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冠南:师法的关键在于……

本文所用图片皆为吴冠南先生作品


原题:《也说师法》

文:吴冠南

 

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自然矣;“心源”:本心之悟矣。张璪在他那个时代能对自然与本心的应对和感悟有如此深刻的认识,的确令人心生敬意。

自然造就万物,人是其中具有思想的唯一一物。而绘画要求的就是在本心与自然的对应和感悟中生发出来的那一束灵光。所以绘画又可以称之为“心画”。天工开万物,可掬、可咏、可叹、可图,从精神到表象绝无一丝可鄙处。



“心源”就相对复杂一些了,俗话讲一人一心思,不尽相同也不可能相同。而“师法”就在这种心思的不相同中产生了差别。又因后天的修为不同,使这种差别加倍放大。简言之,绘画以自然造化为师,以本心变化为法,这是一个基本规律。明代画家王履讲的“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其实与张璪讲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同出一辙,王履只是比张璪讲得稍稍具体了一些。在学术上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两个说法归纳到一起来理解。



“取法”的含义大约有两点:其一,自然本无法,所谓的取法自然是人们在通过对自然的领悟和理解以后,经过取舍、提炼出来表现自然的方法。前人创造出来人物画衣折的各种描法、山水画的各种皴法,花鸟画的各种点法便是经典的例子。郑板桥讲他画竹“得之于月光壁影”,石涛讲“对花作画将人意”,同样讲的是从自然中取法,然而明显石涛要比郑板桥高明了许多许多,因为石涛在面对自然时注意到了“本心”的作用,没有完全受制于自然。其二,直接学习前人的现成之法,也可以叫“取法”。



取前人成法相对容易一些,但成法又容易成为开创上的局限。在特定情况下,学习前人成法反而会成为一种枷锁。总之借前人成法入手可以,但最终自我专业的成败还取决于对自然的观察和体悟。由于西方绘画的冲击甚至是取代,当代中国画在无可奈何中丢弃了中国传统绘画中许多优良基因。观念变了,方法也变了,而所有这些变化又都是在走向下坡。观念的肤浅,方法的降低、功利的干扰这一切的一切在漫长的历史时间段里将会象瘟疫一样削弱和摧残着传统中国画的基因。在实用性、口号性、广告性、功利性泛滥的今天,“转基因中国画”大行其道并占据了几乎整个中国画坛。 



中国画从师法到创作是有其自身规律和要求的,简单一点可以总结为“师法有心、创作无意”。师法时是需要用心去研究记取的,况且师法并不单单是指学习作画的方法,所谓的“师其心而不师其迹”更多的是强调了对自然对古人成法的深度追索。而创作则不可刻意强为,要有感而发。归根到底最后的至高境界就是“有法无法乃为至法”。



吴昌硕弟子众多,却只出来一个潘天寿。当年潘天寿初求风格蜕变时,吴昌硕曾告诫他:“寿乎寿乎愁而独,一跌须防堕深谷”。由此可以看出创格之艰难!齐白石更是自称门下弟子三千,却也只有一个李苦禅让他感到欣慰,嘉许曰“英也夺我心!”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师法的关键在于切入点的正确与否?“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世本无法,法由心生。如果处处用一种“法”约束自己并衡量他人,则又会使自己走进无边“魔障”。真正的艺术创造在自然拨动你的心弦中迸发。而法外求法才是生命与艺术向自然的最终回归。


2012年8

刊发于《花荫说艺》


艺术简介


吴冠南 1950年生,江苏宜兴人。1962年步入画道,初学芥子园画谱,后学吴昌硕,旁涉黄宾虹、齐白石。精于写意花鸟画。数十年来在各种媒体发表大量作品及论文和多次参加大型学术提名展、双年展。如今致力于本土传统文化艺术的拓展与创新。现为江苏省国画院艺委会委员、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书法的最高境界(二)
姚瑞江,用当代文化为美学认识而创作的画家
卢禹舜——『讲 临 摹』
取法自然
怎样画好墨竹
中国史学名著 章實齋文史通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