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93年中俄列车惨遭匪徒洗劫,中央:此事令人发指,跨国追捕罪犯
userphoto

2022.10.16 浙江

关注

生活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一定对1993年发生的中俄列车大劫案有着深刻印象。这辆由北京开往莫斯科的列车上,大多数是去俄罗斯淘金的中国商人。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会平安抵达莫斯科,在那里赚够养家糊口的钱。然而这一次的旅途,注定不会如他们的愿。

列车驶出中国后,先后有四波劫匪洗劫了这辆列车。乘客们被殴打,被侮辱,身上的钱财全部被抢。期间,甚至有几名女性乘客遭到了惨无人道的强暴。

案件发生后,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直接惊动了中央。

于是,一场由我国公安、铁路、外交等多部门联合的跨国追捕行动悄无声息地展开。K3次列车大劫案的案件细节也缓缓浮出了水面……

中俄列车

亡命列车:令人发指的恶行

1993年5月26日,伴随着清脆的“哐当”声,载满乘客的K3次列车缓缓驶出北京站,朝着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而去。这趟列车将行驶130多个小时,由中国进入蒙古,最后再到达莫斯科。

因为是国际列车,所以车上的乘客鱼龙混杂,不仅有留学生和出差的政府官员,还有游走于法律边缘的蛇头和偷渡客。人数最多的则是互相打着招呼、提着大包小包货物的“倒爷”。

倒爷,是个十分具有时代印记的称呼。90年代的中俄贸易往来频繁,机灵的中国商人会将国内的商品运到俄罗斯高价卖出,从中赚取差价。这群商人就叫做“倒爷”。

那个时候没有发货的渠道,倒爷们要卖出商品,只能通过火车自己带货,K3/4次列车就成为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K3次列车

因为货物众多,倒爷们做生意也都是随身带着大量现金,所以这趟列车也就成为了不法分子眼中的金疙瘩。

列车驶出北京后,中国乘警穿梭于各个车厢之间维持秩序,一切安然无恙。

晚上,列车停靠在了二连浩特站,这里是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由于不能跨国执法,乘警们全部在二连浩特下了车,而蒙古并没有在列车上安排乘警值班,这也就为接下来发生的惨案埋下了伏笔。

深夜,列车进入蒙古境内。经历了十几个小时的旅途,车厢里的乘客大多都昏昏欲睡。直到包厢门被狠狠踢开,所有人才从迷梦中惊醒。

只见一群凶神恶煞的人从包间里冲出。他们手持尖刀和瓦斯枪,分为两拨,各自朝着不同车厢走去,开始对旅客实施抢劫。

路线图

胆小的旅客,在刀和枪抵上脑门的那一刻,就把身上的钱财尽数上交。遇到拒不配合的,绑匪就会将人捆绑起来毒打一顿再进行搜身,只要是值钱的东西,统统都不放过。

霎时间,车厢内充满了压抑的尖叫,夹杂着劫匪恶狠狠的威胁声。这群手无寸铁,又没有乘警保护的旅客们,就如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洗劫持续了近十个小时。期间有一名女性,先后被劫匪的两队人马抢劫、强奸,其残暴程度令人发指。

5月27日中午,K3次列车到达了蒙古的首都乌兰巴托。

经过一个晚上的“努力”,劫匪们收获颇丰。列车到站后,他们满意地下了车,扬长而去。

列车停站

车厢里的乘客们见劫匪离去,纷纷松了一口气。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只是一个开始。

傍晚时分,又有劫匪登上了这辆车。这一次,是两拨。

这两拨劫匪以“朱三”朱兴金和“二姐”赵金华为首,他们穷凶极恶,个个拿着瓦斯枪和高压警棍,朝着刚缓过神来的旅客们露出了森森獠牙。

新一轮的洗劫开始了。

在上一轮的抢劫中,有聪明的旅客把钱和首饰都藏了起来,躲过了劫匪的抢劫。然而这一次,他们就没这么好运了。

朱兴金

劫匪们经验老道,为了不出现“漏网之鱼”,他们对没钱的旅客进行强制性搜身,如果反抗就直接毒打一顿。不仅如此,劫匪还会要求女性乘客脱掉内衣,看内衣里有没有藏钱。

短短一天的时间就遭遇了三波劫匪的连续洗劫,这让列车里的旅客毫无喘息的机会,身心都遭受了巨大折磨。

然而就在5月31日,第四波劫匪上车了。

这波劫匪的头目叫牛顿,他带领的劫匪是在俄罗斯境内登上列车的。此时,朱兴金和赵金华的劫匪团队还没有下车。

这三波劫匪并没有发生冲突,而是达成了“友好合作”共识,开始轮番对车内的乘客进行抢劫和恐吓。

赵金华(中)

至此,K3次国际列车的悲剧被推至顶点。多名乘客被劫匪殴打、刺成重伤,甚至有三名女性乘客被劫匪们强奸、轮奸。致富列车变成了地狱列车。

这场劫匪的狂欢,乘客的噩梦,一直到旅客跳车才得以结束。

在K3次列车即将停靠莎利亚站时,四名福建籍旅客借着放缓的车速,砸碎车窗跳了下去。

发现有人跳窗,劫匪立即拉下了列车紧急制动闸,下车追赶四名旅客,并将他们刺伤。直到当地警方闻讯赶来,这几伙劫匪才逃离现场。

中俄列车大劫案发生后,受害者纷纷向大使馆报案。

列车

6月3日,一封由大使馆发出的特急密函被送往中央。中共中央总书记看完后又惊又怒。他亲自为密函做出了批示:“此事令人发指,建议派得力干部去俄,尽早破案,并予严惩,否则不足以平民愤.........”

1993年6月4日,总书记批示的密函被送到公安部。当晚,由公安部刑侦局、铁道部公安局和北京市公安局组成的3次列车专案组成立。

至此,开启了长达十几年的、艰苦卓绝的追捕之路。

专案组

跨国追捕: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5·26劫车案发生后不久,在俄罗斯流窜的朱兴金、赵金华及其团伙的二号人物马继强就被俄罗斯警方缉拿归案。

接着,时任北京铁路公安局副局长的姜战林,也意外抓获了一名潜逃回国的劫车罪犯吴宝顺。

根据俄罗斯警方的初步审讯,赵金华和朱兴金之前都是“国际倒爷”,后面因沉迷赌博,才干起了偷窃抢劫这种来钱快的勾当。我国警方也根据吴宝顺这条线,摸清了抢劫团伙的大致人员信息。

到了这个时候,各种线索渐渐地明朗起来。

1993年6月8日,公安部决定对5·26特大劫车案的罪犯实行跨国追捕。

倒爷

为了以防万一,公安部决定兵分两路。

一路由北京铁路公安处副处长程亚力牵头,带领八名公安干警秘密潜往俄罗斯,抓捕劫车案的罪犯。

另一路则由姜战林带领。他的小队负责和俄罗斯警方交涉,从官方渠道协助莫斯科警方审问犯人,从而获得更多线索。

1993年6月9日,计划正式实行。程亚力一行九人自称是“国际倒爷”,从北京登上了前往莫斯科的K3次列车。

因为出境不能携带武器,程亚力他们就在包里装上了擀面杖和弹簧锁。若有人问起,他们会说中国人喜欢吃饺子,带上擀面杖可以擀饺子皮儿,弹簧锁是用来锁货的。

列车

但实际上,靠着这仅有的擀面杖和弹簧锁,程亚力他们不仅要保护全车乘客的安全,还要在危险重重的异国抓捕罪犯,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这厢,程亚力一行人坐上了前往莫斯科的列车。那边,姜战林也开始行动了。

1993年6月10日,姜战林乘坐的客机从首都机场起飞,当晚就抵达了莫斯科。姜战林落地后,征得了莫斯科警方的同意,顺利参与到了审问罪犯的流程中。

在姜战林的强势审问下,罪犯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5·26劫车案的幕后团伙,也随着审讯的深入渐渐浮出水面。

莫斯科警方

从审讯结果来看,抢劫K3次列车的一共有四波劫匪。他们的头目分别是苗炳林、朱兴金、赵金华和牛顿。其中,朱兴金和赵金华已经被抓捕归案,剩下的苗炳林和牛顿,才是真正棘手的存在。

最后上车的劫匪头目牛顿,因为已经遭受过俄罗斯警方的追捕,所以他变得尤为谨慎,根本就不敢冒头。而莫斯科人海茫茫,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找一个人,简直是难如登天。

万般无奈之下,程亚力剑走偏锋,找到了当地一名中国籍的黑道老大。

此人姓李,和牛顿有仇,在莫斯科势力很大,消息也很灵通。

程亚力

程亚力找到李某之后,在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小饭店里花了12万卢布(约3000元人民币)请他吃了一顿饭。

三千元一顿饭,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不可谓不奢侈,但好在这笔钱花得值。

吃完饭后不久,李某就打听到了牛顿的秘密落脚点。他想方设法地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俄罗斯警方,牛顿被顺利抓获。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但另一个犯罪头子苗炳林还在逍遥法外。

也许是苍天眷顾,也许是报应不爽,苗炳林在越来越紧的抓捕行动中慌不择路,不得已之下在一户人家中借住。

而这户人家的主人,正是警方的线人老江。

牛顿(中)

据老江所说,苗炳林是前晚来到他家借住的。并且他还了解到,苗炳林即将出国,前往突尼斯躲避风头。这下子,可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不过还有一个难题摆在程亚力面前:苗炳林出国在即,抓捕行动必须一击即中,那么如何顺利抓捕苗炳林?

因为苗炳林所在的地方是闹市区,别说枪支弹药了,就是朴素的擀面杖和弹簧锁都不行,一旦拿出来,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程亚力他们只能空手去抓人,若是遇到短兵相接的情况,更是只能贴身肉搏。程亚力曾坦言,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危险的一次。

行动小组

但使命在前,不容退缩,即便赤手空拳也得上。

为了成功抓捕苗炳林,程亚力和老江商量,让苗炳林等人在吃饭的时候喝点酒,这样睡得熟,不容易醒。

计划比想象中的顺利。双方没有交火,也没有发生任何危险的意外,这场抓捕行动在有惊无险中完美落幕。

至此,5·26中俄列车大劫案的团伙头目尽数缉拿归案。

现在的难题是:如何把他们引渡回国?当时,中国和俄罗斯都没有出台引渡条例,程亚力他们抓到的罪犯不能走官方渠道,只能秘密带回国。但这又遭到了铁路部、公安部和外交部的反对,认为这种行为会引发外交纠纷。

俄罗斯警方

更何况偷偷引渡的话,是不能给罪犯戴手铐的,也不能限制他们说话。但这样一来,不可控的因素就太多了。

一旦罪犯在途中大喊大叫引来俄罗斯警方,那他们就前功尽弃了。

进退两难之下,程亚力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他先是托人从北京带来了六箱啤酒放在站台上,然后联系他认识的俄罗斯警察,把对方“骗”到站台,当着苗炳林等人的面和他们合影留念。

程亚力这样做,是为了让苗炳林等罪犯认为这是中俄警方的一次官方行动,不会将脑子转到偷偷引渡上面。

缉拿归案

就这样,几名罪犯被顺利地引渡回国。以此为起点,一场由公安部边防局和边防检查机关联手的百日追缴行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经过执法人员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斗,5·26中俄列车大劫案的60多名罪犯先后落入法网。

这些罪犯不仅一手造成了中俄列车大劫案的惨剧,就连之前在俄罗斯境内发生的抢劫国人的案件也有他们的手笔,可谓是罪大恶极,罄竹难书。

1994年4月,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对这些穷凶极恶的罪犯进行了审判。

随着法槌落下,这群法外狂徒终于得到了他们应有的惩罚。其中,有31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及死刑;14人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四个团伙的头目苗炳林、朱兴金、赵金华和牛顿无一例外,全部执行死刑。

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审判结果一出,社会舆论一片叫好。然而,这起案件并没有结束,还有三名主要涉案人员在逃。他们分别是贾晓明、宗立勇和邵迅。

2011年5月,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长达七个月的“清网行动”。六月,贾晓明在广西桂林被警方抓获。到案后,贾晓明以强奸罪、抢劫罪的罪名被检察院指控,因其罪名成立,被判处无期徒刑,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同年7月,另一罪犯宗立勇准备去澳门赌博。此时的他已经换了个身份,化名李勇。被警方发布红色通缉令的他流窜于欧洲各国,2006年才悄悄逃回国内。

许是心里有鬼,“李勇”在首都机场填出境卡时,不知为何竟将名字填成了“宗立勇。”

如此异常的举动引起了民警的注意,宗立勇毫不意外地被抓了。只能说天道好轮回。

宗立勇被抓时

和以上两个罪犯不同,邵迅很聪明,他的逃亡生涯甚至是有些“温情”色彩的。

早些年做下的恶事让邵迅良心不安,他抛弃了原本那个劣迹斑斑的身份,化名林永海,用抢劫来的资金做起了生意,并且致力于社会慈善事业。

但即便如此,他的累累罪行依然不可饶恕。他所谓的慈善事业,也不过是自欺欺人,是沾着人血的馒头罢了。

在宗立勇和贾晓明被捕之后,邵迅也难逃法网。

2012年1月10日,邵讯被押上了审判台。因其认错态度良好,主动退赔,邵迅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邵迅

至此,中俄列车大劫案及其相关案件的罪犯全部落网。

正义经过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终于得以彰显。然而对那辆列车上的人来说,这个案件永远不会过去。那几天噩梦般的经历,会成为他们一生的阴影。

希望他们余生皆安,也希望这种悲剧不会再发生。


参考资料

北京卫视《档案纪实》:1993跨国追捕,中俄列车大劫案犯罪团伙

环球网:解密:震惊世界的中俄列车大劫案始末

央视网:中俄列车大劫案嫌犯宗立勇潜逃18年后终被抓获

搜狐新闻:中俄列车大劫案主犯一审获刑15年,获得从轻处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中俄列车大劫案:引渡嫌犯棉衣藏刀片铁丝
这段可怕历史, 杀人犯“黄轩”演不出十分之一
中国首次跨境追捕!真实奇案尺度大胆,没想到刘德华新片真敢拍
《莫斯科行动》:时代笔法重绘惊天大案
1993年,中俄列车遭遇大劫案匪徒作恶数天,政府下达跨国追捕
档案《1993跨国追捕中俄列车大劫案犯罪团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