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啥同样的地,别人种的大蒜产量比你高?这些要点你肯定没掌握

有时候我们总是疑惑,明明种的同样的地,也没少下工夫。怎么自己的地产量就是上不去呢?

原来是你根本不了解大蒜需要啥。耐心阅读,掌握大蒜的生理特征,从此对症下药。

一、植物学特性

1.根

  • 浅,弦线根,无主根,根毛少,吸收力弱,分布在5~25cm土层,喜湿、喜肥
  • 播后一周内发生30条,而后根数增加减慢,快速伸长
  • 退母后再发新根
  • 采薹后不再增长,并开始衰亡

2.茎

(1)短缩茎(茎盘)

  • 前期柔嫩;
  • 蒜头长成后木栓化,形成盘踵,节间极短,生长点被叶鞘覆盖,不断分化叶原基
  • 低温通过春化后可以抽生花薹(蒜薹)

(2)假茎

  • 叶鞘包被幼叶
  • 蒜薹伸长前是主要的营养贮藏器官

(3)鳞茎

由茎盘、叶鞘和蒜瓣构成,蒜瓣由茎盘上侧芽(腋芽)发育而成。

(4)花茎

  • 花芽分化后从茎盘顶端抽生
  • 总苞内分化花的原始体和气生鳞茎,花与气生鳞茎相间排列。
  • 花器官退化,不形成种子

3.叶

  • 由叶片和叶鞘组成,互生
  • 叶鞘是营养临时贮器官,鳞茎膨大时叶鞘增粗,成熟时干缩

二、生育周期

春播90~100天,秋播220~240天

1.发芽期

播种~初生叶展开(7~15天)

生长中心:根和叶

2.幼苗期

初生叶展开~花芽分化

春播25天,秋播5~6个月

生长中心:根和叶

3.花芽、鳞芽分化期

从生长点出现花原体开始到分化结束(10天)

生长特点:

  • 叶片停止分化,生长点形成花原基,鳞芽形成
  • “退母”,老叶“黄尖”
  • 退母——种瓣内营养物质由于供应幼苗生长逐渐消耗殆尽,种瓣干缩成膜状(4月中旬)
  • 大蒜黄尖——退母期间,由于花芽、鳞芽同时分化,营养供应不良造成叶片干尖

4.蒜薹伸长区

花芽分化结束~采收蒜薹(30天)

生长特点

  • 叶片生长旺盛,叶面积达到最大;
  • 蒜薹迅速伸长;
  • 鳞茎开始膨大,但速度较慢。

管理重点

  • 加强肥水管理
  • 及时采收蒜薹

5.鳞茎膨大期

鳞芽分化结束~蒜头收获(50~60天)

(1)生长特点

前30天蒜头生长慢,蒜薹收获后,鳞芽迅速膨大。

叶片养分逐渐转移,枯黄变软。

(2)管理重点

加强肥水,保持叶片旺盛,促进养分转移。

6.休眠期

采收蒜头到蒜瓣萌芽,生理休眠。

早熟60~75天,晚熟35~45天。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 喜冷凉,3~5℃即可萌芽,适温12~25℃。
  • 0~3℃停止生长,越冬期可耐-10℃。
  • 幼苗期:12~15℃
  • 花芽分化:10℃以上
  • 蒜薹伸长期:12~18℃
  • 鳞茎形成期:15~20℃,高于23~25℃鳞芽休眠

2.光照

中光,长日(抽薹和鳞茎膨大的必要条件)

3.水分

  • 耐旱的叶形和喜湿的根系,对水分很敏感。
  • 空气湿度:45~55%
  • 播种后:土壤湿润,以利于出苗
  • 苗期控水:避免提前退母
  • 抽薹期和鳞茎膨大期:要求土壤湿度大

4.土壤营养

不严格,土层肥沃的沙壤土最好

生产1000kg鳞茎需吸收 氮 14.8 kg、磷3.5 kg,钾13.4 kg,氮、磷、钾比例为4.2:1:3.8。

pH 5.5~6,对盐碱敏感

四、蒜薹与鳞茎形成

1.花芽分化与蒜薹形成

条件:低温、长日。

鳞茎贮藏期或幼苗期通过春化(0~4℃,30~40天)→生长点转化(营养→生殖)→长日照、温暖(13h,12~18℃)→蒜薹伸长。

花芽分化到采收需40~45天

座脐(花轴1cm)→露尾→露苞→打钩(采收)

不形成种子的原因:

蒜薹伸长时鳞茎也开始膨大,营养物质大部分(99%)输送到鳞茎,性细胞呈“饥饿”状态,使花器官发育中断而死亡。

2.鳞芽分化与鳞茎的形成

(1)条件

较高温(20℃)、长日(13h)

(2)影响鳞茎大小的因素

  • 鳞芽数量
  • 鳞芽重量
  • 蒜薹采收时间
  • 鳞芽的分化顺序是由外向里,故外层鳞芽大

注:鳞芽的分化和形成不受播种的影响,无论春播或秋播,只需满足长日和较高的温度。

3.花芽、鳞芽分化与蒜苔、鳞茎形成的关系

  • 鳞芽分化(分瓣):营养生长,需有一定物质积累
  • 花芽分化(抽薹):生殖生长,低温是必要条件

注:

只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无论是否通过春化,均可分瓣。

未经低温春化,即使有物质基础,也不抽薹。

既未满足抽薹所需低温条件,也缺乏足够的营养供给鳞芽分化,不抽薹,且易形成独头蒜。

4.独头蒜形成的原因

内因

缺乏营养,鳞芽未能分化,外层叶鞘养分向最内层鳞片转移,使内层鳞片变得特别肥厚。

外因

  • 种瓣太小
  • 土壤贫瘠
  • 密度过大
  • 肥水不足
  • 播种过晚

五、种性退化与提纯复壮

1.表现

植株矮小,假茎细弱,蒜瓣小,独头蒜数量增加,产量逐年下降

2.原因

内因

  • 无性繁殖,不论繁殖多少代,依然是同一世代。
  • 衰老,生活力下降

外因

  • 土壤贫瘠
  • 高度密植
  • 采薹过晚
  • 假茎损伤
  • 选种不严

3.复壮措施

  • 异地换种
  • 气生鳞茎繁殖
  • 改善栽培条件
  • 严格选种
  • 适当稀植
  • 加强肥水管理
  • 茎尖脱毒

六、二次生长

1.概念

大蒜初级植株叶腋中分化的鳞芽或气生鳞芽因延迟进入休眠而继续分化和生长叶片,形成次生植株,甚至产生次数蒜薹和次级鳞茎的现象。

2.二次生长的类型

外层型

发生在初生植株外层叶腋处

内层型

发生在初级鳞茎的鳞芽上

气生鳞茎型

发生在初级植株气生鳞茎鳞芽上。

3.发生原因

内因:

  • 品种:大瓣种易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
  • 植株长势:长势旺,易发生

外因:

  • 蒜种贮藏时低温高湿
  • 蒜种大
  • 土壤湿度大
  • 大肥大水和偏施氮肥

4.防止途径

  • 选种
  • 蒜种贮藏温度:20℃以上,湿度75%以下
  • 严格播期 秋:9月下旬~10月上旬;春:3月上中旬
  • 不宜用过大的蒜瓣播种
  • 合理密植:白皮16X10cm,红皮10×8cm
  • 肥水适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蒜生育周期》 www.wenku1.com
大蒜和蒜薹为主的大蒜如何管理
大蒜生长周期
蒜的类型及常用品种
如何给大蒜浇二水,有什么讲究吗?
【技术】要想大蒜长得好,浇水、施肥有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