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口疮知多少


口疮又称'口疡',是指口舌浅表溃烂的一种病证。可见于任何年龄的小儿,但以婴幼儿发病较多。如果给小儿吃过热、过硬的食物,或擦洗婴幼儿口腔时用力过大等,都可损伤口腔粘膜而引起发炎、溃烂。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及受细菌和病毒感染后,口腔不清洁,口粘膜干燥,也可引起口疮。以营养不良的小儿发病率高。


分类


1、鹅口疮新生儿、营养不良、慢性腹泻、长期用抗生素或激素的小儿易发生白色念珠菌的侵袭,形成鹅口疮。在初期于颊黏膜、舌、齿龈、上腭处有点状和小片状白屑,并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拭去。


2、单纯疱疹:单纯疱疹病毒常侵袭5岁以下的小儿,引起疱疹性口疮。在小儿发热疾病之后,在口腔、舌及咽部充血的黏膜上出现小小的透亮滤泡,不久就很快溃破,形成溃疡。颈部淋巴结也相应出现肿大,有压痛。小儿吃饭时疼痛,常拒食。


3、溃疡性口疮各种球菌常侵犯婴幼儿,引起口腔炎,又称溃疡性口疮。口腔黏膜有明显的充血,伴有大小不等的溃疡,溃疡上有灰白色的假膜覆盖着,小儿十分疼痛,流涎不止,烦躁不安,拒绝进食,常伴有发热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按摩治疗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因为脾胃积热,虚火上炎,熏灼口舌从而出现口舌糜烂。常见症状为在口腔内唇、舌、颊粘膜、齿龈、硬胯等处出现淡黄色或白色的小溃疡面,单个或多个不等,边沿整齐而有红晕,表面局部的痛,有轻微口臭,唾液增多而且粘稠,常伴烦躁不安,不愿进食,身体消瘦,发热等症状。

1、常用手法(1)补肾经300次,清天河水200次。(2)清小肠经300次,退六腑100次。(3)以指按揉合谷穴1~3分钟。(4)按揉双侧足三里各1分钟。(5)推擦涌泉穴30~50次。

2、随证加减(1)心脾积热型:症见口疮边缘鲜红,灼热疼痛,烦躁不安,口臭流涎,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常用手法加①清心经300次,清大肠200次。②直擦腰背至骶部,往返5~10次。③推下七节骨30O次。

(2)虚火上炎型:症见口疮周围颜色淡红,精神疲倦,身体消瘦,两颧发红,口干口渴,口臭不显,舌质红,苔少。常用手法加①推擦涌泉穴加至100次。②横擦肾俞命门穴处,以透热为度。③指揉双侧三阴交穴各1分钟。④掐阴陵泉10次。

生活调理

(1)口疮常反复发作,患儿往往痛苦不堪,一定要加强护理,不要给患儿吃过热、过硬及有刺激性的食物,应进食流汁。

(2)注意口腔卫生,要经常用温开水漱口。

(3)按摩的同时,可以配合中药外用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口疮痛甚可用青黛散涂患处,腐臭可用锡类散涂患处,腐烂渐去可用珠黄散涂患处。

(4)重症口疮患儿可有发热、烦躁,家长应遵医嘱,按时给患儿吃药、打针。对于高热的患儿,要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服解热止痛药等。

欢迎阅读后,转发给身边可能就要用到的朋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过度疲劳易生口疮
口腔粘膜常考知识汇总
疱疹性口炎与疱疹样口疮的区别?
小儿口疮治验
中药贴敷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口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偏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