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货| 看完这篇,关于国学,不懂也能说出门道来



什么是国学?



它是相对于“西学”而言,中国传统先进文化的总称,持续地发展了五千多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孤例。我们看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曾经辉煌一时,但都因为外力的征服而中断了,而中国的文明即使受到外力的征服也不会中断,不仅不中断,反而会同化外力使之成为中国的文明。但它可以同化历史上的各种外来文明,却无法同化清中叶后传来的西方文明,不仅不能同化西方文明,而且反有被西方文明打压、同化之虞,于是有了“国学”这一名词,意在如何应对西方文明的打压和同化,在借鉴西方文明之长的同时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传统的先进文化。

有学者认为,所有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都属于国学。这个我是不赞成的。西方把我们的“国学”称作“汉学”,说明国学主流是汉族儒家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如果把蒙古族的文化,朝鲜族的文化也称为国学,那是讲不通的,因为它们是蒙古国、朝鲜等国家的主流文化,而不是中国的主流文化。



儒学的文化,可用“经史子集”的图书分类概之。

经,指常道,相对于变道而言,“四书”、“五经”之类即属于经部,是中国文化核心的精神纲领。

史,指常道或变道治理下的社会兴替,“二十四史”之类即属于史部,是总结前代用不同纲领治理社会的得失。“六经皆史”,所以,经、史实为一个对象的两个方面,理论的方面和实践的方面。为了弄明经、史又需要训诂文字的形、音、义,称为“小学”,所以,“小学”可以列于“经史子集”之后,也可归于“经”部。

子,包括两方面,一是儒学之外诸子百家的学说,道家、法家、释家等等,指变道,是中国文化非核心的精神纲领;二是艺术、农业、工业方面的图书,提供社会的消费基础,包括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的消费。

集,则指文学家们个人的诗文集。不同图书的重要性,主流的大于支流的,理论的大于实践的,精神的大于物质的,社会的大于个人的。

所以儒家的文化典籍,以经、史、子、集为次。也有分为甲、乙、丙、丁部,五经为甲部,史记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这里要解释一下,为什么书画归于子部,而“苏东坡集”等反而归于集部。因为,古代的时候,书碑也好,画壁也好,主要是社会性的工作,所以,尽管明清以后,尤其是文人书画家的创作主要作为个人性的创作,仍一并归于子部。而苏东坡的文集中,尽管收有服务社会的策论之类,但读者所欣赏的,主要是他个人有感而发的诗词散文,所以,一并归于集部了。



接下来谈国学艺术家,必须具备国学的文化修养,这就要读书。读什么书?“论语”、“孟子”当然是要看的,“史记”、“通鉴”当然是要看的,黑格尔、海德格尔当然也是要看的。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人生三万六千日,从出生起天天看书,一天看一本,也不过3万6千本,而天下之书,何止几百亿?即使国学之书,亦何止几十亿?

我的体会,小学蒙童,要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初中阶段,“唐诗三百首”、“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古文观止”。高中阶段,“左传”、“史记”、“世说新语”、“五灯会元”。大学阶段,“说文解字注”、“四库全书总目”、“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篹”。其间旁涉各种传奇,以调节阅读的口味。可储历代名言三万句于胸中,基本上达到“毕业”。未经此阶段,则可以近人王力《古代汉语》四册速成。 



 

最后要谈的是如此读书,目的何在?当然在具备国学的修养。但什么是修养?不在提升自己的知识、力量,自以为了不得而好高骛远,真正的修养,在于明白自己实在很不够,切不可以100层笑50层,而应安心于常识和日常,做好本职的工作。生活上知足,感恩社会,学问上知不足,感疚社会,这是儒学的最终也是最高修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学曾被新文化踩在脚下 为何身在21世纪的我们却还要学习国学?
儒學概要 WORD
有一种修养 叫尊重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四十
新儒学热——汉文化重建开端!
钱逊:将精神生命置于物质生命之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