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大引领性技术之——苹果免套袋生产核心技术:病虫害防控和果实外观品质提升

苹果免套袋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Great News

2020.07       

2020年7月15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发布了2020年农业农村部10 大引领性技术(名单如下)。这是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的引领性技术集成示范工作,每年发布10项关于绿色增产、节本增效、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引领性技术。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天平湖苹果免套袋示范基地

2020年农业农村部引领性技术名单 (技术名称、牵头单位)

1.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技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

2.苹果免套袋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3.蔬菜规模化生产人机智能协作技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4.北斗导航支持下的智慧麦作技术:南京农业大学

5.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

6.棉花采摘及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

7.生猪精准繁育生态养殖技术:全国畜牧总站

8.“集装箱+生态池塘”高效养殖与尾水高效处理技术: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9.“零排放”圈养绿色高效养殖技术:华中农业大学

10.秸秆炭基肥利用增效技术: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山东荣成地区苹果免套袋栽培结果情况(2017.11.17)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牵头,山东园艺学会理事长、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金政创新团队经过多年技术攻关研发的苹果免套袋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入选该名单,说明了免套袋栽培技术是苹果生产的必然方向,未来将会大面积推广。

苹果免套袋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流程图

该技术通过建立以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为先导,农业、生物、物理防控为核心,配套精准药剂防控的技术体系,有效降低虫果率和病果率,提升果实内外观品质。其中,免套袋栽培关键是做好病虫害防控和果实外观品质提升工作,其他管理工作与套袋栽培基本一致,下面主要介绍苹果免套袋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中的这两大关键点。

三“虫”两“病”|防控技术

苹果免套袋栽培,主要是预防病虫害对果实的侵染,针对主要病虫害——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棉铃虫、轮纹病、炭疽病提出防控措施。

桃小

食心虫

果园清理    在桃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羽化前,以树干基部为中心,将半径1m以内用宽幅地布覆盖,防止越冬代成虫飞出产卵。幼虫出土和脱果前,清除树盘内的杂草及其它杂物,整平地面;在第1代幼虫脱果前,及时摘除虫果,并带出果园集中处理。

桃小后期危害状>>>

<<<桃小初期危害状

性信息素诱杀    预测预报,采用性诱芯诱集雄蛾的方法进行预测,诱捕器为水盆式诱捕器,在水盆上方中心位置悬挂1个性信息素诱芯。将诱捕器悬挂在树上背阴处、距地面高1.5~2m的树枝上,每个果园在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放置1个,每天早上检查所诱到的蛾数,预测成虫盛发期。性诱剂诱杀,利用桃小食心虫雌性性诱剂诱杀雄成虫。将三角形诱捕器悬挂在果园阴面开阔处,诱芯放在诱捕器内的粘板上,发挥诱杀雄虫的作用。每 666.7m²果园平均放置 5~6 个,悬挂高度2~2.5m或树体离地2/3高处,诱芯每隔2月更换1次。

药剂防治    根据性诱剂诱集结果,在桃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前(越冬代和第1代分别为6月下旬和8月中旬)和高峰期(越冬代和第1代分别为7月上旬和8月下旬~9月上旬)常规施药4次,轮换施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4.5%高效氯氰菊酯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剂型以微乳剂为主)和双酰胺类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四唑虫酰胺悬浮剂),施药间隔期10~14天。

梨小

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防控主要采取性信息素迷向结合常规药剂规模化防控。

预测预报    采用性诱芯诱集雄蛾预测,诱捕器为水盆式诱捕器,水盆上方中心处悬挂1个信息素诱芯。将诱捕器悬挂在树上背阴处、距地面高1.5~2m的树枝上,每个果园在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放置1个,每天早上检查诱到的蛾数,预测成虫盛发期。

性信息素迷向法    根据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集结果,在梨小食心虫成虫第1代前(5月中上旬)和第2代(6月中下旬)羽化高峰前,释放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丝0.24g/条或迷向胶条0.2g/条,每666.7m²挂22~33根)。将梨小食心虫迷向丝或迷向胶条吊挂于树体距地面2/3高处。

药剂防治    根据梨小性诱剂诱集结果,在梨小食心虫第3代和第4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喷施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甲维盐水剂等。

棉铃虫

棉铃虫幼虫主要是在幼果膨大期危害果实,蛀果孔大且浅,与桃小食心虫脱果孔小及直达果核有明显区别。其成虫较大,三角形诱捕器通常无法通过粘板黏住目标害虫,可选用水盆式诱捕器诱捕。常规杀虫剂如灭幼脲、虫酰肼等防治效果较好。

轮纹病

清除初侵染源    冬季刮除树上粗皮,集中烧毁,并用90%以上的硫酸铜溶液100倍液涂抹消毒;早春果树发芽前喷1~2°Be石硫合剂,可铲除树体上的越冬菌源。

药剂防治    一般从苹果落花后开始直到9月,结合防治其它病害,每隔15天左右喷药1次。常用药剂有1∶2∶240倍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25%戊唑醇水乳剂1500倍液。幼果期温度低、湿度大时,不要使用铜制剂,以免产生锈果。

炭疽病

清洁果园,减少菌源    冬季清除病僵果,结合修剪去除枯枝、病虫枝,并刮除病树皮,以减少侵染源。初期发现病果要及时摘除,防止扩大蔓延。

喷药保护    从幼果期开始到9月,每隔15天左右喷1次药。常用药剂有1∶2∶200波尔多液,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9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900倍液等。

果实着色技术

优化提升

合理喷施叶面肥。应用硅钙为主的多元素复合叶面肥。喷施浓度500~800倍液,花脱落后开始喷第1次(一般在果实形成小胚胎后首次喷施),间隔20~30天喷1次。每株树用药液2.5~3.0kg,每666.7m²用药液165~200kg。

控制枝量。666.7m²成龄乔砧大树园控制枝量4.5~5.5万个,现代矮砧模式园控制枝量2~4万个。

夏季修剪。生长季(7~8月)及时剪去背上徒长枝、密生枝、重叠枝等,以改善树冠内膛光照条件。

摘叶、转果、垫果。采收前1个月,分2~3次适当摘除果实周围的遮光叶片。第1次摘叶后开始转果,9~10天后第2次转果;利用胶贴把果面靠近树枝的部位垫好,防止果面磨伤。

铺反光膜。采收前1个月左右在树冠下部铺设反光膜,促进果实萼端部位着色。

山东栖霞红富士免套袋栽培结果情况(2018.11.22)

经多年在主产区生产中试和规模化示范,苹果免套袋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省工省力、节本增效效果明显,每666.7m²节省人工成本65%左右,节省纸袋成本约1500元,新增纯收益3600元以上。在烟台地区,测评验收结果发现,不套袋果果面光洁度与套袋果无差异,风味浓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6%,比套袋果高2.5%;病果率1.4%,虫果率0.9%,优质果率92.6%。

在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天平湖基地验收结果显示,不套袋与套袋果相比,果实表面光洁度高2.98%,不套袋平均单果重179.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42%,分别比套袋果高1.02%和2.73%;病果率2.83%,虫果率2.98%。

山东莱州琅琊岭免套袋栽培结果情况(2017.10.14)

当前,果园生产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日趋凸显,纸袋成本也一路上涨,免套袋栽培技术能有效降低用工量,减轻劳动强度,生产出高品质果品,这为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引领技术和示范模式,对农民增收致富、产业提质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作者: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薛晓敏、翟浩、王金政,文中照片由薛晓敏和翟浩提供,感谢科技信息研究室对本文的大力支持。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正文前注明来源《落叶果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苹果必须套袋吗?客观分析:为什么套,为什么又不套?怎么做到不套?
苹果桃小食心虫和叶螨危害严重,掌握科学防治技术,避免损失
免套袋条件下苹果重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控要点|病虫防控|全国苹果病虫害防控协作网
李保华等:基于生态管理的山东苹果无袋栽培“依历按需用药”病虫害综合防控方案
苹果病虫害发生特征与防治策略
桃园9月份病虫害防治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