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越跳槽越迷茫?读懂4个底层逻辑,不必跳槽也能升级职场段位

作者|爱尚君

来源|施说职场(ID:sszc800614)

转载请联系(微信ID:suiyuan800614)

01、感觉不爽就跳槽,跳来跳去,越来越迷茫?

阿曹,毕业已经3年多了,这几天正准备从一家私企辞职。3年来,阿曹先后换了5个工作,平均每半年就换一次,最长的不超过8个月,最短的不足1个月。

每次跳槽的理由各不相同:工资奖金不够花,老板爱训人,同事小气不好处,经常性加班延点、工作环境一般,工作内容过于琐碎,办公地点离家远……

在阿曹那里,他总是能“慧眼”看到工作环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就像是他鞋子里的一粒沙子,搁得他整个人都不好了,他处理的方式是赶紧把这个鞋子扔了,换双新鞋子。

由于着急地想离开前面的工作,阿曹对于要换的新工作没有多大要求,只希望前面那家碰到的问题不再出现就好。

频繁跳槽的阿曹,久而久之,除了记得炒掉工作感觉很爽之外,接下来便是长时间的不知所措,无端抱怨。

跳槽,对于每一位职场人士来讲,无论是高管还是普通员工,都是有可能面对的问题。大凡冲动地作出决定的时候,得到的往往都是短期的小收益,但付出的却是长期的大代价。比如,花时间找新工作,在新的地方可能碰到新问题,失去在原公司成长与锻炼的机会等等。

如果你和阿曹一样,很享受炒掉老板的快感,那我就建议你,读一下下面的文章,从中能受到些启发:不要为了一粒沙子而把鞋子扔掉,正确的方式是主动解决沙子的问题。你可以取出沙子扔掉,或是学会与沙子和平共处。

02、薪资少、受委屈、前景差,跳槽就能全解决吗?

跳槽的原因有很多,从自身而言,有薪资待遇、人际交往、离家远近的问题等等,就公司而言,有运营前景、公司文化、工作强度及内部管理等,但归结起来,正如马云在提及员工离职原因所指出的那样,一是钱没给够,二是心委屈了。展开来讲,集中体现在4个方面:

首先,自感所付出的与所赚得的,比例失调,看不到“钱途”

工作过程中,跟自己比,感觉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容易失衡;再看一看与自己同资质、水平、年龄的朋友或同事,他们的薪资待遇比自己高很多,自己明显比别人差了几个档的时候,此时心里会产生极大的不甘心,容易失态,长此以往,便很容易寄赚更多的钱于下一家公司。

其次,认为现有公司所提供的,不能满足自身想要的,看不到“前途”

自身所在公司经营状况一般,有时甚至入不敷出。而作为自身,经过3至5年的职场历练与成长,很可能会在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职业发展通道遇到了瓶颈。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就会选择换一个工作环境,在另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中开始新的职业发展。

再次,觉得个人职业规划不清晰,压力重重,看不到“潜途”

一般初入职场的职场人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都不是特别清晰,工作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当自己发现进入公司后的工作内容与预期的有差别,体验不到成就感,找不到存在感,一天到晚都觉得压力重重,提职、加薪就更别想了,在此种情况下,不少职场人都选择了跳槽。

最后,整天纠缠于宫斗,身心疲惫,看不到“谦途”

最主要的与直接领导工作不融洽,被穿小鞋、被打压,与周边其他同事处着费劲,遭排挤,遇冷落。职场上站队现象严重,若处理不得当,将会影响自己在公司的长久立足。因此,不少职场人在复杂的职场关系的影响下,就很难想要再工作下去。

总结职场人跳槽的原因,无非就是薪资少、受委屈、发展前景不好这三大原因。跳槽不是找工作,而是换工作,是有成本的,需要放弃原来公司的期权,需要重新熟悉业务,重新和同事搞好人际关系。

跳槽要考虑好自己的付出和收益,衡量好得失,否则,轻则浪费时光,重则会使就职之前的各种人脉、经验与技能积累前功尽弃

03、无端的跳槽,不是旧问题的终结,恰是新问题的开始

之前听说一句很经典的话,结束一段恋情最好的方式是开始另一段新恋情,因为新恋情的开始基本上宣告了旧恋情的终结,之前的大情小事都会因原先恋情的结束而逐步消逝。

但跳槽却并非可以像新旧恋情那样自由切换,跳槽过后,选择新的工作却并不意味着旧有问题的终结,相反,极有可能是新问题的开始,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素质冰山模型:

不同类型的素质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冰山以上部分——知识和技能,这是外人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善提高。

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角色定位、自我认知、性格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通过素质冰山模型可以看出, 人在职场,外部问题少,自身问题多。也就是说,职场上很多问题都不能通过跳槽来解决。概括来讲:

1、职业发展不清晰

表现为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喜欢什么,期待通过跳槽摆脱现状的不如意,就好比你不知道目的地,却寄希望于随机选择的条路能把你带到更好的地方,这样的跳槽风险会很大,很多时候只是从一个坑到另外一个坑。

2、能力不更新不提升

有些人跳来跳去永远都是基层,升职加薪无望,就是因为一个经验用十年,只停留在自己过去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头两年的一位收费站大姐被辞退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做的工作没有含金量, 也没有发展新的能力, 哪怕再怎么跳,也只能局限在一个领域,最可怕的是,随着年龄优势的消失,前路更加举步维艰。

3、职业定位不精准

尤其是在找下一份工作的时候,我们会习惯性的听很多人的建议,从父母长辈到老师学长,每个人的建议都不错,但我们忘了件事, 好的工作和适合的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适合我们的人和事,其实真的并不多,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他们,在热爱的领域尽情绽放!

那么,会产生哪些新问题呢?主要有6个:

问题一:不利人脉圈子稳固

人与人之间,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了解、从了解到信任,都需要时间。对经常跳槽的人来说,只是一个个企业的短暂经历,而不会建立起与同事的牢固关系。尤其是跨地区的跳槽,不仅与过去同事难以联系,就是自己的朋友圈子也会变得越来越生疏。

问题二:拉低职业能力格次

职场人如果脱离了自己所学专业,即使是高学历,也未必及得上高中生的竞争力。跳槽后,因企业情况不同,过去的积累不能与新岗位接续,对自己的影响相当大。如果新岗位与自己专业不对口,就等于从零开始,影响就更大。

问题三:冲击职业健康心态

经常跳槽的人,辞职过程中的无奈,重新选择时的无助,以及应聘新企业来回的奔波,都会极大影响个人情绪,内心深处会产生很大焦虑,并慢慢对职场产生恐惧。尤其是跨地区跳槽,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问题四:弱化个人发展积淀

对职场人来说,在一家企业如果没有三五年的积淀和付出,很难取得老板的充分信任。即使一个新换企业的职场老手,也有较高的管理职位,如果不按"一年打基础、两年出业绩、三年上台阶"的路径,一步一步做扎实,也难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问题五:降低薪资待遇

到了一家新企业,一般都有试用期、考察期,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一年,这个过程中的待遇也是较低的,这些都是跳槽的直接成本。不可否认,有个别职场高手想通过跳槽来提高薪资待遇,但对大多数职场人来说是不现实的。

问题六:影响个人信誉

经常跳槽的人,职场上企业对你不会轻易相信,朋友圈会认为你不定性,而家人则会认为心浮气躁,没有责任感等等。

英语中有句谚语叫做:The grass appear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翻译成中文就是:老婆,都是别人家的性感。即使找到真爱的工作也不代表没有问题,正如与你一生挚爱过日子,也会有争执和不快的时候,是一样的。

总之,职场人对跳槽要慎重,不管是职场新兵、还是职场老手,不管普通职员、还是企业高管,经常跳槽都不可取。最终的结果往往旧问题没解决好,新问题却接踵而至。

04、读懂4种底层逻辑,不必跳槽也可以越来越好

“底层逻辑”出自张羽所著的《底层逻辑》,指的是从事物的底层、本质出发,寻找解决问题路径的思维方法。底层逻辑越坚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

既然已阐述过轻易地跳槽会如此“凶险”,而自己又不想在原先岗位当中“坐以待毙”。那么,该如何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呢?建议从4种“底层逻辑”入手:

1、定位逻辑,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很多职场人出现跳槽后的迷茫期,主要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或者适合做什么。

即使找到下一份工作也只是为了获得一份维持生计的薪水,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份工作究竟适不适合自己,这种情况下,先做一下职场定位再决定自己何去何从也不迟。

你的定位是什么?首先弄清楚三个问题:第一,我是谁?第二,我能干什么?第三,我应该怎么干?

许多职场新人一旦遇到挫折就抱怨命运的不公,总觉得自己是一匹千里马,可是怀才不遇,没有伯乐赏识他。这种思想的有害之处,是他将希望寄托到了虚无飘渺的伯乐身上,被动地等待,环目四顾,希望有人发现他的才华,希望有人赏识和提拔他。他的定位中没有他自己的位置。

被称为“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在《干法》一书中说过四句话:不断树立高目标;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要有感性的烦恼;严酷地锻炼自己。

总结起来,就是要针对自己做好信心的定位,也要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然后努力挖掘自己的潜力,逐步锻炼和提升能力。这样才会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2、学习逻辑,你拒绝学习,但你的对手不会

职场当中也有不少人其实不想跳槽,而是被逼上“梁山”的,但归结起来还是在于自身,不愿学习,不想提升。最终,自己的岗位被其它同事给占了或者顶了。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家公司在员工当中组织了一次为期3天的新媒体业务培训,要求每个部门出两人。接到通知后,销售部分别安排小王和小郑两个销售业务骨干参加,小王感觉很有必要参加,但小郑却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利用这3天时间多争取几个客户,于是,小郑的学习仅限于上课打卡,其它时间都被他用来开发客户了。

一个季度过后,小郑因新媒体业务推广成绩不佳,头前所取得金牌销售员被参加学习后的小王抢去了,已经在职场打拼多年的小郑感觉面子上过不去,只好递交了辞呈,离开了原先那家公司。

大凡中途被迫离职的职场人,通常都跟公司所要求的业务技能不达标有关,而这里面背后的原因就在于每名员工的学习力不同,由此造成二次岗位分配不同,学习力弱的员工很容易就此被淘汰下来。

学习力是什么?学习力首先不是学历体现的能力,而是对未知的知识主动汲取和积极上进的能力。具体解释起来,学习力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学习的动力。学习力首先是自己有强烈地想进步的动机,这是提升工作能力最大的前提。

第二,学习的毅力。坚持就是胜利,许多人小有所成便自满自得,稍遇挫折便中途放弃,这都是缺乏毅力的表现。

第三,学习的能力。愿意学,坚持学,这还不够,你还要会学,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才能在相同的时间内取得比别人更大的进步。

学习力是一个人、一个企业在竞争中强壮自己、超越他人的核心能力,也是人在社会的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一个人有了优秀的学习力,他就能比较有效地把知识资源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资本,进而在实践中验证知识,收获实战经验。凡是学习力强的人,在长时间的竞争中总能笑到最后。纵使中途跳槽,也能变被动为主动而迎头赶上

3、能力逻辑,好的猎手,不愁没肉吃

现实当中,时常会听到被裁员或离职的员工抱怨,“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甚至还很佛系称自己“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又能怪谁呢?如果自己总是失业,都可以归结为一点:失业源于不够专业

古时候,人们将工人能力级别由低到高,分为奴、徒、工、匠、师、家与圣,共七个层级,到匠这个级别,意味着精研一门技术,能够建立团队而成为行业的支撑点,这个层级就属于专业级,掌握着核心硬本领,基本上就不存在失业这一问题了。

所谓核心硬本领,是指具有超过同行业80%的人的能力,能为企业创造巨大的价值。无论什么时候,这项能力都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发展机遇,同时还有助于打造个人品牌,扩大影响力。

如何拥有核心硬本领?最主要的就是技能要做到专一化,我们所熟知的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一万小时的专注付出,你就很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拥有核心硬本领。找到你所热爱的擅长的领域,并且这个领域能为组织带来价值,将这个领域变成自己的优势领域,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完成厚积薄发的质变。

强大的专业能力,就是职场精英们工作的底气,他们凭借自身的能力在职场站稳了脚跟。再去做其他的事情,就会更加的容易做好其他的事情。要是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根本不用谈跳槽了,而是可以谈晋升与加薪了,因为,你的层次已经很高了,该来的都会来。

4、结果逻辑,没有功劳,苦劳再多也无用。

没有功劳还有苦劳,这句话时常成为下属离职前向上级屈喊冤的直接说辞。

但没有功劳的苦劳值得赞赏吗?显然,不能赢利的苦劳在公司的眼中不值一文。企业只认功劳,管理者也只看成绩。所以千万不要觉得我是一个基层员工,只要表现得十分勤奋就可以了,反正我人又没闲着,流血又流汗,公司不会不奖励我吧?如果你这么想,早晚是要失业并跳槽的。

马云曾说过:“公司请你来是干什么的呢?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所以我们要让解决问题的人高升,让制造问题的人让位,让抱怨问题的人下课。”

这句话清清楚楚表明,员工的行为逻辑是遇到问题就要拿得出解决方案,否则仅凭苦劳做文章,就不是正确的员工思维。

在成功人士和精英人才的思维与行为模式中,从中归纳出来的最有价值的底层逻辑,就是“时刻关注结果”的结果逻辑。

要想把事情做成,我们唯一的兴趣点就是结果。要去最大限度地追求结果,致力于目标的实现,其他的任何事情都是次要的。因为,只有结果是好的,才能回过头去关注过程,否则过程便毫无意义。

05、写在最后

很多人都对“跳槽”有误解,认为跳槽就是提职、涨薪的唯一方法,事实并非如此。跳槽的确可能涨薪,但并不是涨薪的唯一方法,想要在职场快速升职加薪,最快的方式,不是跳来跳去,恰恰相反,需要自己能真正沉稳下来,好好沉淀一下自己,以利于个人职场更加长远发展。在这里需要读懂4种底层逻辑,也就是:

1、定位逻辑,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定位越准,职业发展越省力,而绝不是通过三番两次地跳槽来试错,浪费时间,分散精力;

2、学习逻辑,你拒绝学习,但你的对手不会。学习不日益精进,便逐渐退步。与其让别人逼自己走,倒不如使自己变得强大,从而让别人在自己那里无路可走。

3、能力逻辑,好的猎手,不愁没肉吃。没得金钢钻,莫揽瓷器活儿。没有硬实力做“背书”,即使跳槽也会处处被动,受制于他家公司。

4、结果逻辑,没有功劳,苦劳再多也无用。既能发现问题又能解决问题的,才是功劳,公司让其出众;只能发现问题却不能解决问题的,只能是苦劳,公司只会使其出局。

参考文献:《底层逻辑》


作者:爱尚君,80后职场人士,坐标大连。一个致力于将内心想法诉诸笔端的文科男,理性,善思考,喜读书,爱运动,总认为写有价值的文章,如同烹制一份精神美食,唯愿你能亲自品尝。个人公众号“施说职场”(ID:sszc80061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混职场10年,我见过太多人掉进这5个大坑
复盘|不任性是自律的底层逻辑
优秀管理者的 3 大底层逻辑
职场人,想要实现职场进阶,四个要素、三个底层逻辑不可不知?
为何能力最强者当不上领导?别说我不送礼,这4点底层逻辑说透了
领导不提拔你,不是因为你能力差,而是你总犯这个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