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慢性腰痛,谨防腰肌劳损!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一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

慢性腰痛

谨防腰肌劳损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手机网络的普及,腰肌劳损的发病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易发人群多为30~50岁的中青年人,患病率也呈增高趋势,其发病呈现了高发性和低龄化的特点。

什么是腰肌劳损呢?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腰背肌筋膜炎,其是由于过度体力劳动或急性腰部损伤引起的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局部形成无菌性炎症,反复刺激局部神经末梢而产生疼痛。腰肌劳损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慢性腰肌劳损,是腰骶部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因慢性损伤性炎症而引起的疼痛性疾病,其发病率占腰腿痛患者的80%,是腰背痛常见原因之一,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

引起腰肌劳损的原因有哪些呢?

腰肌劳损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日常姿势不合理、风寒入侵、长期劳累等。腰肌劳损与生活中的睡眠姿势、走路姿势有关,由于不正确的姿势如女性长期穿高跟鞋,腰臀部肌肉组织相对于正常情况下更紧缩,使腰部肌筋组织难以得到放松,从而导致腰部酸软、疼痛;睡眠姿势方面,过软的床铺不利于我们脊柱、腰椎保持正常的姿势,因此日常生活中应确保床铺有一定的硬度,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腰肌劳损在中医学中属于“痹症”范畴,因受风寒湿气侵入,贪凉受冷后使肌筋中的经脉气血不畅,气温过低或湿度太大都可促发或加重腰肌劳损;并且易发于长期室内办公、久坐不起、坐姿不当、久走、久站等人群中,形成慢性劳损;以及外伤对肌肉造成的急性损伤未得到有效治疗形成的肌肉水肿状态。该病症会导致患者肌肉组织疼痛,长时间水肿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致使组织产生纤维性粘连。

腰肌劳损的预防

1.加强腰背部肌肉的锻炼;

2.常更换工作体位,如每天练习腰背部的前屈、后伸、左右腰部侧弯、仰卧起坐等动作,使腰部肌肉得到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腰部肌肉的韧性,使腰部肌肉更有力,关节也更为灵活,从而减缓腰椎、肌肉组织的衰退;

3.对于过于肥胖的人群,应当适当减肥,以减轻腰部的负荷;

4.对于中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在不断下降,且存在骨质疏松的症状,日常生活中可进行太极拳、五禽戏、健身操、八段锦等锻炼;

5.对于妊娠产后的女性而言,由于孕期腰部的超负荷工作,且日常活动、姿势受限,普遍会存在腰部酸软、疼痛的症状,因此,在产后身体得以恢复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进行产后康复训练,增强腰部核心肌力;

6.要注意自我调节,劳逸结合,即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在一个动作上,久站或久坐后可以走一走或蹲一蹲,使腰部肌肉得到放松休息,减少体能的消耗;

7.要避免过于劳累,如从地上提重物时,为了避免加重腰部负担,应当屈膝下蹲提起物品,尽量避免直接弯腰提起;

8.在向高处放取物品时,够不着无需勉强,以防腰部肌肉过于拉伸造成损伤;

9.运动锻炼时要注意与身体状况相结合,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活动训练前做好热身准备运动,避免突然发力造成腰部扭伤;

10.休息睡眠时要注意保持脊柱和腰椎的正常幅度;

11.注意保暖、避免生活环境过于潮湿等。

腰肌劳损的治疗

腰肌劳损容易久治不愈,极易发展成慢性疾病,但是方法得当也是容易治愈的。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是比较多的,比如常见的理疗、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都可以治疗该病,其次还有封闭疗法和物理治疗等;其中物理治疗包括电磁、超声波、红外线、激光等一系列的方法。针灸法通过穴位针刺效应起到通经活血的作用。中药走罐疗法也是中医学中比较传统的治疗方法,能够促进机体对药效的吸收,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现代康复训练方法对增强腰部的核心稳定十分重要,长期坚持腰部核心肌力的训练,可明显减少本病复发或者治愈。

作者:王   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 康复:对腰肌劳损说“不”
腰肌劳损、腰肌筋膜炎的注意事项和治疗方法
腰肌劳损防患之策
腰痛非小病,真要打工人命(一)
腰肌劳损怎样缓解,最佳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反冲力医药咨询的回答,27赞)
【每日灸一灸】腰肌劳损的艾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