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循筋拨点疗法--交叉络

从事针灸的都知道有一种针法叫“八字针法”,这种针法是一种交叉取穴的方法,如左踝扭伤可以在右腕找反应点针刺,患者左踝的疼痛会立即得到改善;如患者右膝关节疼痛可以在左肘关节找对应点进行治疗。这是一种交叉取穴的方法,对于急性的症状常常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学医之处我亦经常采用这种方法给患者针刺治疗,虽然一直在运用并不知道其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这种方法的来源是那里呢?实际还是来源于我们的缪刺,只是变了一个称呼而已。《内经》中对缪刺的描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这段原文描述了疾病由外进入人体的途径:皮毛--孙脉--络脉---经脉---脏腑;缪刺针对的部位是哪里呢?络脉,也就是孙脉与经脉之间,缪刺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也就是四肢的一个交叉取穴。这里要注意一句话:“其气无常处”,意思是邪气进入络脉,并不会固定在某一个位置,而我们治疗疾病就是要寻找邪气在络脉闭堵的具体位置,找到后采用针刺的相应手段让邪气排除体外。所以一种疾病并不是只有一种固定的治疗手段,而是有多部位可以选择,比如一个踝关节扭伤,在对侧思维腕部对应取穴有效果,局部处理也有效果,拇指的小节穴也有效果,取手三里也有效果。其实,全身任何部位用针都有效果。关键是明白为什么用。

  这缪刺就和现在的全息针法一样,如颊针,耳针,手针,腹针等等,还有臀部全息,足部全息,背部全息,我们的面部望诊也是全息,全息无处不有。为什么一个症状,不同的全息取对应点都有效果?把道理搞明白了,啥子都通了。大家看看全息针法,效果最好的是什么疾病?不单纯是疼痛,应该说是急性的,实性病。用全息效果都理想。黄晓春教授提出一个词语叫“神移气至”,我觉得这个词语用的非常好;我们从事手法和针灸的,首要的就是调神,而经络亦是神识巡视人体的通道,刺激经络的目的就是调神,气随神至而达病所,其病方可期而愈。那么这缪刺有规律可循吗?我认为左右上下的交替对应,其必然有一个路径;经脉中有上部疾病沿经脉循行的路线在其经脉所过之处的下面取穴治疗,这是大家都熟悉的,那么繆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其原理和经脉的理论是一致的,都有一个路线可寻,并不是只有上肢和下肢的对应而抛开躯干部分,其循行路线亦是经过了躯干的。

我对于缪刺机理的感悟还是来源于一个患者,记得那是2013年的一天,一个患者主要是右侧小腿腓肠肌和胫前肌胀痛,自觉小腿里面有气在充斥一样,这症状有点类似于小腿的肌筋膜室间隔综合征的早期症状,右下肢不能用力,用力即感胀痛加重。其症状已经持续了一周,曾在某医院对症输液和针推治疗,无明显疗效。这个患者右侧的跳跃和痞根均有明显筋结点,而我松解这两个筋结点患者右侧小腿的胀痛并无明显改善。而上循背部,右侧背部未触摸到明显筋结与压痛,而在其左侧肩胛骨下三分之一的肩胛缝处发现有一个明显的条状筋束,按压这个点时患者突然大叫,说我按的位置非常疼痛,但其又说按的时候右小腿很舒服,感觉没怎么胀了。当时感觉很诧异,为什么右腿疼痛我取左侧肩胛骨有效果呢?我突然就联想到缪刺,缪刺不就是左右上下交叉取吗?这个点和右下肢的疼痛有什么必然的练习呢?因为之前我总结过下肢外线,其患者疼痛区域就是下肢外线。于是我将左侧肩胛的筋结点和痞根、跳跃连成一线,发现其刚好经过脊中,我将这条线向患者的左上肢方向延申,我沿着这条线仔细的触摸,发现患者左上方的冈下肌,左肩肩贞区域均是一线紧绷的。而且右侧冈下肌,右肩肩贞区域均没有触摸到明显的筋结与压痛。于是我将这左侧冈下肌和肩贞处的筋结亦慢慢松解,处理后患者下地行走自如,感觉右小腿的胀痛已经缓大半,是其这一周来感觉最轻松的时候,其后我又选择这几个筋结点针后在针尾加灸,此患者治疗三次症状完全消失。通过此患者后我每一个腰腿疼痛的患者都要交叉检查一下,发现很大一部分患者在这条力线上都在背部和肩部,亦或者在上肢的一些对应部位可以摸到敏感点,而治疗时沿着这条线的敏感点使用拨筋或者针灸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升,对于一些急性疼痛常常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疗效。

此后我将脊中作为人体的一个交叉点的中点,其左右上下有无数的力线经过,结合对于缪刺中提到的络脉为病,我将这些交叉线定名为交叉络。后通过临床的进一步感悟,我亦将大椎、胸骨柄作为我们上肢的一个左右交叉络的中心点;将腹部的神阙作为躯体前侧的一个交叉点。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我们的交叉络进行处理,而临床发现交叉络的运用对于急性的实性症状效果最佳。其并非需要腕对踝,膝对肘这样去寻找敏感点,而只要是在同一条络脉线上,只要有反应点,予以针刺或者揉按,均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收藏——针灸的临床思维
中医针灸的26种刺法(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交经缪刺话痞根
《一针疗法》学习笔记4:其它病症的一针疗法
【全是干货 针法手法一应俱全】孙申田针灸临床特色撷英
针灸二十六种刺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