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于刚演讲回顾

得到课程作者、北京美和眼科诊所院长、得到大学北京3期1班学员于刚,40多年从医经验,给大家分享“医生这个职业好在哪里”。

你将了解到:

1.于刚医生40多年从医经历都发生了哪些惊奇的故事?

2.为什么医生是一个永远都在突破的职业?

3.为什么学医能让你成为一个有存在感、有成就感、有幸福感的人?


我是于刚,一名小儿眼科医生,有人戏称我是中国儿童眼科的第一人。我可不敢这么想,今年我做小儿眼科医生就满四十年了,我一直是一名普通的医生。

我来自得到大学北京3期1班。

今天站在这里,我其实是一名推销员,我要借用得到大学夏季开学典礼的舞台,做一次推销,推销的目的是向所有的家庭、向所有的年轻人、向全社会的精英们,推销一个职业——医生。

希望在座的同学听完我的推销,如果身边有高考生,你能够推荐他学医;如果你家里有孩子,你能够从小引导他学医;如果你以后和医生打交道,能对医生这个群体更加理解。

说起当医生,可能你的印象是负面情绪多、正能量少。学医时间太长啦、医生要值夜班非常辛苦啦、医患关系紧张啦,等等等等。是的,这些问题都是真的。

我们医学界面临的现状是:医学院医学生数量逐年递减,越来越多的优秀年轻人不选择从医,本科5年、硕士3年、博士3年,连续11年寒窗苦读,才走完进入医院的第一步节阶而已。

同样聪明的孩子、同样的学习时间,同样的教育投资,我为什么不进入毕业就有高收入,诸如投资、证券这样的五星级行业呢?这个投资回报率是谁都能算得清的!

但是,我想问的是,我们辛辛苦苦养育一个孩子,把他们当作掌上明珠,难道就是为了算这本帐吗?

不,不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期望,是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有存在感、有成就感、有幸福感的人。而且,能够一辈子这样。

我认为,最能满足这个期望的职业,就是医生。

为什么?让我们把时间退回36年。

在我26岁的时候,是河北张家口眼科医院的一名普通大夫。有一天,一位62岁的大爷来找我看病,大爷是先天性斜视,斜了62年,由于没有条件治疗,斜视的眼睛已经失明了,我跟他说,即使做手术,我也无法恢复他的视力,我只能改变他的外观。

但是大爷坚持要治疗,于是我给他做了斜视矫正手术,手术治疗费用40元,手术时间30分钟,这对我们眼科医生来说是很普通的一个活儿。

两个月后的一天,特别冷,大家都准备下班了,突然,诊室的门被推开了,这个大爷气喘吁吁来了,走了40里路,扛着一麻袋土豆,非要送给我表示感谢。

这时候,我才知道,两个月前他来看病,不是因为老来俏,而是因为儿子在工地出了事故,老伴又瘫痪,本来在家种地的他变成了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必须要出门打工挣钱给孩子看病,还要养活瘫痪多年的老伴。

他的老乡给他介绍了一份下夜的工作,但是应聘的时候,人家看他有斜眼,农村有句俗话叫“眼斜心不正”,就拒绝了他。他才下决心要做手术来矫正。

大爷腼腆的告诉我,做完手术之后,他又回去应聘,不仅选上了,现在还当官儿了,管着4个人,换现在的话来说,叫做保安队长。

这样的故事其实对于一个医生来说是每天都在发生,我们医生就是这样一个职业,每天做的工作,每天都能得到快速的反馈,情感上获得快速的回报,我只是给大爷做了个斜视手术,却改变了他全家的命运。那年,我26岁。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以为别人的工作也是这样的。但是,后来我发现,大部分的职业,其实获得反馈的周期很长,甚至根本得不到什么反馈。

有些人陶醉游戏,陶醉的其实是“反馈”,哪怕是游戏世界里的虚拟反馈,他们通过打游戏来获得存在感。

26岁的时候,我算是被这位大爷患者“开了光”,跟同学们吹个牛啊,26岁之后,我在当医生的这条道路上算是一骑绝尘。

34岁当了河北省最年轻的医院院长、38岁破格晋升了正主任医师、当选第4届全国优秀医院院长,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全省突出贡献专家、还当上了市政协副主席。

在我事业顺风顺水的时候,突然,我做了一个决定。2004年,我主动辞掉全部行政职务,来到北京儿童医院工作。其实,我就是不想再操心了,想凭自己的医术、凭自己的手艺到北京安享晚年的。

结果我遇到了一个事:

一天,ICU请我到病房会诊。病人是一个出生后10天的呼吸窘迫的婴儿、报了病危。

给孩子做CT的时候,发现孩子的鼻腔里有两个特别大的囊肿,我们几位专家会诊之后,判断是鼻腔肿物,虽然我们做了各种努力,但是这个宝宝太小了、合并全身其他的脏器衰竭,最后还是没有存活下来。

在后来的半年里,我们又接诊了数个类似的婴儿。当时我感觉有些不对劲儿,鼻腔肿物不可能有这么多,于是我组织全科的医生查阅、学习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才知道之前其实是误诊了,这是一种叫做婴幼儿泪囊膨出症的罕见泪道病。

当时是十五年前,中国小儿眼科界泪道病的治疗是一片空白,在中国最大的儿童医院,身为儿童医院的眼科主任,对儿童的这种病束手无策,内心非常沮丧,我觉得无法面对做这件事情,让我感觉到了自己过去23年的所学所见毫无用武之地。

中国有句古话叫:知耻而后勇,在那之后,我遍访全世界的儿童泪道方面的名医,先后去了德国、加拿大、美国、台湾考察泪道最新的治疗进展情况,查了700多篇科研文献。初步设计出了数种儿童泪道的手术方案。但是,只是方案而已,这些手术,国内没有医院开展。

儿童泪道手术难度非常大,我告诉你一个知识点:儿童流泪的管道是比火柴棍还细的小管,我们要在这个小管管里边做各种检查、手术,激光,有时还要伸进去一个内窥镜,况且宝宝是要在全身麻醉下手术,大家可想而知手术的难度。

当时刚到北京,我也没什么资源,那段时间每个周末都是开车600里,到外地去,在解剖室做大量儿童泪道手术实验,有时做完实验都是凌晨2点了。

最后,我们攻克了这个儿童手术的难题,我同时发明了几种儿童泪道插管手术新技术,还把国际上最先进的儿童泪道窥镜引入了中国,我带着弟兄们,12年的时间里为近30000名“泪眼宝宝”成功实施了各种泪道手术,我们“泪眼宝宝”手术术量、手术难度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

我经常听到很多比我年轻的朋友抱怨,还学会了一个词儿叫职业疲倦。我的体验是,疲倦是俩字儿构成的,做医生,每天都面对着全新的、甚至是世界级的挑战,你可能会很疲惫,但永远不会厌倦。

我所遇到的这个世界级的挑战,像一只上帝之手,一把就把我从“安度晚年”的舒适区给拽出来了。目前国内儿童泪道插管的三项国家专利都是我到北京再次学习后的丰硕成果。

那年,我50岁。

做人,最怕的是一眼看到头。

以前,老式的电梯里,是有电梯工的。我每次坐电梯,看到是年轻女孩子做这个工作,就替她们着急:这工作要怎么做啊?你从第一天上班,就一眼看见退休的样子了啊。

而做一个医生,职业道路绝不是一马平川的,而是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并且台阶永无尽头,你就爬吧,你就奔吧,这是一个永远都有奔头的职业。这个职业会迫使你不得不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终身学习有什么好处?我今年60多岁,按照 “百岁人生”的理论,我还有40年日子要过,难道我要带着前60年的知识积累,度过我后面的40年吗?那样,我一定会变成一个老傻瓜啊,我不得不靠跳广场舞、打麻将来结束我的余生。

好在我是个医生,我养成了持续学习、解决问题的习惯,在学习中不断突破,在学习中永远年轻。

去年,我在得到做了一门儿童视力的课程,《如何管好孩子的视力》,从而当上了“得到”系老师;

今年,我自己悄悄报名得到大学、六十多岁了再来做个学生;

我现在站在这里,就是再次接受一个挑战,试试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大夫,能不能经过训练、好好的做一场公开演讲。

最后,我想给大家讲一个很悲伤的故事。关于“眼癌宝宝”。

2004年的一天,我出门诊,一个农民家长带着几个月的婴儿来就诊,不幸孩子患的是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这种病医学上俗称叫“猫眼”,又称眼癌,在晚上,孩子眼睛会像猫一样的发出黄色的反光。

在当时,国内各个医院是不能治疗的,为了保命,必须要摘掉双眼眼球,如果再晚几个月,孩子就有可能眼球和性命都不能保全了。

我跟家属交待完病情以后,几位家长抱头痛哭,做医生,也练出了一副绝对理性的硬心肠,我们不能陪着哭,我们对这种疑难眼病司空见惯, 只能理性的帮助家庭选择医疗方案。

结果,到了下午,保卫科长就打来了电话,说在医院东门的垃圾箱有一个弃婴,因为眼睛上包着纱布,怀疑是眼科的病人,叫我去一趟,我永远忘不了当时的情景,垃圾箱中,一个襁褓中的孩子,打开纱布之后,孩子没有哭,一双无辜、无助的像小猫一样的小眼睛一眨一眨的看着我。

后来的时间,我在儿童医院经历了四次弃婴,其中有两个是视网膜细胞瘤的婴儿,作为眼科主任的我却无能为力。

这样的心理压力太大了,自责驱使我必须去突破。当时我们国家对这个病还是以摘除眼球为主要治疗手段,而欧美国家先进的治疗方案是给孩子使用“化学减容”,把肿瘤通过化疗变小以后,再做冷冻或者激光治疗,保全生命的同时保全眼球。

于是我开始跟血液科的专家讨论,动员他们去试。但是,他们的工作也很繁重,所以做不了这个事儿。看见一个个被摘掉眼球的孩子,听见家长撕心裂肺的哭声,我内心萌发了一个非常冒险的想法,我自己带头冒险尝试做“化学减容”。

在当时,这是非常冒险的?因为国家是有明文规定的,眼科医生是不能做血液科医生的事情,如果出现危险,很有可能被刑事诉讼,终身失去医生的资格。

幸运的是,我的想法得到了一名国内著名母细胞瘤专家的大力支持,后来,我带着全科的眼科医生,为这些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孩子,先做完化疗再做眼科的各种治疗,最多的一年,我们就接诊、治疗了70例的患者,84%的孩子保住了眼球、也保住了生命。

后来我和这位教授一起把这个新项目介绍、推广到全国的儿童医院,眼科医院。现在,在中国,患有“猫眼宝宝”的孩子绝大部分都不需要摘眼球了。

真没想到,两年之后的一天门诊,那个山区的村汉又抱来了他的二胎宝宝,很不幸,他的二宝宝又是单眼视网膜母细胞瘤,这种病有45%的遗传率,但幸运的是,我们已经有了新的解决办法,不用再给孩子摘眼球了,我们的新技术保住了他的眼球。

听完这个故事你会说:哎呀,于大夫你真善良。其实我告诉你,你当医生也会这样,这是医生的本能。

医生职业使你不得不成为一个好人,很少有职业有这样的作用。这个耗时漫长,需要隐忍,需要敬畏的职业约束你每天都去帮助别人,让你终身去救死扶伤,积德行善。

品性不好干不好,不负责任干不好、脾气不好也干不了。你说,一个年轻人要是做了这个职业,家长该多放心啊。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名医都长寿啊?答案很简单:生命质量高啊,极少有职业,能够提高别人的生命质量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

我想声明一下,不是因为我是名医才会经历这些故事,每个医生身边每天都在发生这些事。

这种人生体验我带来了巨大的幸福感,使我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这也是我向你推销这个专业的原因。

请各位同学回忆一下,在火车上、飞机上,任何的公共区域,你一定会听到过这样的广播通知:现在旅客有突发情况,在场有没有医务人员?一旦有患者,无论我们是在度假还是在探亲,只要我是医生,都要在第一时间冲出来。

这是作为医生必须要承担的无差别社会责任,这是一份属于这个职业的殊荣,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承担这种级别的义务与社会责任。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被需要的,就是因为这样的被需要,我们在这个社会中的存在感才特别强。

过去我们找一个职业,就是找一个饭碗,你现在还觉得让自己孩子捧一个金饭碗很重要吗?不是,他们应该有一个终其一生,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职业的。这样的人生,才值得过。

在场的人可能我年龄最大了,请允许我倚老卖老说一下:

其实选择职业跟我们选择对象是一样的。一段美好的婚姻,并不一定是找你最喜欢的那个人,而是要找到一个能够让你变得更好的人。

医学这个行业,其实没有第一,但是今天我作为中国小儿眼科医生,是第一个在公开场合推荐医学这个职业的人,请大家来帮帮忙:

告诉身边的孩子们,未来如果要选择职业,那就是学医!

精选留言
升级为最新版本后即可留言互动
  • 马想 0 赞
    全后台都看哭了。
    2019-06-30 12:24:05
  • 下拉加载更多
  • 以上为精选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个62岁的资深眼科医生:为什么我劝你当医生?
十万元的病八毛钱搞定悲催了谁
这台急诊眼科麻醉让人揪心
山东2岁男童被公鸡啄破眼球 幸抢救保住眼球
父母必看: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位眼科医生?
在这些年龄段,孩子是远视眼反而是件好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