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孙络相关特性辨析
userphoto

2023.04.10 浙江

关注
杏 林 春 暖 北 中 医

         经络理论源出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其贯穿于《内经》学术对于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各方面的认识以及临证诊断和治疗的各个环节,是《内经》学术的灵魂,是中医学术的核心理论。孙络是经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1],孙络的生理功能、病变机理及治疗方法在《内经》中已经有较为系统的论述,孙络理论已基本成形。《内经》之后,中医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但对于孙络的认识却鲜有突破,或少有论及[2]。
        作者通过系统整理《内经》“孙络”相关条文,发现其在《内经》人体结构及气血循环理论中占有独特的地位。经检索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1915年至今),尚未发现类似文献,现报道如下:

1 孙络的概述

        “孙络”一词首见于《内经》,其中《素问》中出现“孙络”一词11处,出现“孙脉”一词5处:分别见于《素问·三部九候论》、《素问·疟论》、《素问·脉解》、《素问·气穴论》、《素问·调经论》、《素问·缪刺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计七篇;《灵枢》中出现“孙络”一词5处,出现“孙脉”一词3处,分别见于《灵枢·本输》、《灵枢·经脉》、《灵枢·四时气》、《灵枢·百病始生》、《灵枢·痈疽》计五篇;另有“孙”字出现于《灵枢·脈度》,系指孙络。

1.1 孙络的定义

        “孙络”,或“孙脉”的定义见于《灵枢·脈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可知孙络是从络脉别行而出的脉络,是络脉的分支结构。孙络从属于络脉范畴,因此也称之为孙脉。在《素问·调经论》、《素问·缪刺论》、《灵枢·百病始生》、《灵枢·痈疽》等篇的相关论述中均有“孙络(脉)”、“络脉”、“经脉”概念的次序出现,明确的表达了孙络是《内经》人体脉系的各级组成部分之一的概念。
        从《内经》条文来看,孙络数量众多,广泛地分布于人体的各部,其向浅层与皮肤中的浮络相延续,向深部则经由更大的络脉与经脉相连通,是联系深部组织与表皮的中介结构。由此孙络成为了沟通五体经络体系深浅两部的枢纽结构。

1.2 孙络与谿谷

        在《素问·气穴论》的后半篇,文中提到了孙络和谿谷这两个概念:“帝曰:余已知气穴之处,游针之居,愿闻孙络谿谷,亦有所应乎?岐伯曰: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肉分之间,谿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谿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这里的孙络和谿谷,都是通行荣卫气血的部位,是大气交会的场所,文中称其为三百六十五穴会,而且反复出现了“凡三百六十五穴”、“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谿谷三百六十五穴会”、“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的描述,强烈地暗示了孙络、谿谷与气穴的内在联系。综观全文,对气穴的描述侧重于通过体表的定位来阐述人体气血留止的部位,而孙络和谿谷则分别从脉和肉的层次更加深入地揭示了气穴的内在解剖结构特征。

1.3 孙络与皮肤

        《素问·调经论》中提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素问·缪刺论》记载:“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从以上论述中,可以得知,外邪入侵途径的起始部分——自皮毛而入孙脉。《素问·皮部论》中依然有与上述两论一致的外邪入客人体次序的描述,而且在文末中提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的总结。另在六经皮部的阐述中还有“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某某之络也”的体例,则是从结构上提示了孙络与浮络的空间关联性,即肉中的孙络与皮肤中的浮络在解剖结构上的毗邻或连接关系。
        此外,《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言:“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灵枢·本输》云:“夏取诸俞孙络肌肉皮肤之上”,《灵枢·四时气》言:“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也说明了孙络与皮肤气血变化的相关性,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密切的关系。

1.4孙络与气血循环

        《灵枢·痈疽》中记载“中焦出气如露,上注谿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这是《内经》关于人体营血生理状态下的运行途径,可以看出它和上述外邪入客的途径是一致的。
        从《灵枢·海论》“经水者,皆注于海……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和《灵枢·动输》“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知经脉的流向,其一是汇入冲脉。另据《素问·痿论》“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谿谷”,冲脉在接受十二经脉的灌注后,也向着另一个结构部位进行灌注。这个部位就是谿谷,而存在于谿谷结构中脉络,正是孙脉。
        综合以上条文可知,孙脉,参与了“孙脉→络脉→经脉→冲脉→孙脉”的气血循环,而更重要的是,孙脉还接受了中焦营气的渗入,并且是营气化赤为血之后最先流注的脉络体系。这个特点,使孙脉(孙络)在《内经》人体气血循环理论中具有了独特的性质。

1.5 孙络的诊疗相关

        孙络参与病机的讨论见《素问·调经论》、《素问·缪刺论》和《灵枢·百病始生》中描述外邪由外至内顺序入客人体的条文,前文已有论及。孙络在治疗相关的条文中主要是在针刺法中体现,如《素问·疟论》中载“岐伯曰: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审候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另见《素问·三部九候论》、《素问·缪刺论》、《灵枢·脉度》等诸篇。另外,《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灵枢·本输》、《灵枢·四时气》中还提出夏季取刺孙络原则,提示了孙络参与治疗的时间特性。

2 讨论

2.1 孙络的结构特点

        从五体的层次上看,孙络与谿谷分别从属于脉和肉的范畴。《素问·气穴论》描述了孙络之间存在着广泛地交会,而对谿谷则明确地定义为“肉会”,同时,在论述中所涉及的“三百六十五穴会”强烈地提示了二者与人体气穴之间的关系。此外《灵枢·痈疽》中对中焦出气的论述中,孙脉与谿谷的再次同时出现,更加说明了在《内经》人体结构理论中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谿谷是人体的重要的基本结构之一[3]。谿谷连属于骨, 定位于肌肉相互交会的层次; 在这个部位,走行着孙脉与络脉,因此也是人体的荣卫气血交会的场所;这个部位,同时也是邪气侵入人体后能够留客的地方, 如果邪气进一步深入就会伤及到内部的骨,形成骨病;这个部位,分布于周身,是通过针刺疗法以激励正气、疏泄邪气的结构[4]。谿谷的重要功能是需要更加具体的能够与其它组织广泛连接的结构单元来执行完成的,这个结构就是孙络。通过这些条文,我们可以知道,孙络的交会位于谿谷的部位、肉分的层次。孙络或孙脉在此位置的连通,是人体的荣卫气血广泛交会的形态学或结构学基础。

2.2 孙络的生理功能

        《内经》并没有明言孙络的生理功能,但是,从有关孙络的结构以及流注特征的条文来看,孙络在经络系统中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其在人体气血循环流注过程中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素问·气穴论》明确了孙络谿谷是通行荣卫的场所,说明孙络是参与荣卫运行的重要结构。再如:《素问·皮部论》中讲:“络盛则入客于经,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以渗于内,诸经皆然……其入经也,从阳部注于经,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灵枢·决气》载“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这些条文描述了人体气血津液在各层次流注的规律,联系孙络的特征,则可推导上述功能的结构体现即是孙络,从而能够推论孙络气血分别向皮肤、经脉、骨输注的广泛性,并且潜在地提示其具有双向性流注的特征。
        此外,孙络还接受冲脉气血和中焦营气的双重灌渗,这个特性,决定了孙络既是经络系统中气血循环的一个环节,同时又是水谷精微自中焦化生营气补充人体气血循环的初始位置。孙络接受营气的渗入,尽管《内经》中对于这一过程中的连接结构没有明确的表述,但是从其对营气渗入孙络后化赤为血并充盈孙脉的描述来看,孙络是饮食水谷精微自中焦发出后向经络系统灌注的部位,是中焦与经络系统二者之间的连接结构。孙络的空间结构具有双重中介性质——表皮与内脏,奇经与正经,这个双重特性决定了孙络在整个经络系统中的特殊位置。

2.3 孙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内经》有关孙络诊疗的条文不多。根据外邪入客人体顺序的描述,表明外邪致病的各阶段病机所在,从本质上来讲,这个传变规律是由人体的结构特点,即经络系统的流注特点所决定的,而其中孙络恰是首要的环节。孙脉散布于肌肤筋骨并参与肌肤筋骨的组成,将其气血渗灌营养肌肤筋骨,护卫肌肤抗御外邪入侵[5]。近年来,随着络病理论不断发展,孙络学说也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临床上很多疑难病证从孙络角度辨证施治,往往能取得较好疗效[6]。孙络在人体结构中的特性决定了其在气血循环中的独特地位,这种特性提示了其在相关疾病的诊疗中有潜在的实用价值。
          在针刺治疗时,《内经》还提出了四时与五体层次的对应取刺关系,阐明了夏季经脉血满气溢,孙络随之充盛的变化特点。这一特点是刺法进针深度的指导原则,此外对于孙络系统乃至经络系统血液流变学的研究有宏观指导价值,对时间医学的相关内容亦有深远意义。

3 结论

        通过整理相关条文,可以发现《内经》人体结构理论针对孙络一级的络脉,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遍布人体周身,广泛联络五体的各个层次。《内经》中的孙络,或孙脉,是从属于络脉的次级结构,位于五体“肉”的层次。孙络数量众多,并在谿谷肉分的部位相互交会,融汇人体的气血,并由此向各个结构流注。孙络参与了人体经络系统的气血循环,同时还接受中焦营气的渗入,是经络系统接受水谷精微补给的重要位点。
        本文仅搜略了直接出现“孙络”和“孙脉”的相关条文,初步的分析结果揭示了《内经》关于孙络体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循按这一线索去解读《内经》其它条文,有助于我们对于孙络体系的全面认识,并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基于络脉理论疾病的诊疗以及相关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 石学敏. 针灸学[M]. 第2版.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2] 王朋, 杨明会, 李绍旦, 等. 《黄帝内经》“孙络”探微[J]. 北京中医药, 2013, 32(2): 106-108.
[3] 刘斌, 董福慧. 《黄帝内经》“谿谷属骨”理论再探[J]. 北京中医药, 2009, 28(11): 861-863.
[4] 刘斌, 董福慧. 《黄帝内经》“谿谷属骨”理论三探[J]. 北京中医药, 2009, 28(12): 943-945.
[5] 向丽华,张治国,陈彦静, 等. 对络脉及其气血循行规律再探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14(8): 118-119.
[6] 霍旺, 杨明会, 李绍旦, 等. 经络体系之“孙络”刍议[J]. 中医杂志, 2013, 54(6): 460-462.


小编心语

        对孙络的关注,缘出于对“谿谷属骨”理论的研究。络之于经,仿若繁花掩树,一络一山水,一经一世界。自初沐杏林春暖,至成文之日已是廿载有余……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弱水三千取一茶缸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体经络结构
五行经络图(上)[摘]
孙络
经络有什么作用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交通图”
经络系统的组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