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背景、无学历、无特长却快速逆袭:成长的捷径是肯下“慢功夫”


作者|爱尚君
来源|职路施语(ID:sszc800614)
转载请联系(微信ID:suiyuan800614)

我们所熟知的竹子定律,是这样阐述的:竹子的生长是一个先慢后快的过程。刚开始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

而从第5年开始,则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能够如此快速地成长,原因在于在前面的4年时间里,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打牢了基础,从中汲取了向上的力量。 

当下,正在热播《平凡的荣耀》,男主角孙弈秋没有背景、学历普通、毫无经验,从刚入职的一脸懵,处处不受金宸资本经理吴恪之的待见,到逐渐适应了职场节奏,人际往来与能力要求,尽管中途也经常遭遇到各部门领导的批评与不满,但经历了诸多职场历练的孙弈秋,已经慢慢熟悉了金宸公司的整体运营流程,包括每个部门的具体运作,能力已经是今非昔比。

后来,曲总完全认同孙弈秋的能力,孙弈秋不但进入了管理层,而且还当上了副总,师徒一场的吴恪之为孙弈秋感到开心,而这也是曲总所愿意看到的事实。 

能够看出,孙弈秋在职场中的成功逆袭,前面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着蓄势待发、沉淀积累的工作,等力量积蓄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而然一鸣惊人、一举成名。

做人做事亦是如此,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有急于求成的心态。而是,既然要锚定一件事儿,就要肯于下慢功夫,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实际上,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

一、慢就是快:捷径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招一式 

围绕职业发展究竟是“快”更有市场,还是“慢”更为有利?中国会计报针对财会人的职业发展,曾专门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显示,财会人中有26%的人认为,财会人在发展中并不受快与慢的影响,而是主要看发展机遇;50%的人认为,虽然慢看起来处于劣势,但由些带来扎实的专业技能仍然是财会人职业发展的王道;24%的人认为快比慢具有优势,快才能被关注,获得上升的机会,快更有市场。

但在调查中,有部分财会人表示,如果一个财会人回望自己走过10年以上的职业发展历程,就会很清楚,职场发展不能光凭机遇,要不断总结自己,勇于打磨自己,每一个阶段走得稳一些,慢一些,收获才会更多一些,这里面的慢功夫可谓功不可没。 

1、慢功夫能实现厚积转向薄发。李小龙曾说:“我不怕会一千招的人,只怕将一招练一千遍的。”大部分事情,熟能生巧,慢下来,才能掌握精髓,渐入佳境,一通百通。

剧里的孙弈秋,刚入职时,遇到的工作,基本上除了不会就是不懂,但他相信,只要肯于学习、勤加练习,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而实事上,他也确实对公司里很多基础的工作都是从刚开始的一无所知到后来的逐渐上道儿,再到后来的日益熟练,并常有灵光一闪的想法激发吴恪之的新思路。 

特别是吴恪之在一次聚会上的那句”恭喜秋总,旗开得胜“,着实体现了吴恪之对孙弈秋前期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孙弈秋对业务工作日积月累所促成的可喜变化的最好证明。 

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更没有碰巧的成功。所谓的无心插柳柳成荫,正是多年的苦心积累用心耕耘,才能赢得现在的毫不费力!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走一步都算数,走得越多,才会走得越顺。

2、慢功夫能促成量变引起质变。我们都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指得是从水到冰所呈现出根本形态的变化,绝非一朝一夕,一早一晚所能完成,只有经过一定时间的累积、温度的逐渐下调,才会出现的过程。

放到职场当中,由量变产生质变,则是一种由常规状态向进击状态的突破,比如,职务短期晋升、能力快速提升等等,而实现这一变化,同样需要一种慢功夫,一种持续精进的过程。 

孙弈秋入职前的学历比较另类与低微的。不是科班出身,但却头脑灵活,肯对一件事情下功夫去细细琢磨,慢慢破解难题,这一习惯,让他拥有了难得的破局能力。

比如,在可燃冰这一项目上,虽为普通学历的他,经过一番思索,最终,一句“为什么不可以直接找潘总呢?”,给了学院教育出来的高材生兰芊翊破局的钥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仅为可燃冰项目赢得了转机,也让她成为部门与风控沟通不可或缺的人物。 

而孙弈秋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他的职场经验有多么丰富,人际有多么广阔,最为关键的还是他对一件事情持续不断的思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方能达成所愿。 

孙弈秋的成长历程,就如同一条复利曲线。一开始呈现的通常比较平坦,但只要坚持足够长的时间,终究还是会迎来迅猛增长的拐点。

3、慢功夫能做到根基不断夯实。万丈高楼平地起,根基不牢,地动山摇。讲得是,干工作、做事情要将基础性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否则,会很容易使个人的工作因前期准备不足、铺垫不够而变得“夹生”,甚至归于失败。

从孙弈秋的整个成长历程来看,最大的亮点就是虽慢却不慌。哪怕屡遭吴恪之的责骂、林宇明的批评都没有放弃让自己成长起来的初心,反而是一步一动、稳扎稳打。

在去收集“一品鲜”的客人数据。孙弈秋为了能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选了最远的地方浦东。工作过程中,谨记组长吴恪之说要时时更新数据的话语,孙弈秋采取了“结硬寨、打呆仗”的笨办法,蹲在店外,直到人走光才离开,就是为了能得到客人的准确数据。

孙弈秋虽然什么都不会,但是责任心很强,对所接任务尽心尽力,着实做到了先求稳再求胜,先打基础,再拔高,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得到了吴恪之在业务技能上的真传,使得个人的职场能力有了新的起色。

职场成长,就如同生米煮粥的过程,需要慢火烹煮、熬制才行。熬,很慢,看似很苦闷、很窘迫,实际上是在充电、是在进取,待到粥成之时,才会清香四溢、香气扑鼻。 

二、慢功出细活:贪多求快,才是职场成长的“绊脚石” 

现实当中,我们常常看到一夜之间爆红的网红,突然崛起的知识大咖,几月转身的写手高手,隐隐约约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个信号:“快点!快点!走在前面才能获得成功。” 

由此让人不由地觉得,慢下来就是一种错。但事实的确如此吗,未必!

1、贪多,易捉襟见肘。记得个人在准备职业英语考试时,有一段时间就像走过场一样记语法,了解了大致用法后,就直接放过,去学习其他内容。

后来,练习写作文时我才发现,我对一些语法的使用方法根本不了解。没办法,我只好从头开始,脚踏实地学习语法,用语法造句等。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其实还是挺后悔的,当时虽说是走马观花,可是大量的语法,还是浪费了我不少的时间。如果我在该慢的地方慢下来,解决问题,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有一种思维叫做极简思维,告诉我们多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掌控得了。像钱多不知咋花、知识多不知咋用等等,看似一种得到实则是一种累赘。 

2、求快,易自乱阵脚。可以肯定地说,每个人都希望早日学业有成、创立事业、成就功名。为了让这一切早些成为现实,往往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前行的脚步:上一个计划尚未结束,下一个计划就匆忙执行;今天的事办得还不圆满,就急着考虑明天的事该怎么做等等。

心情可以理解,但在尚未看清事物的全貌,并且未经分析与思考,就急忙做出某种尝试,结果很容易导致欲速则不达。 

公司同事小林,入职不满3年,看到部门有的同事,任职刚满两年就被提拔了,自己便有些坐不住了,一会儿,找人力资源部门询问人事变动情况,一会儿,又想着怎么才能走捷径,尽快入围。

时间一长,工作状态直线下滑,一些平常里不曾出现的低级错误,接二连三地出现,直到被领导提出严重警告,才有所改观,但提职的事情却因此而变得越来越遥远了。

缓行的乌龟能胜过迅跑的山兔;忍饥耐渴的骆驼,在风沙漫卷的沙漠里行走,要强于日行千里的骏马。在漫漫人生路上跋涉、攀登的人,一定要记住:迅跑易跌,缓步不停地前进,才可能达到人生的目的地。

3、速成,易自毁根基。《平凡的荣耀》剧中的孙弈秋后来能够迭代成长,得益于吴恪之把他的基础打得很牢固,不得不说孙弈秋也是幸运的,能够遇到吴恪之这样的好师傅。

但相比之下,同样是吴恪之手下的实习生马西园就不那么幸运了。

金宸公司有自己的规定,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要以一个新人的身份独自做成一个项目,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样才有留下的机会。 

而吴恪之为能帮助马西园完成项目,留在公司,他让马西园参与曲忠辉手上的一个项目,试图给马西园一个机会,没想到,这个项目最后出现了很大的纰漏,为此,吴恪之将要辞职时,马西园背下了所有责任,抢先选择了离开。

显然,吴恪之对马西园这种揠苗助长式的提携,带来的非但不是禾苗的茁壮成长,反而却是极速枯萎。 

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曾经问过投资大师巴菲特这样一个问题:“你的投资体系那么简单,为什么你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别人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巴菲特回答说:“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成长就像财富积累一样,大家总喜欢一夜暴富,却很少有人喜欢去长期坚持慢慢变富。

事实上,成长是一个人应该用一辈子来参与的一项比赛,比拼的不是一瞬间的爆发力,而是持久力,只有终身成长才能最终胜出。

三、好饭不怕晚:以慢为快,慢功夫做足,快自然就来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慢功夫,不是指干工作太慢了、占用时间太长了,而是指几年如一日、长期从事一项工作、即把一厘米的距离向下深挖一公里、也就是说精益求精,哪怕期间经历挫折,遭受打击,也依然不停歇,不放弃,当技艺达到工匠级、专家级甚至大师级时,再做起来便会游刃有余了。具体来讲,主要把握3点:

一是保持谦虚。《平凡的荣耀》当中4位实习生,属于高思聪最为聪明,这是他最好的优点但也成为他最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好不懂装懂,要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也不为过。 

进入能源组后,高思聪并没像他所设想的那样受到重用,但却不知道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太自负,急于得到来自上级的肯定与表扬。

在准备一份国外公司的文件时,高思聪自以为是地做成了中德双语格式,而后便等着江南的夸奖,结果,非但没能等来夸奖,却被批评说:“文件中有些语法错误,如果不能改到完美无瑕,就还是弄成单纯的中文格式吧。”

相比较之下,职场菜鸟孙弈秋,一没学历,二没背景,三没经验,这样一个“三无”人员阴差阳错进到公司实习,上班第一天,就被上司吴恪之训斥,让他回家。

但他并没有所动,反而沉下心来,慢慢学习职场中的各项技能,哪怕从最简单的使用打印机、做会议记录等等,直到个人的建议能被上司吴恪之采用,提案顺利通过,获得表扬。 

有句老话,谦虚使人进步。谦虚一个最大的好处,在于使人能保持低调,放下身段,这样为师的一方才肯教你,而自己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慢慢修炼,直到学懂悟透。

二是耐住性子孔子学琴,师从大音乐家师襄子。从熟练弹曲、掌握技法再到领会曲子当中的感情和意蕴,孔子始终都没有学习新的曲子,直到从曲中领悟出作者的为人是周文王,才肯做罢。

此时的师襄子离席拜了两拜,说:“我听我的老师说,这正是周文王所作的《文王操》啊。” 

此后,孔子有了一种特殊的能力,他不论学什么新曲子都能举一反三,娴熟自如地演奏,把乐感、韵律、意境很好地表达出来。

为了更好、更快地进步,我们往往会后退几步。孔子的这种“慢功夫”做足了,后面的快自然就来了。

《平凡的荣耀》中小白孙弈秋从实习的第一天开始,为了能留在公司,近乎处于一种“孙子”的状态,比别人忍受了更多的苦,背锅、担责、挨骂均被他扛了下来。 

在外人眼里,这简直就是一种窝囊,事实也的确是一种窝囊,但如果没有这种窝囊的谦虚,而与吴恪之这种火爆脾气PK,你来官气,我耍脾气,小孙估计活不过两集,更不会有后来的“老师教、学生学”这种良性互动,渐进成长的过程。

由此看来,要想慢,心先宽,下功夫学之前,必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低处,然后,才会呈现抛物线的渐进上升的状态。

三是不问回报。杨绛老人对于年轻人的学习问题,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与此相类似,职场当中,很多职场人,尤其是新入职的员工,一个最大的通病就是,工作没能完成多少,说说讲讲却不少。总是急于将个人的付出变成现实的利益,乃至白花花的银子。 

有想法很正常,但总将想法外露或者想法不实现,我就没办法,则是职场当中的大忌。

公司里有位前同事小吴,虽然工作刚满1年,但经常会出现干一段时间就总觉得这不满意那不满意,迷茫得不知所措,总觉得自己的付出理应受到相应的回报。 

于是,隔三差五便找领导谈谈提职或者加薪的事情,而当个人的想法未能实现时,便又想着换工作、换岗位,甚至换公司。

最终,不但个人的愿望未能实现,就连先前取得一些成绩,也因说说讲讲给抹杀了,越是急于得到,往往终究得不到。

《平凡的荣耀》中的孙弈秋和吴恪之,看到卑微又恪尽职守的他们,被迫当别人的垫脚石,看着自己心中的理想主义被现实打败,这类人通过自己对原则的坚持能否换来职场的逆袭? 

事实证明,不求回报的职场人,得到的往往都是好报。吴恪之创业成功,成为职场里最大的人生赢家,而孙弈秋也进入公司高层,完成了职场最华丽的蜕变和成长。

问收获,但问耕耘!天道酬勤。若是心有不甘,就从现在开始直面挑战。只有受得了职场旅途的暴风骤雨,才可能看得到职业的彩虹满天,拥抱得了平凡的荣耀。


作者:爱尚君,80后职场人士,坐标大连。一个致力于将内心想法诉诸笔端的文科男,理性,善思考,喜读书,爱运动,总认为写有价值的文章,如同烹制一份精神美食,唯愿你能亲自品尝。个人公众号“施说职场”(ID:sszc80061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猎场》居然是为财务人演的一场大戏?服气!
《猎场》居然是为财务人演的一场大戏?
想要逆袭,这就是捷径
岳云鹏 孙越相声《我要逆袭》小岳岳耍贱的功夫已经无人能及了
功夫没有捷径
值得珍藏的EXCEL动态教程,找到加薪的秘密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