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脏起搏心电图-概念与基础


资料来源:365医学网


一、概  念 
人工心脏起搏是用低能量直流电脉冲规律性地刺激心脏(暂时或永久),以治疗严重心动过缓、特殊心动过速、部分心肌疾病并可预防由此引起的各种严重心律失常,简称“心脏起搏”。直流电脉冲发生器称为“心脏起搏器”。 


二、临床意义 
1958年世界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已过多半个世纪,拯救了无数的心脏病患者。它的临床应用是医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时至今日,心脏起搏的部位从当初的单腔心室,发展到双腔、三腔乃至四腔的多心腔、多部位。起搏模式也从单腔固定频率的心室起搏(VOO)模式,发展到今天的多参数、自动化多功能、多模式。  


三、NBG起搏模式代码简表
 1.起搏部位  2.感知部位  3.感知方式   4.特殊功能
A 心 房       心 房      抑制或触发   P-简单程控
V 心 室       心 室      抑制或触发   M-多参数
D 心房+心室 心房+心室    抑制+触发    R-频率适应
O  无           无          无            无
1. 代表起搏部位(第一个字母)
2. 代表感知部位(第二个字母)
3. 代表感知方式(第三个字母)
4. 代表特殊功能(第四个字母)
A=心房,V=心室,D=双(两个、两种),O=无,I=抑制,T=触发,R=反应(应答)
举例:
DDD=双腔起搏、双腔感知、两种感知方式
V V I R=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抑制型感知、频率响应
AOO=心房起搏、无感知功能
提示:起搏器(部位) ≠ 起搏模式(即“DDD起搏器”之说不正确)


四、常用起搏参数
起搏模式(DDDR,AAI,VOO)
起搏频率(基础频率、上限频率、跟踪频率)
起搏电压:起搏器发出脉冲的电压值(V)
脉冲宽度:起搏器发出脉冲的时间(ms)
感知灵敏度:起搏器对心电信号的感知能力
房室间期(PAV,SAV,Serach AV)
不应期:与人类心脏相似
模式转换:发生快速心房事件后停止跟踪模式
频率响应:模拟窦房结功能
起搏阈值管理,等


1. 常用起搏模式
  VVI(AAI)模式
在VVI(AAI)模式,如果没有自主心律,起搏器将在低限频率起搏。如果自主心搏频率超过低限起搏频率,起搏器将被暂时抑制。


DDD模式
心室输出同步于感知的心房事件,房室均有起搏与感知功能。无自主心率时,起搏器在低限频率起搏房、室。心房起搏事件启动PAV间期,PAV间期结束后心室起搏,并启动VA间期。非不应期感知的心房事件启动SAV间期,SAV间期结束启动心室起搏。
DDD模式的4种心电现象示意图
 APVP(房室顺序起搏)

 

 ASVP(房感知室起搏)

 

 APVS(房起搏室感知)

 

 ASVS(房室全部感知

 

  DDDR模式 
心室输出同步于感知的心房事件或感知器驱动的心房起搏。房室均有起搏与感知功能。当自主心搏时,起搏器以固有感知器频率起搏房室。心房起搏事件启动PAV间期,在PAV末启动心室起搏,继而启动室房间期。


DDI模式 
在此模式下,LR:规定了在没有自身事件时,心房和心室以低限频率起搏。 
PAV:当出现AP时,心室脉冲在规定的PAV末发放。无SAV。
临床意义:发生快速心房率时,心室不跟踪心房,保证低限频率起搏。具备心房、心室感知功能,防止竞争性起搏。
DDI模式的4种心电现象示意图


 VDD模式
在VDD模式,感知心房事件后心室跟踪心房起搏。双腔感知但心房不起搏。在无感知情况下,起搏器在低限频率起搏心室。


VDD:LR = 60 ppmUTR = 120 ppm 自发心房活动 = 700 ms (85 ppm)


2. 起搏频率
· 下限起搏频率(基础起搏频率):无感知状态下的最低起搏频率。


· 上限跟踪起搏频率(UTR):
在DDD、VDD模式下,心房感知后的最大心室跟踪频率。即SAV间期结束后上限跟踪频率间期内的心室起搏事件。
· 上限感知器起搏频率(USR):
在频率应答模式下,患者运动、特别是剧烈运动时, USR可提供一个感知器指示频率的最高限制。在DDDR以及AAIR、VVIR模式下,USR可以高于、低于或等于上限跟踪频率。


 3. 输出能量

·  起搏电压:输出电压、电池电压(V)
·  起搏脉宽:直流矩形波(ms)
·  U2Ⅹt=J


4. 感知灵敏度
· 是起搏器对心电信号(或其他电信号)的敏感性。数值大-敏感性低,反之相反。
· 起搏电极的极性影响敏感性和感知范围。


5. AV间期

 · 起搏房室间期(PAV)
PAV是心房起搏到心室起搏之间的持续时间。在双腔起搏模式下(不包括VDD模式),如果没有被心室感知事件抑制,心室起搏将在PAV间期结束之后发生。
· 感知房室间期(SAV)
SAV是从感知到的心房事件至心室起搏事件之间的持续时间。在DDDR、DDD及VDD模式下,如果没有被心室感知事件干扰,心室起搏将在SAV间期结束之后发生。
· 自动调节房室间期(Search AV)
Search AV的特点是给医师提供检测、反馈病人的房室传导情况。通过调节房室间期与患者固有房室间期保持一致,鼓励自主房室传导,起搏器可模拟生理状态及促进快速心房率的跟随。


6. 起搏不应期
· 心室不应期(VRP)

可防止感知T波或室早,在双腔和心室单腔模式下,当由起搏、感知和不应期感知到心室事件后产生VRP。
VRP的第1部分是不可程控的心室空白期(VBP),在起搏、感知和不应期感知到心室事件后心室不能再被感知,动态变化在50 ~ 100ms。在双腔模式下,VBP为心室无感知期,可防止潜在的交叉感知事件。 
· 心房不应期(ARP) 
可防止由于远场R波感知和干扰而心房无起搏。在单腔心房起搏模式下,心房不应期发生在起搏、感知和不应感知心房事件后。心房不应期的第1部分是心房空白期,使心房在起搏、感知和不应感知心房事件后不能感知。 
  空白期 
相当于人类的绝对不应期,起搏器“看不见”任何活动,用来防止过感知起搏(参见上图)。 
7. 模式转换功能(Mode Switch) 
此功能在DDDR/DDD/VDD模式下可防止跟踪快速性心房事件。当出现不适当的快速心房率时,起搏器从心房跟踪模式(DDDR/DDD或VDD)转到非心房跟踪模式(DDIR/VDIR),直到快速心房事件终止。 


五、心脏起搏心电图及其特点
起搏心电图有以下4个特点:

①起搏时,每个心脏除极波(P波或QRS波)前均有一个脉冲钉信号;

②感知时,在P波或QRS波出现后规定的时间内不出现脉冲信号(单腔);

③无论是起搏还是感知,起搏脉冲应按设定周期规律出现;

④磁铁可改变起搏频率。


1. 单腔起搏心电图


2. 双腔起搏心电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志毅:心脏起搏心电图--概念与基础
第二届梵华杯心电知识竞赛第四组试题解析
八仙聊起搏-每周试题(三十二)解析
起搏器AV间期
何方田老师起搏心电图讲座之六 解读双腔起搏器的计时周期、起搏模式及基本功能
心脏起搏器起搏模式与计时间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