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鍼名考之九 鍼 大
userphoto

2023.04.22 浙江

关注
大 鍼 之 大

        大针是九针的最后一针。灵素语针,多以微、小名,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云:“……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灵枢》尚专设《小针解》一篇,释译《九针十二原》之文,言下之意,微针、小针即同九针。而九针之制以大针作为结束,想来,便是别有一番意味在其中。

大字考析

        大字,出现在甲骨文中记作

,在金文中作
,篆书写为
,直到隶书中的
 才演化为我们今人所熟悉的字形。大字的古文字形显然是一个舒展四肢的正面人形,然而该字的意思却不是在强调人,因为人字在甲骨文中另有造字,作
,这是一个侧面的人形,似乎是在躬耕劳作。人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此籀文,象臂脛之形”,而大字的解释为:“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所以说,大字取自人体之形,而其承载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人体的本身。

        从远古的传说到后世的文字记载,源自华夏先民的诸多直观认识被传承至今,其中之一便是人体结构与天地自然之间的对应联系思维。人居天地间,受自然造化之生养,且人为万物之灵,则人身与天地息息相通,从天地之气运可参人体之变化,反之,从人体之奥妙亦可窥天地之玄机。这一思维,表现在造字方面,便是由人体之大字而衍生出的各类字形,如:

(夜),
(立),
(交)等。其中最典型的就是
(天)字了,甲骨文的天字还作
 和
,这无疑是在强调人的头部以及头上的空间,天字的篆书写作
,当隶书
 定形之后,天字就承载了头部和天空两种意义,其字形的基础则是来源于人形的大字。

刑天舞干戚画像

        大字,以正面之形突出了人首与四肢,其用意表达了天人相应的含义,尤其是以天为尊的思想,正如《灵枢·邪客》言:“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庄子》『则阳篇』曰:“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陰陽者,氣之大者也”,『天地篇』曰:“不同同之之謂大”,则更明确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天地之大,取人形以比类的观点。是以,古时做学问之尽境谓之大学,为医之上境谓之大医,山川湖海,君臣将帅,皆以大名,以示其尊。因此,国人对大的尊崇与喜好由来已久,并且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的。

经文之大

        大,在传世版《黄帝内经》中最显眼的,莫过于诸篇大论:按照唐王冰次注内经补入的七篇大论,合《四气调神大论》、《阴阳应象大论》正好九篇。大论的说法在四库古籍中比较鲜见,西汉戴德《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曰:“小知而不大决,小能而不大成,顾小物而不知大论,亟变而多私,曰华诞者也”,东汉荀悦《申鉴·杂言下》云:“不闻大论,则志不弘;不听至言,则心不固”,这里的大论是一种泛指;而西汉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篇末作“大论曰”,似另有所指,然而注释多作“大致、大略地总结”来讲,留此存疑。

        在医经的其它版本中,晋皇甫谧的《甲乙经》中共设十二篇大论,以成一卷,足见编者对以“大论”为名的青睐,而隋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中则仅有《阴阳大论》一篇大论,延至新校正版的《黄帝内经》,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阴阳应象大论》。从现有的材料来看,从皇甫谧《甲乙经》的时代到杨上善《太素》以及全元起《黄帝内经素问》时代,存在着一个大论的篇名被大量削减的过程。

        此外,以大为题的篇目,还见有《素问·大奇论》和《灵枢·大惑论》,以及上古医经《大要》。而在具体的条目中,大字的出现就显得非常的频繁:在《素问》中有68篇出现,大《灵枢》中更是多达71篇。这其中,大字的意义多表示小大之大,如《素问·五藏别论》云:“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又如《灵枢》中屡次提到的天地之大数,不仅月有大小,其经脉、骨、分(肉)、肠胃、腹、脉相,乃至二便皆可言大小之别。

        大字,还广泛地参于人体、疾病、诊疗相关的名词组构。在人体的结构中有:大骨、大肉、大脉、大经、大络、大筋,大节、大关节、大谷、大颧、大指、大腧;在气血中有大气;在藏府中有大肠;在穴名中有:大迎、大椎、大杼、大陵、大包、大钟、大都、大敦,以及《素问·气穴论》提到的“大禁二十五”。与疾病相关的有九宫八风的大弱风、大刚风;外邪中有:大风、大寒、大热、大暑、大火;七情致病的大喜、大乐、大怒、大恐、大惊;五夺中的大夺血、大汗出、大泄、新产及大血;病名中的大瘕、大丁(疔)、大偻、大塞、大悗、大痈、大脓等。当然,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九针中的大针,还有九刺中的大泻刺。

        《灵枢·玉版》中有一段关于小大之辨的精彩对白,充分反映了小针见大,大小之用以切中病情为原则的论治思想。黄帝问道:患者已经痈疡发作而又要经受外科手术,难道不能用小针来给予疏导治疗吗(其已有脓血而后遭乎,不导之以小针治乎)?关于岐伯的回答,有两个版本,我个人认为有鉴于此情此情,《甲乙经》的条文更加符合上下文义,其回答是:“以小治小者其功小;以大治大者其功大;以小治大者多害大,故其已成脓血者,其惟砭石铍锋之所取也”,由于前文说过“脓已成十死一生”,因此对这种情形再用小针导引,则无异于杯水车薪。

        铍针和大针在九针中分别排序为第五和第九,而五和九则分别是单数中的中位数和极大数,而且此二针身长四寸(约合9.24cm),论位次、论型号都确确是小针中的大者。在倡导微针通经脉、调气血的理念下,大针之制更加体现了九针应用设计的完备理念,兹引《官针》篇首语,云:“凡刺之要,官针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针浅,病气不泻,支为大脓。病小针大,气泻太甚,疾必为害;病大针小,气不泄泻,亦复为败。失针之宜。大者泻,小者不移。已言其过,请言其所施”,是为纲要。

大与太泰

        在大字字形演化的过程中,还有两个字与之相纠缠,那就是太和泰。在通常使用的情况下,太字通大字,这两个字基本上是可以互换的,太的意思就是大。《广雅·释诂》曰:“太,大也”,《白虎通·五行》作:“太亦大也”,清段玉裁的注解更加明确,曰:“後世還言,而以為形容未盡,則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另外从读音上来说,大字在河南方言中一般读dà,但也有时读dài,如大王、大夫、大黄等,这和太字的发音接近,也提示二者之间的联系。

        从甲骨文  金文 

 的字形上来看,或可将其视为太字的原形,从字体结构上看,太字下面的一点用作指事,有强调人的腿部站立稳定的意思。

        然而在《说文解字》中却并未收录太字,与太相近的字形是出现在泰字条中的,该书对泰的解释为:“滑也,从廾从水,大聲。

古文泰如此'。泰的字形见于金文,作
,篆书作
,异体字作 
,还有其它字形,多由大和太为基本元素构成。从字形构成上看,
 和
 是有着显著的差异的,前者大字的手臂显得很长,站在水上,辅以两手相拱,以示安稳之义;后者则将两个大字相叠,似有强调大中之大,大中之极的意思,因此
 的字形可视为对其的简化,进而在后世的演化中再以替代
。泰和太在音义上均具有一致性,以至于后世就视太为泰的简笔,例如北极星原称为泰一,经过同音的简化后,就变成了太一或太乙。如果不清楚这里面的关联,则极有可能将其视为不同的两个概念。对于太泰的互通,段玉裁也感慨曰:  “謂太卽《說文》夳字,夳卽泰,則又用泰爲太。展轉貤繆,莫能諟正”。

        大、太、泰三字互通,可以有助我们从后者的意思中去揣测大字中的细微含义。《灵枢·九针论》云:“九者,野也。野者,人之节解皮肤之间也。淫邪流溢于身,如风水之状,而留不能过于机关大节者也。故为之治针,令尖如挺,其锋微员,以取大气之不能过于关节者也”,大针、大节、大气,着眼于大,为之制针、取名,其意耐人寻味!

        九鍼第四季名考到此告一段落,愚妄以统一的体例去追随先古的飘逸,着实是感觉颇费力气而望洋兴叹,就如后两针的取名考释,实在是有捉襟见肘的无奈。吾有乘云志,奈何行泥身,九针循端倪,莘莘共与君。谨邀各位同道、同好,共同关注第五季——九针取法

大鍼形制

解字丨“天”

九 鍼 大

大鍼用治

注:本文中上古文字图片和资料,来自以下网站:

❶ 象形字典网 http://www.vividict.com/

❷ 中国甲骨文字网  http://www.chineseetymology.org/

❸ 康熙字典_在线康熙字典 http://tool.httpcn.com/KangXi/

❹ 在线汉语字典 http://xh.5156edu.com/

文献参考:

❺ 国学宝典网 http://www.gxbd.com/

❻ 国学导航网 http://www.guoxue123.com/

❼ 漢川草廬网 http://www.漢川草廬.tw/

在此特别鸣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细说汉字:千变万化——说“化”
甲骨文易理浅探四:大与小
师嫠簋铭文,17,大
面试官:“太”字去掉一点,是什么字?博士生的回答与众不同
云逸书院:史上最佳硬笔书法教程+最直观的动画演示
李明正:《姓名的故事》----李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