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们对农药存在着错误的认知——存在着“七大误区”(看看吧)

 农药,根据美国环保署的定义,是指任何能够预防、摧毁、驱逐、或减轻害虫的物质或混合物。“害虫”通常指与人类竞争食物,破坏财产,散播疾病或造成困扰的生命体,包括昆虫、植物病原体、杂草、软体动物、鸟类、哺乳类、鱼类、线虫类(蛔虫)及微生物。许多农药对人体是有毒的。农药可以是化学物质,生物(如病毒或细菌),杀菌剂,抗感染剂,或者是任何能够对抗害虫的手段。
然而,老百姓对农药的认知存在着“七大误区”总结如下:
误区一:农药都是有害的化合物。
专家观点:农药登记是严格管理的,一个化合物要经过毒理学、药效、残留和环境影响等一系列试验,符合条件方能取得在相应的作物上防治相应病害的农药登记。对人、畜、天敌和环境有害的化合物是拒绝登记的。简而言之,能成为农药的化合物都是安全的。
误区二:农药都是剧毒的。
专家观点:除了少量高毒农药暂时没有替代品种,绝大多数剧毒和高毒农药均已禁用。现在销售和使用的绝大多数是中等毒性和低毒的农药。
误区三: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是不安全的。
 专家观点:评价农产品是否安全的标准不在于有没有用农药,而是农药使用是否规范、残留是否在允许范围。降低农药残留最有效的办法是注重'安全间隔期'。'安全间隔期'是指农作物最后一次施药至收获前,喷药后的作物应达到安全间隔期才能采收上市。水稻、小麦等安全间隔期多在15~30天,而常见蔬菜水果是7~15天,韭菜需10~15天。
 误区四:隔三天喷一次药,我就不信防不住。
专家观点:病虫害的发生都有其规律性,只有达到了防治指标并掌握最佳防治时机用药,才能既节省成本,又能达到最理想的防治效果。如达到防治指标就不必用药剂防治,以减少用药次数,降低防治成本,降低病虫对药剂    产生抗性的风险,延长药剂使用寿命。
误区五:这个药剂效果好,我每次喷药都要用。
 专家观点:这是对病虫的抗药性缺乏认识。某种农药效果好就长期使用或连续使用,从而造成病虫产生抗药性,结果药量越大,病虫抗性越高,造成恶性循环。每种药剂均推荐在一季或一年内使用一定的次数,通常在标签上有注明,目的就是为了延缓病虫的抗药性。
误区六:能打死虫就行了,不管它正规不正规。
 专家观点:这是典型的盲目性用药。市场上的农药种类较多,其中还有一部分'三证'不全及假冒伪劣的农药,没有经过正式登记,甚至含有隐性成分,药效、残留、毒性、使用方法等均无法了解。虽然有些药剂效果看起来很好,但可能会出现农药残留超标、造成药害、对天敌伤害大、污染水源等问题。这些不正规产品多是一些山寨产品,经常改头换面或者赚一笔就收手,出问题无法追踪来源。
误区七:不管是什么,总之有虫就打,有病就打,一定要全部打干净。
专家观点:这是典型的随便型认识。对农药认识不足,总以为农药杀虫把全部虫子都杀了,效果就是最好的。其实,当害虫较少,而天敌较多时,可不喷药;害虫较多,非喷药不可的,尽可能用高效低毒、对天敌影响不大的农药。滥用农药会伤害天敌。特别是果园,如果天敌没有了,下一波虫害会更猖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公害水果生产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133. 洋葱无公害生产上,怎样提高农药的防病治虫效果?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汇总
食品安全专题(十一)农药残留的相关途经和指标及注意方面
茶园病虫生态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科学使用农药的基本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