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激发高中学段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研究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学困生的出现既有学生自身和家庭原因,也有学校和社会原因。学困生转化策略主要是:尊重学生,走进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与好奇心;激发学生潜能,消退习得性无助;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

【关键词】  新课改;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学困生”是学生们都想极力回避的一个词汇,它是相对于优等生而言的。学困生们的自我效能感极低且课堂上的听课效果很差,所以他们的学习成绩往往会暂时落后。

差不多每个学校都有学困生存在,因为他们的成绩不好,往往会被周围的人误认为是“坏孩子”,更有甚者,学困生自己的家长也不愿意去相信他们,相反还会刻意地在自家孩子面前赞扬别人家的孩子,这更会加重这些学困生们的失落感与自卑感,形成负面反馈。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面对这一严重的教育缺失,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三位一体地密切结合起来,发挥各自职能来更好地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一、问题提出

在新课改的引领下,我们应该先找出问题成因,再对症下药以更好地完成学困生的转化。在对学困生的问题现状分析中,我将从课堂参与度与作业完善度、习得性无助和自卑、自我控制能力及学习成绩这四点来着手分析。

1、课堂参与度与作业完善度

学困生们大都贪玩,他们崇尚所谓的“自由”,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身心发展不完善自控力较差。在课堂中,他们很难保持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听课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课堂吸收度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会很不好,课下写作业时急于完成可自己又不会,这就出现了应付的现象,如此种种必然会导致成绩不理想,这时如果再加上周围人的轻视,他们更是对自己的学习丧失了信心,进而形成更叛逆的心理,进而更加不愿学习,课上会更加不认真听讲,如此形成不良循环。

2、习得性无助和自卑

在学困生面对着于自己而言属于高难度的知识点时,又恰逢教师的教学方法使用得不够恰当,那该学生在努力过之后,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仍不理想,没有得到积极的反馈,会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屏障,削弱了之后的学习动力。或者是学困生或者其家长对自我的期望值寄予过高,当学生的进步暂时没办法达到这种期许,周围的人或者学生自己对自我的评价值就会降低,这份过高的期许对学生而言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压力包袱。本身就缺乏关爱,加之外界的批评,使得师生关系和家长关系渐渐紧张,学生会逐渐变得厌倦学习,缺乏兴趣,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生出自卑心理。

3、自我控制能力

诸多研究报告表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顺序性、互补性、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由于学生们所处的年龄阶段不一样,家庭环境和周边的社会小环境不一样,受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不一样,所以必然会导致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不尽然相同。这中间就不乏会出现一些自我控制力较弱的孩子,他们往往对周遭的各种事物都充满着好奇,极容易被种种因素所吸引,要孩子们心无旁骛的专心学习实为强人所难。因此我们无法苛求低年级的学生拥有成人般的强自制力,只能通过不断地提示和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意图去维持学生们对知识的注意力和兴趣。

4、学习成绩

有一些学生由于自身的家庭问题,比如家庭的经济条件较差,使得孩子无法拥有良好的安静的学习环境,使得孩子在家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有些父母无法对孩子进行辅导,而学校学习的知识点难度会随年级的升高而升高,这中间的任何知识脱节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导致学生后续学习的跟不上,进而使得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或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成绩变得越来越不理想。

二、成因分析

接下来我将从家庭、学校及社会三个方面来分析成因。

1、家庭成因

现下,有一些父母过度娇纵孩子,在孩子遇到任何问题时,都会凭借一己之力来为孩子解决,比如用金钱来解决问题,这就会给孩子造就通过钱可以解决一切的这种错误想法,之后孩子在面对出现的各种问题时也会试图推给家长让其为自己解决,而不是自己来想办法。

还有一些父母,他们总是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才是最好的,总喜欢刻意地把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做对比,从来看不到自己家孩子身上的闪光之处,这会强烈的削弱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这个年级原本该有的快乐,变得自卑而敏感。

另外一些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寄予了过高的期望,并且妄想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当年未能完成的理想,完全不顾孩子自己的想法,剥夺他的爱好和兴趣,一旦孩子偏离了预设的轨道,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便会“恨铁不成钢”的辱骂甚至体罚孩子。长此以往,孩子必然会产生强烈的恐惧和厌学心理,使得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2、学校成因

在一些学校和教师眼中,他们对学困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和执念,把学困生看做是教学的负担,是破坏校风校纪的存在,从心底里排斥他们,对学困生的转化缺乏耐心和关爱,不能及时的对学困生们谈心疏导,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甚至是彻底地将学困生们排除在外,加重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助。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大力提倡的当下,学校与教师的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妥当的,教师们应该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位学生,对学困生要多一些关爱和耐心,循循善诱,争取将学困生们引导到正确的学习之路上。

  1. 社会成因

当今社会,经济高度发达,人们已经初步进入小康时代,由注重饮食温饱变得开始更多注重精神温饱,越来越关注知识和成绩,并且将这种观念带到了家庭中,体现在了孩子身上。社会上的人们大都只认可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觉得只有学习好才可以拥有美好的未来,对学困生满眼是鄙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学困生自身的心理隐疾。

三、研究策略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是学生发展的三大主体,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我们只有将三者充分有效的结合起来才可以使学困生产生良好的三观,进而转化为优等生,重获自己的人格尊严。

1、尊重学生,走进学生

孟子说过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都是有尊严的,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不应该随意诋毁 ;其次家长、教师应该反思自己对待学困生的态度 ;最后应明确地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和谐的朋友关系,走进学生的内心,探索他们的需求,了解实际情况后通过心理疏导,换位思考等方式帮助学困生慢慢改善心理状态,培养他们健康良好的心理,树立信心,用诚挚的爱心去拥抱感化每一位学生。

2、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与好奇心

首先,要明确学困会生并不笨,他们只是暂时落后,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是学习的种子选手。不要用有色眼光去看待这些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要做到一视同仁 ;

其次要相信他们,以赏识教育为主,应多鼓励学困生,哪怕是点滴的进步也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与赞扬,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

最后在课堂中,教师语言应该生动有趣,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可通过微课堂,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同时通过适当多提问学困生简单问题,让其产生存在感,拥有自信,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与此同时,教师可在课下引导组织建立学习互助小组,安排优秀生帮助学困生,让学生教学生,实现互相监督,互助合作,提高学习效率。

3、激发学生潜能

学生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客观存在,是独立的人,具有各自身心发展的规律。他们是发展中的人,各有其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作为家长,应该以自己的孩子为豪 ;作为教师,应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因材施教。

“360 行,行行出状元”,家长与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全面发展,而轻视了

学生的特长,错过了个性发展。

4、消退习得性无助

由于教育者消极评价,学生自身多次失败以及不恰当归因风格的存在,学困生大体分为七类 :网络成瘾型、专业厌倦型、知识脱节型、动机缺失型、心理障碍型、方法不适型、事务缠身型。

对此,家长、教师及同学应该对学困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评价观念,以鼓励为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其次,可通过归因训练,引导学生拥有强烈的班级荣誉感,树立正确的归因观念 ;

另外,在引导学困生拥有正确的归因观念后,家长、学校应为其设计动态的生涯规划,帮助处于学业瓶颈期的同学修改、调整自身学习计划以度过各种学业

困难期 ;

最后,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学习榜样也是必不可少的。正是因为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榜样的存在,学生才可以增强自我约束力,改变自身学习观念,提高学习兴趣,认真学习。

5、政府扶持

社会有关部门应对学困生的转化进行扶持,积极倡导,通过讲座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境界,通过媒体将人人平等贯彻落实以让学困生获得他们应有的尊重,充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引领师范生参与教学实践,解决以各地域文化差异问题;

可与有关部门协商,带领学生们从课堂内、书本中走出来,参与校外实践活动,真正让其学以致用,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

同时加强经济扶持力度,让父母从繁忙的工作中脱身而出,多关心爱护、陪伴孩子,给予他们美好的童年生活。

四、总结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学困生转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虽然比较困难,但只要有家长、教师及社会其他人士有爱心,便相当于拿到了开启学生心灵枷锁的钥匙,能让其敞开心扉与人交流,逐步拥有自尊自信,实现自我发展及人生价值。

相信,在家长、教师及社会三方位结合的前提下,他们一定可以跨越学生生涯中一道道鸿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实现学习困难转化,全面提高自身修养,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本人简介:

宋磊,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参加工作以来,精于钻研,持之以恒,孜孜以求,追求卓越,爱生如子,待人以诚,乐于奉献,诲人不倦。

执教格言:

教育就是爱,我要把爱带给每位学生,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双手扶持千木茂,慈怀灌注万花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初中生“习得性无助”问题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来说说教师身上的习得性无助现象
妙招 | 面对“沉默是金”的学生,老师是这样做的……
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教师考编干货:记住这9个心理学效应,教综选择题不用怕!
学习宋欢给 “习得性无助”寻找一个出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