴液均回流至颈深淋巴结过滤

4.       神经:

1)       浅面

A.      颈丛皮支(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穿出,为颈部浸润麻醉的阻滞点)。分别为枕小神经 :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升,分布于枕部及耳廓背面上部皮肤;耳大神经:沿胸锁乳突肌表面行向前上,至耳廓及其附近的皮肤;颈横神经:横过胸锁乳突肌浅面向前,分布于颈部皮肤;锁骨上神经 24支行向外下,分布于颈侧部、胸壁上部和肩的皮肤。

B.       面神经颈支:在胸锁乳突肌与下颌角之间穿出,支配颈阔肌。

2)       深面:

A.      颈丛深支: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主要支配颈部深肌,肩胛提肌、舌骨下肌群和膈。

a)       颈袢(舌下神经袢):由第13颈神经前支的分支构成,支配四个舌骨下肌群中的三个: 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和肩胛舌骨肌(功能主要是压低舌骨和喉部,帮助吞咽和说话)。

b)      膈神经 :从前斜角肌上端的外侧沿前面下降至其内侧,经胸廓上口锁骨下动、静脉之间进入胸腔,在纵膈胸膜与心包之间下行达隔肌。其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腹心包。膈神经损伤至同的膈肌瘫痪,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有窒息感。膈神经受刺激时可发生呃逆。

B.       迷走神经:为第10对脑神经,是脑神经中最长,分布最广的一对,为混合神经,含有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主要成分为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纤维)。经颈静脉孔出颅腔之后下行于颈内、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之间的后方(颈动脉鞘内),经胸廓上口入胸腔。迷走神经除与舌咽神经共同主管咽喉部肌肉的运动外,还负责心脏、血管、胃肠道平滑肌的运动。支配呼吸、消化两个系统的绝大部分器官、心脏等器官的感觉、运动以及腺体的分泌。因此,迷走神经损伤可引起循环、消化和呼吸系统功能失调。

C.       颈交感神经干:颈交感神经干上至颅底,下达颈根部,位于颈部脊柱的前外方,胸锁乳突肌的深面,颈动脉鞘(鞘内有迷走神经)的后方,椎前筋膜的深面。中途发出许多分支加入颈神经根和血管,左右两侧不对称,神经节个数也不固定,但大部分有3-4个。分别有颈上神经节:最大,位于C12C23横突水平;颈中神经节:位于C6水平,最小,可以缺失;颈下神经节:常与第一胸神经节合并形成星状神经节,即颈胸神经节,位于7横突与第一肋骨头之间。

颈部交感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神经纤维的分布极为广泛,可概括如下

a)       经灰交通支连于8对颈神经,并随颈神经分支分布至头颈和上肢的血管、汗腺、竖毛肌等,

b)      分支直接至邻近的动脉,形成颈内动脉丛、颈外动脉丛、锁骨下动脉丛和椎动脉丛等,伴随动脉的分支至头颈部的腺体(泪腺、唾液腺、口腔和鼻腔粘膜内腺体、甲状腺等)、竖毛肌血管、瞳孔开大肌。

c)       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进入颅内后伴随迷路动脉,分布到内耳;也伴随椎骨部椎动脉的分支,进入椎管内,分布到脊膜和脊髓(颈髓的血供来源于椎动脉,而椎动脉神经支配源于颈交感神经。这就不难理解我们针刀为什么能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是因为针对受损的颈椎肌肉,尤其是胸锁乳突肌、斜角肌等肌群的治疗,缓解了他们对颈交感神经的挤压刺激,舒缓了椎动脉,增加脊髓中枢的血供,从而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d)      发出的咽支,直接进入咽壁,与迷走神经、舌咽神经的咽支共同组成咽丛。

e)       颈交感神经节分别发出心上神经、心中神经和心下神经,下行进入胸腔,加入心丛。

所以在颈交感神经受刺激时,能出现各种复杂的症状(头面五官、心血管、腺体分泌异常、异常出汗、寒热、手指肿胀甚至脊髓受损手足麻木、无力等症状)

D.      乳突深面,茎乳突之间有颈外动、静脉、面神经穿行;茎突内侧有颈内动、静脉、舌咽神经、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及交感干等穿行。

三、          损伤因素

1.       姿势:长时间低头(低头族:看手机、刷朋友圈、打游戏)、头长时间转向一侧(电脑、接电话)、头过度前伸、高枕等使胸锁乳突肌短缩紧张

2.       步态偏斜:下肢不等长、脊柱侧弯、骨盆倾斜等都会使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肩胛提肌等)反射性的试图辅助运动或保持平衡。

3.       胸大肌紧张将锁骨往下拉,牵拉胸锁乳突肌产生紧张(久坐驼背,胸大肌收缩紧张)。

4.       急、慢性咳嗽、哮喘等,因胸锁乳突肌辅助呼吸而加重负担

5.       车祸的挥鞭伤、衬衫领子或领带过紧、女士高领、围巾过紧等等。

6.       慢性感染:咽喉炎、扁桃体炎、鼻窦炎、牙周脓肿、口腔单纯性疱疹等

四、          症状: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共同被颈部的封套筋膜包绕,而封套筋膜封闭着我们的全部颈项部,所以胸锁乳突肌损伤,除了会影响封套筋膜的张力,继而影响整个颈项部的压力以外,更因其特殊的解剖毗邻关系,还会影响其毗邻的神经(颈丛皮支,面神经、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等)血管(颈内、外动脉、椎动脉等等),而产生许多复杂的症状。其症状特点如下:

1.       局部不疼远处疼。患者很少感到胸锁乳突肌局部的疼痛和僵硬,揉按会有酸痛,局部的压痛和结节可能被误认为淋巴结病变。

2.       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症状。头痛可表现为后枕、侧头、前额和头顶的疼痛(激痛点产生的引传痛),疼痛性质多为胀痛、跳痛,常被诊断为“紧张性头痛”,当影响到眼眶和面部,又被诊断为“非典型性面神经痛”; 头晕主要是姿势性头晕而非旋转,颈椎在过度伸展和肌肉过度牵拉,或头颈快速转动,头长时间转向一侧是头晕发作或加剧,丧失平衡。

3.       伴随的自主神经症状比疼痛更痛苦

1)       头面五官症状:头痛头晕、平衡失调、视物模糊、眼胀、干涩流泪、耳鸣耳聋、鼻塞、 “过敏性鼻炎”,咽部异物感、口干、声带疲劳、味觉改变、面部麻木、疼痛等。

2)       心血管系统症状:心悸、胸闷、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

3)       甲状腺疾患:有表现甲低的,也有甲亢的,还有甲状腺结节的。

4)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厌食等。

5)       其它: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手指肿胀等。

五、          胸锁乳突肌激痛点特点、引传痛、伴发现象、关联痛及与中医经络腧穴的关系

先搞清楚一个概念,肌筋膜激痛点,美国医学家经过上百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骨骼肌受损后会产生激痛点,激痛点有主要激痛点和卫星激痛点之分,主要激痛点是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的真正元凶,而卫星激痛点位于主要激痛点的引传区域,大部分会随着主要激痛点灭活而消失。

虽然激痛点都具备紧绷带内局限性压痛、硬结等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压痛、条索、硬结,但主要激痛点绝对不等于压痛点,他有三个明显的特征:首先必定是为患者所认可的那种熟悉的、较剧烈的触压痛,在垂直于肌纤维拨动时可引出与肌纤维走行方向一致的抽搐反应。此外主要激痛点大部分位于肌腹而少见于肌腱,这是因为只有肌腹才有运动神经而肌腱没有,所以肌肉组织在运动时肌腹更容易损伤。主要激痛点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是会产生引传痛,这种引传痛大部分都会引传到远处,即引起远处组织的疼痛,只有不到30%的激痛点才会引起局部组织的疼痛,

搞清楚激痛点的概念下面为大家分享的一些知识点就能理解了。

在胸锁乳突肌这块巴掌大的地盘上有除足太阳膀胱经经以外的五条阳经经过,有不少于13个的腧穴在此,并且与现代医学的激痛点基本对应。

在《灵枢 寒热病》既有“阳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人迎穴的记载。而人迎穴正位于我们胸锁乳突肌前缘的中段。 这些都说明我们中医在数千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胸锁乳突肌的重要性。

(一) 胸锁乳突肌激痛点的特点:

1.       胸骨部和锁骨部分别有各自特定的激痛点和引传痛模式。

2.       激痛点都不向颈部引传疼痛而都向面部和颅部传导疼痛。

3.       但临床上经常多个激痛点同时被激活

(二) 胸锁乳突肌激痛点的引传痛及伴发现象:

1.       胸骨部:

1)       上段激痛点:引起后枕及头顶部疼痛,并伴有引传区域头皮上的压痛(相当于手太阳小肠经的天容穴:主治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颈项强痛)。

2)       中段激痛点:引起眼眶、颜面、颞下颌关节、乳突、咽喉、牙齿等部位疼痛(相当于足阳明胃经人迎穴:主治咽喉肿痛,气喘,瘰疬,瘿气;水突穴:主治咽喉肿痛,咳嗽,气喘)

3)       下段激痛点:附着性激痛点引起胸骨上部痛(相当于足阳明胃经气舍穴:主治咽喉肿痛,咳喘,呃逆,瘿瘤)

4)       伴发现象:主要累及同侧眼、耳、鼻及咽喉。

a)       眼睛:过度流泪、结膜发红、上睑下垂(睑裂变小但瞳孔大小及反应均正常)、视觉障碍(视力模糊及对感光度弱等)

b)      鼻子:鼻炎、上颌窦充血

c)       耳朵:耳鸣、耳塞、耳聋

d)      咽喉:咽喉疼痛、异物感、喉痒咳嗽、声音沙哑等。

2.       锁骨部:

1)       上段激痛点:引起同侧耳后及耳朵深部痛,有时引起颊区及臼齿部难以定位的疼痛(相当于手少阳三焦经天牖穴:主治头痛、项强、头晕、目痛、耳聋 瘰疬;后缘附着性激痛点,相当于风池穴: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肿痛、目胀流泪、鼻渊、耳鸣耳聋、高血压、中风、口眼歪斜、感冒、发热;安眠穴:头痛、眩晕、高血压、失眠、精神病)。

2)       中段激痛点:引起同侧前额(严重时达对侧额部)疼痛(相当于手太阳小肠经天窗穴:主治: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颈项强痛、暴喑;手阳明大肠经扶突穴:主治咽喉肿痛,咳嗽、气喘,瘰疬,瘿气,高血压)

3)       伴发现象:

a)       空间定向障碍:姿势性头晕(头部变换姿势引起头晕,少见眩晕),共济失调(走路老偏向一侧)、恶心。是胸锁乳突肌对人体空间方向的本体感觉作用受到干扰的结果(胸锁乳突肌是头定位的本体感觉来源)。

b)      辨距障碍:重量测试出现异常结果,低估患侧手持物体的重量(激痛点的传入放电,干扰了中枢神经系统对来自上肢肌肉本体感觉信息的处理,也干扰了与颈部有关的前庭功能)

3.       胸锁乳突肌在乳突下方的肌腱形成的紧绷带与其前方紧张的二腹肌共同对茎突周围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组织造成卡压。产生系列头面、五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甚至心、脑血管病变、呼吸、消化系统甚至内分泌系统疾病(相当于手少阳三焦经的翳风穴: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口噤、颊肿、牙痛、瘰疬、暴喑、牙车急痛、耳中湿痒、耳红肿痛、视物不清)。

(三) 胸锁乳突肌的关联激痛点:任何肌肉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然会和临近的兄弟姐妹共同完成相应的功能,他们在生理上互相协作或拮抗,在病理上互相影响。犹其是胸锁乳突肌,他生活在颈椎这个大家庭,毗邻关系如此复杂,不可能独善其身,他损伤后产生激痛点,常常会殃及和他有关的肌肉产生关联激痛点(所谓关联激痛点就是一条肌肉存在激痛点,与他有关的其他肌肉也同时存在激痛点,原因可能是由前者继发的,也有可能是他们受到同一伤害源所致)。

1)       胸锁乳突肌存在激痛点,与其深层的斜角肌、头、颈夹肌、肩胛提肌、颈最长肌,浅层的颈阔肌,都可能产生关联激痛点,这些激痛点都不会因为胸锁乳突肌激痛点解除而缓解,检查治疗时需同时兼顾。

2)       胸锁乳突肌引传区域内的肌肉(面部的咬肌、颊肌、眼轮匝肌、额肌和椎枕部肌群等)容易产生卫星激痛点。后者可以因为胸锁乳突肌激痛点灭活而消失。

3)       胸锁乳突肌上段及乳突部的疼痛,经常是其前方的二腹肌后腹的激痛点所引传。其激痛点在胸锁乳突肌前方,下颌角的后方。引起胸锁乳突肌上段直至乳突部的疼痛,并延续到后枕部,这种疼痛常常被误认为是胸锁乳突肌的问题,但胸锁乳突肌激痛点的灭活并不能缓解这种疼痛和症状,故又称为“伪胸锁乳突肌痛”。

4)       胸锁乳突肌的疼痛还有可能是斜方肌的卫星激痛点。因为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有相同的神经支配,并共同被颈部的封套筋膜包裹,功能上即协同又拮抗,生理上相互依存,病理上必然相互影响,所以在上斜方肌与中斜方肌纤维交界处的前缘存在的激痛点,会引起胸锁乳突肌尤其是锁骨区域的疼痛,而且其向头面部引传痛的形式与胸锁乳突肌大部分存在重叠区。故当胸锁乳突肌出现激痛点时,一定要同时检查斜方肌是否同时有损伤,在灭活胸锁乳突肌激痛点之前,先解决斜方肌的问题,或者同时治疗。

(四) 胸锁乳突肌激痛点的检查

1.       体位:为治疗方便,一般采取仰卧位,触诊胸骨部激痛点时头要摆正,或稍偏向患侧,如果完全转向对侧,胸骨部前缘激痛点会被转入深面而不容易触及。锁骨部触诊则头可转向对侧

2.       检查:

1)       临床触诊发现胸锁乳突肌受损几乎都是双侧的,但损伤程度会不对称,往往有症状的或症状严重的一侧肌束更粗大、硬实、紧绷,有些还可见颈外静脉曲张。

2)       医生位于检查侧,采取平滑式触诊,以指腹分别沿着胸骨部和锁骨部肌纤维方向从上到下捋按,感觉紧绷肌带(条索硬结)从指下滑过,

3)       然后在确认的紧绷带内仔细触拨点状的硬结和压痛来确定激痛点。真正的激痛点是紧绷肌带内存在的局限性硬结,并有患者认可的压痛(患者感到的强烈的发自深层的、熟悉感的酸痛或胀痛)。

4)       在触诊的时候要反复触按,上下比较,找到最硬的、患者感觉最痛的点,如果能引出沿肌纤维方向一致的局部抽搐现象,那才是最准确的激痛点。还要注意体会硬结条索的范围、方向、层次、硬度等性状。

六、          胸锁乳突肌损伤无痛精针刀的治疗

在常人眼里胸锁乳突肌毗邻丰富的神经血管,此处针刀治疗风险大,难以把握。但通过我多年临床摸索和大量的临床操作案例,只要精细、精准和精巧的操作,无论是治疗1岁多的婴幼儿还是到80多岁的老人都能达到安全无痛的治疗目的。无痛精针刀操作要领和方法如下:

(一) 针刀选择:小肌肉用小刀大肌肉用大刀,胸锁乳突肌相对来说只是块小肌肉,杀鸡何须用牛刀?所以我们选择直径0.6mm以下的针刀。

(二) 针刺深浅:

1.       胸锁乳突肌位置表浅,如果仅仅是针对这块肌肉治疗的话,无须深刺,以突破紧张的肌筋膜,针下落空为度,采取斜刺的方法更安全。

2.       当胸锁乳突肌与其深层的头、颈夹肌、肩胛提肌、头最长肌、斜角肌存在关联激痛点时,针刀治疗层次就会较深。

3.       如何确定其深层肌肉有关联激痛点?除了术前精确触诊以外,针刀治疗的时候要用心去感知刀刃下的感觉。深层肌肉有问题,刀下阻力感会一直延续,将我们的针刀带到紧张的层次,而刀下落空了,说明这个层次或方向没有问题了。

(三) 操作心法:调息运气,纳米寸劲,逐层速刺

1.       所谓寸劲本是中国武术咏春拳的一种特殊的发力方式,在近距离攻击目标时,突然加速发出的短促,刚脆的爆发力量,即方寸之间的一种爆发力。这种发力方法讲究先调息、调意,最后将自己的呼吸力、意念力以及肌肉的力量组合凝聚在一起迸发出去。在针刀操作中借鉴中华武术这种调息运气,寸劲发力的方法,以瞬间的弹性爆发力突破肌筋膜激痛点,对病灶产生的冲击力很大,而患者痛苦却小。

2.       纳米指的是一个长度单位,也就是毫微米,在这里形容针刀在组织中行进的长度非常微小,也就是每一次发力都要控制针刀,一点一点的逐层深入,这样才不容易损伤正常组织。

(四) 操作要点:

1.       肩臂发力,手腕绷紧勿松动,保证力度呈直线而非弧线,顿促如锤击,惯性回控针刀。

2.       医患同呼吸,针随呼气而入,随吸气而提(出)。

3.       入针之间有停顿,要有一定节奏(音乐、佛号)。

4.       寸劲突破,轻缓上提;针随呼气而入,随吸气而出,与针灸提插补泻及呼吸补泻之补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 注意事项

1.       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上段治疗时,有时会碰到颈丛皮支,患者有向乳突、头部的麻电感,锁骨头中下段深层治疗有可能碰到臂丛神经,应立即上提针刀,换方向换层次

2.       在胸锁乳突肌下段,覆盖肺尖部的胸膜顶突入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段上缘约2-3cm,正位于胸锁乳突下段的后方,此处不可盲目深入!

3.       压迫止血:胸锁乳突肌区有丰富的血管,出针后应立即按压针眼,但要注意的是在胸锁乳突肌胸骨部中下段按压时,朝胸锁乳突肌方向(由内而外)按,千万不要向内侧颈动脉搏动方向按压,更不能双侧同时按压,按压力度不能太重。因为此处有颈动脉窦(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中段的内侧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的水平,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动脉血管壁的机械牵张,当血压增高或外在的压力刺激时,可反射性的引起血管扩展,血压下降,故又称为压力感受器),所以颈动脉窦受到刺激,可以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严重的可以休克,甚至心跳骤停。对于老年患者有颈动脉粥样斑块,更要慎重,以防引起医源性脑栓塞。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

七、          哪些疾病从胸锁乳突肌论治?

(一) 颈椎病表现有头面五官症状:除了诊查斜方肌、肩胛提肌、头、颈夹肌、头半棘肌、椎枕肌等相关肌群外,一定不要忘记胸锁乳突肌。

(二) 心血管系统疾病:中风瘫痪、高、低血压、心律失常等等,从颈椎病的思路治疗,但一定要关注胸锁乳突肌。

(三) 甲状腺疾病:临床观察,许多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甲低及甲状腺结节与颈椎病有关,并发现甲状腺有病变者大部分胸锁乳突肌中下段肌腹明显粗大,触压痛也很明显。从颈椎论治,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分析可能的原因有下面3

1.       甲状腺位于颈前部甲状软骨中、下部直至第六气管软骨处,有两层被膜:气管前筋膜(颈深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状腺自身的外膜伸入腺实质内,将腺体分为若干小叶。甲状腺浅层覆盖着舌骨下肌群(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肩胛舌骨肌)及颈阔肌,外侧则与胸锁乳突肌及相关肌群毗邻。

2.       支配甲状腺的颈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以及供应其血液的甲状腺上动脉(源于颈外动脉),均隐藏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面,胸锁乳突肌的紧张损伤,有可能对甲状腺的神经血管造成挤压。

3.       甲状腺功能受下丘脑——垂体系统调节。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是调节甲状腺分泌的主要激素。而颈椎病,尤其是胸锁乳突肌区肌群损伤,会影响其深层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从而造成下丘脑——垂体系统供血不足,进而导致功能紊乱,这种内分泌功能紊乱表现的往往不是单一内分泌器官的病变,而是多个器官问题。例如很多患甲状腺疾病的女性,常常合并有乳腺增生,甚至子宫肌瘤。所以女性的这些内分功能紊乱的疾病,如果能配合颈椎,尤其是胸锁乳突肌的治疗,疗效更加。

4.       甲状腺疾病除了胸锁乳突肌的治疗以外,舌骨下肌群激痛点诊疗也很重要,当然前面提到的斜方肌等相关肌群激痛点的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 慢性咽喉疾患:慢性咽喉炎、咽喉异物感、咽痒咳嗽等等。尤其是咽喉异物感,中医称梅核气的,无有不效的。除了在胸锁乳突肌触诊激痛点外,还应该在舌骨上和舌骨下肌群找激痛点治疗。

(五) 针刀美容:胸锁乳突肌区肌群对于我们面部容貌至关重要。通过该区域的针刀治疗,很多患者出现肤色改善,面部皱纹、色斑以及痤疮减少。其原因可能与下面的因素有关:

1.       胸锁乳突肌激痛点的引传痛在头面部,可以引起咬肌、颊肌、眼轮匝肌、额肌等面部表情肌和咀嚼肌产生卫星激痛点,从而导致这些肌肉的紧张、痉挛,牵拉皮肤会产生皱纹,挤压血管和淋巴管,阻碍血液和淋巴循环。导致炎性代谢产物及色素堆积,产生痤疮、青春痘、粉刺及色斑等等皮肤问题。

2.       胸锁乳突肌乳突部位肌腱的紧绷带,可以对从茎乳孔穿出的面神经造成卡压,从而影响面部表情肌的功能

3.       供应面部血液循环的面动脉是颈外动脉的分支,胸锁乳突肌紧张,挤压颈外动脉,造成面部供血不足

4.       胸锁乳突肌区域有众多的淋巴结沿颈内外静脉纵向排列,头面颈部大多数淋巴液均回流至颈深淋巴结过滤。胸锁乳突肌损伤,面颈部淋巴回流受阻,组织代谢障碍。

5.       胸锁乳突肌区肌群损伤,导致下丘脑——垂体系统供血不足,造成内分泌功能紊乱,从而出现面部系列皮肤损害。

(六) 小儿脑瘫;大部分脑瘫患儿胸锁乳突肌肌张力都呈亢进状态,尤其是斜颈更是由于胸锁乳突肌的紧张痉挛牵拉所致。除造成颈部异常姿势外,还可刺激颈交感干,导致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紧张,造成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影响受损脑组织的修复。

(七) 病案分享

病案一

邵某某,女,58岁,广州某医院的西医内科主任,因为其运动损伤被我们治愈而认可了无痛精针刀。有一次到外地出差,工作繁忙紧张,加之环境生活发生变化,出差不到一月突患甲亢,一直服西药控制病情。希望通过针刀治疗能停药。当时触诊发现整个颈肩部肌肉非常僵硬,尤其是胸锁乳突肌又粗又硬,而且触压痛明显。通过针刀治疗相关激痛点3次,停药至今4年未复发。于是她只要有甲状腺问题的都介绍过来找我们。

病案二

熊某,女,54岁,某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因为颈椎病肩背酸痛,影响睡眠来就诊,通过颈肩背部肌群激痛点无痛精针刀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后来告诉我她还患有右侧甲状腺肿大,并伴有甲低症状,一直服用甲状腺素片控制。观察双侧胸锁乳突肌粗大以右侧严重,激痛点明显,针刀针对胸锁乳突肌治疗2次后,甲低症状改善并最终停药。

病案三:

刘某某,男,55岁,某企业高管。发现高血压十余年,一直服用降压药控制在正常范围。近半年来出现头晕,行走不稳,心慌,失眠,血压升高,服以前的降压药已无效。就诊时发现颈肩部肌肉紧张、僵硬,尤其是胸锁乳突肌粗大硬实,激痛点触诊明显。予无痛精针刀疗法治疗2次,诸症消失,多年血压也回归正常,并停服降压药。

病案四:

    杨某,女,28岁,慕名来找本人针刀治疗面部顽固性痤疮,初诊检查患者颈椎肌肉僵硬,存在广泛激痛点,尤以颈侧部肌肉为甚。要求她面部和颈椎无痛精针刀治疗同时进行,患者不同意,只要求扎面部,不愿意治疗颈椎病。第一次面部痤疮及疤痕治疗有少许疗效,但不理想。复诊时患者同意面部和颈椎同时治疗。三诊患者面部痤疮及疤痕明显改善,并感觉头脑较以往清醒,精力提升,如此治疗三次,患者面部痘痘、痘印基本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本平台旨在传播医文化知识,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胸锁乳突肌损伤的临床意义及无痛精针刀治疗
颈部有哪些肌肉、血管和神经?
足阳明胃经经穴——水突穴
三叉神经痛最好的针刀治疗方法!
【精】“椎动脉型颈椎病”,针刀又是如何治愈了
偏头痛多半是头部神经卡压,不妨试试小针刀闭合松懈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