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美亲子农业混搭6模式

伴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国家对休闲旅游发展利好政策的引导、2.5天休假等制度的制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落实,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对孩子旅游教育的投入,公开数据显示,中国亲子游市场交易规模在2018年将达到近500亿元。


亲子农业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开发,具有引导城市家庭体验乡村氛围和田园生活的功能,作为亲子游的形式之一,因为更加亲近自然,而备受城市居民的青睐。


木头做的跷跷板、木马、滑梯、马车;藤条编成的秋千座椅;树丛里的山羊、鸡鸭、猫狗;童话故事里的乐园......亲子农场的魅力就是让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自然和谐,释放童真天性。教室由传统的室内变成郁郁葱葱的森林,通过各种亲子活动和互动模式观察动植物、做游戏、爬树、画画、为小动物安家,想休憩的时候就直接躺到童话树屋里吧。

 

以下是欧美亲子农业发展的几种典型模式,他山之石,值得借鉴。

1.家庭小菜园——亲子开心农场


亲子农业伴随着休闲农业而产生,在经历了观光采摘、操作体验,休闲度假三个阶段之后,目前在欧美和我国发达城市休闲农业己经进入发展的最高阶段——租赁阶段,以亲子开心农场为代表的市民农园模式是农业租赁经济最具代表性的产物。

 

通过这种租赁模式,城市儿童可以和父母一起体验农业生产、经营以及收获的过程,享受农耕生活的乐趣。在德国,拥有或租赁一小块自由的土地,已成为继汽车、住房之后一种新的财富象征。

2.森林幼儿园模式——自然教育法


在德国,盛行面对3-6岁的幼儿园小孩完全户外的“自然教育法”,被称为“森林幼儿园”。传统的教室被葱郁的森林取代,孩子们整日在户外活动。目前德国已有超过1500个森林幼儿园,并逐步向英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扩展。

 

3.融合发展模式——“绿色假期”


现代农业与教育、旅游、生态等融合发展模式。意大利农业旅游是旅游业中一支新兴的生力军,称作“绿色假期”,与现代化的农业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新型生态环境及其他社会文化现象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综合性项目,使得整个农村成为一个“寓教于农”的“生态教育农业园”。

 

4.乡村博物馆模式——历史大课堂


乡村博物馆是城市人缅怀乡村生活、农村当地人追忆往昔生活的场所,往往以一个特色突出的村寨为载体,通过静态的设施展示和动态的生活展示满足参观者猎奇的心理。

 

它们全部模仿百年前的方式建造,陈列各种老式农宅建筑、农耕作业方式及农家生活景象,让游客体验农业生产与农家生活的变迁过程。馆园内农业生产不使用现代设施,以畜力或人力耕种,用农场的树木制作木炭。对于儿童来说,乡村博物馆是了解乡村生活变迁、区域历史沿革的体验基地;对于父母来说,可以在这里追忆历史,给孩子讲授历史知识。

 

5.乡村休闲娱乐模式


欧美亲子农业中,通过乡土化的休闲体验和趣味性的乡村娱乐活动,为消费者提供简单、有趣的乡村生活体验。在环境营造上,追求原汁原味,注重对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尽一切可能将旅游对自然景观的影响降至最低。在交通工具上,以步行为主,拖拉机、观光马车、小火车、自行车等是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在产品设计上,以简单化、原生态和趣味性为主,玉米迷宫、稻草堆、小猪赛跑、牧羊犬赶羊等都是受人青睐的亲子产品。

 

6.农业创意节庆模式


在美国农业节庆中,有南瓜节、草莓节、樱桃节等创意节庆活动。在美国很多地区都有草莓节,北卡罗来纳州草莓节、田纳西州草莓节、加州草莓节、佛罗里达草莓节等农业节庆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包括草莓采摘品尝、副产品加工制作、草莓女士选举等,还专门针对儿童和残疾人设计了众多娱乐项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亲子农业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
【休闲农业】欧美有哪些亲子农业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当农业遇上亲子游,探索六大亲子农场经典模式
“耕育体验”促进青少年研学与亲子生态教育
这3点聊透了一件事:农庄到底该怎么干?
50万人排队赏猪,国外亲子农场如何玩成全民打卡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