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云为何超越不了李嘉诚,看看李嘉诚与包玉刚40年前这一战就知道

今年可以说是阿里巴巴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台阶,阿里巴巴18周年,市值突破4500亿美金,马云身家接近400亿大关,蚂蚁金服上市在即。这些消息都让马云一再成为人们的焦点。

马云是如今互联网企业家的优秀代表,可以说马云就是代表新经济模式的人物。今年一年关于马云是否取代李嘉诚成为了华商新的代表人物一直在讨论。

马云曾经说过今天这个时代诞生不了第二个李嘉诚,确实李嘉诚是香港大时代的见证者也是创造者。

许多年轻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李嘉诚在华人商界中能取得这么高的地位。李嘉诚出生于1928年,今年已经89岁了,虽然还是精神奕奕,但是毕竟从98年以后他就处于幕后的状态。

李嘉诚从60年代开始已经是香港有名的富豪,到了70年代通过了一个著名的商战奠定了他在香港甚至整个华人界的地位。也可以说这一战让李嘉诚的历史地位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香港地处中国华南地区,珠江口以东,南海沿岸,北接广东省深圳市,西接珠江,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珠海市以及中山市隔着珠江口相望。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全境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管辖陆地总面积1104.32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末,总人口约726.4万人,人口密度居全世界第三。

因为曾经的鸦片战争,香港从1842年开始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香港的真正发展是从二战以后,但是香港因为特殊的政治形态跟地理位置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到了70年代香港已经成为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不过在70年代之前,因为是英国殖民地的关系,当时华商在香港的地位非常低,大部分优秀的公司都是英商的资产。

60年代开始李嘉诚已经通过房地产成为了香港炙手可热的新秀企业家。70年代开始李嘉诚决心要帮华商打一场翻身战,而这一战的目标就是百年英资怡和洋行的九龙仓。

九龙仓的产业包括九龙尖沙咀、新界、港岛上的大部分码头、仓库,还拥有酒店、大厦、有轨电车等优质产业。,现在拥有九龙仓集团公司的会德丰每年仅仅通过九龙仓就可以获得90亿元的租金收入,可以说九龙仓一直就是香港一只会下金蛋的金鸡。

不过在70年代九龙仓却是属于怡和系的,是一家百年历史的英资公司。怡和曾经是香港四大洋行之首,实力可想而知。不过当时作为英资的怡和系对中国府却心存芥蒂,在“九七过渡”问题上始终抱有悲观态度,改而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在香港的势力范围日渐衰微。

这样就给了当时的华商留下了机会,李嘉诚从1977年开始在暗处大量吸收九龙仓的股票。当时九龙仓的市值不过14亿元,但是九龙仓拥有香港许多繁华地段,按市值计算,九龙仓的资产以及达到了50亿元。经过充分论证之后,李嘉诚不动声色,买下约2000万股散户持有的九仓股。

李嘉诚当时收到线报,得知九龙仓的股权架构,当时怡和控股置地,置地控股九龙仓,香港置地实际拥有九龙仓不到20%的股权。经过测算,李嘉诚持有的九龙仓股份约占到九龙仓总股数的20%,这意味着,目前九龙仓的最大股东将不是怡和系的凯瑟克家族,而是李嘉诚。

不过到了1978年3月,市场开始发现了有大户在趁低买入九龙仓,一时间炒家跟散户都蜂拥而至,九龙仓股价急速窜到每股46元的历史最高水平。

当时李嘉诚持用的九龙仓股票还不足2000万股,但是要获得51%的绝对控股权,避免被反收购,46元的市价,已经非他财力所能及了。不过慌乱之中,九龙仓老板的反收购也不太成功,他们储备的现金也不足。这个时候汇丰的掌门人沈弼亲自出马斡旋,奉劝李嘉诚放弃收购九龙仓。李嘉诚审时度势,认为不宜同时树立怡和、汇丰两个强敌,日后长江实业的发展,还期望获得汇丰的支持。

当时李嘉诚拥有九龙仓20%的股份,怡和一方增持之后,李嘉诚是否能成九龙仓的大股东谁也说不定。表面上看起来,李嘉诚似乎已经败上阵来,华商又一次输给了英商。不过绝处出智勇,李嘉诚不会这么轻易就被击败的。

李嘉诚退出之后,各路豪强都盯上九龙仓这块肥肉。其中就包括当时名震世界的著名爱国商人世界船王包玉刚。包玉刚在当时香港的声望跟实力都非李嘉诚能比,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让这个世界船王开始有了减船登陆的想法。

当时九龙仓码头迁址,新建的码头气势更宏伟、设备更现代化。执世界航运业之牛耳的船王包玉刚,何尝不愿拥有与其航运相配套的业务。在华人商界,论实力,论与银行业的关系,能与怡和抗衡的,非包玉刚莫属。

1978年8月底的一天下午,两位华商俊杰在中环的文华酒店一间幽静的雅阁会晤。一位是具有学者风范的未来地王李嘉诚,另一位是洋溢着海派作风的登陆船王包玉刚。见面的地点文华酒店正是怡和旗下的产业。

李嘉诚当时相出了一个惊人的计划,他将手中1000万股九龙仓股票以低于市价20%的价格转让给包玉刚,包玉刚加上原有的九龙仓股票将成为九龙仓的第一大股东,从而可以跟怡和公开竞购九龙仓。李嘉诚则通过转让九龙仓的股票获利3亿多元,并且通过包玉刚搭线从汇丰银行获得和记黄埔9000万股股票。这样一来九龙仓的主人变成了包玉刚,另外一家英资公司和记黄埔的主人则变成了李嘉诚。

这场被后来奉为传奇的“联手”,直接导演九龙仓从一家英资巨擘变为船王的家族企业,又间接促成了李超人成功吞并另一家英资巨擘“和记黄浦”,使得英资在香港的势力格局渐成溃败之势。仅从这一点而言,“九龙仓一役”可谓香港经济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场战役可以说是华商在香港对于英商全面反击的开始,也奠定如今华人商界两大巨富家族,包玉刚跟他的女婿吴光正家族,还有华人首富李嘉诚家族。

看到这一场战役,你就明白为什么马云至今还是很难超越李嘉诚。李嘉诚在那个年代商场如战场,他们的生意不仅是关系自己的财富,更是关系国家的优质资产的流失。相反看看今天中国清一色的互联网公司,背后的大股东都是外国人。如今阿里巴巴虽然市值超过4500亿美金,每年在中国获利数百亿元,名义上马云是其控制人,但是最大股东却是日本软银跟美国雅虎。

我想如果当年那些充满血性的华人企业家还在的话,这种优质公司流失的事情,一定是不会发生的。通过这两件事情的简单对比,你就知道,为什么即使马云财富超越了李嘉诚,但是在声望上还是不能与李嘉诚比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包玉刚与李嘉诚的世纪交易
香港兴衰:一战九龙仓
香港最著名并购商战 | 船王入主九龙仓给万科之争的借鉴
这家公司100多年前贩卖鸦片来中国,后来被李嘉诚包玉刚联手击败
道安早课:做人,要懂得退让!
最顶级的商战:汇丰的亚洲情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