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今影视公司的悲哀:知道内容为王,却做不出称王的内容

前几日,编剧圈里的“批评家”汪海林老师在一次公开演讲的时候提到:现在中国的影视圈里流行一种类似电商思维的制作思路,即要做“男频”、“女频”、“90后群体”等类别的影视作品。而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在仔细的研究观众,却很少有人真正研究创作本身。

诚然,在当前大数据背景和市场导向的双重作用下,各个影视公司为了让自己的作品具有更高的商业价值,会更多的去考虑为他们买单的“上帝”们更想看到的是什么内容的作品。但更多的事实也让我们发现,最终获得收益,获得好口碑的影视作品都是引起全国观众观影的普世作品,如《我不是药神》、《人民的名义》等。

于是后来又出现了一个词,叫“破圈”。在起初为自己的作品设置了很多条条框框后,又希望最终能突破自己主打的受众群体。这听上去本身逻辑就不太成立。况且很多公司企图破圈的方式是:启用流量明星、加大宣传力度、各种打折降价活动……种种的举措分明是把影视作品当成商品去销售,这种作用下即使带来了高票房、高收视,却限制住影视作品本身所蕴含的价值,甚至带来负面的影响。

如2019年元旦第一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就因不当的营销方式,将观众“骗”进电影院,导致观众失望过多,在网站上集体给影片差评。虽然最终票房过亿,成为文艺片票房史上的佼佼者,但很难想象观众在下一次是否还愿意为这个导演的作品买单(虽然营销方案不是导演定的)。

又如最近被曝光的王千源6000万天价片酬事件,《七日生》片方在整部剧上映后以限薪令为由拒付剩余片酬。由于合同签约是在限薪令颁发之前,所以此事的判决还有待争议。但让我们发现,“老戏骨”在被市场追捧之后,本质上与“小鲜肉”没有什么区别。且看《七日生》的播出效果,王千源并没有为整部戏带来水流如注的观众群。无论老戏骨还是小鲜肉,同样面临“失灵”风险。

其实仔细研究那些“破圈”的爆款作品不难发现,它们的成功是在影视制作的各个环节都做到极致之后才“幸运”的获得了业内业外的肯定。为什么说是“幸运”?因为保证各个环节的质量后,也不一定有它们这样的成绩。但是如果不能保证,最终面向市场的反响总归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影视公司,知道“内容为王”的道理,却生产不出为王的内容。知道观众想看的是什么,却给不到全人类都愿意看的内容。每天输出大量的概念、模式、方法、理论,但真正拍出来的东西总是让人觉得差强人意。因为很多制片人、出品人、对项目产生决策的人都太关注项目以外的事情,而没有仔细落实项目本身;太以某一环节为中心死磕,然后沉浸在自己“很努力”的美梦中,却没有整体通盘制作的格局和思路。

在中影·影视高级总裁班6月份的课堂上,香港著名导演唐季礼老师的一席话就引起了在场所有的总裁的深思。他说,在坐的都是各个公司的总裁,有些事情是一定要明白的。总裁是什么?是最后为结果买单的人。剧本不好、导演失职、主创偷油水、宣发不给力……无论什么环节出了问题,最后负责的人都是总裁。这就要求总裁一定要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非科班出身的唐老师本人不仅是一位国际知名导演,还同样是一位出色的影视公司的董事长,成功的投资了很多影视项目和影视产业。他通过自己近40年的实战经验,总结了一套总裁应该如何领导一个团队做出爆款影视作品的方法:

做电影,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

唐导坦言,目前他也还在不断的学习中。从业至今,做过场记、副导演、制片、编剧、最后到导演,当他把能经历的职位都经历过一遍之后,对导演这个工作有了不同的认识。

而很多人这一生也可能只有一次当总裁的机会。无论在做总裁之前这个人是在做影视环节中的哪个环节,他都要面临工作内容和思维要与过去截然不同。可以说这一次的总裁之路能走多远,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是否愿意学习怎样当好一个总裁。

另外所有学习的结果都要经过实践去检验。很多公司起点很好,拥有很多资源,如人才、资金、渠道等,但公司的运营策略还是不断的去吸纳这些东西而难以转化和输出,空喊一年做出几十、几百部作品的口号,本质上却一直在浪费资源。久而久之,这些公司会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消耗干净,难以立足。头脑中想做的一件事通常和实际手里做出来事是完全不一样的。很多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才会暴露,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才是我们所说的经验,可以更好的为今后的成功铺路。初始做的项目即使不能引起那么多反响并不可怕,只有开始做,才有最终做出爆款的可能。

做电影,要了解电影市场,遵循行业规则

创作和商业思维永远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创作思维的项目很容易变成作者作品,而只关注商业运作的作品又很难具有艺术价值。

前文提到的那些出现争议的项目就存在这两者结合不当的操作问题。他们并不是没有注意到这个观点,而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希望用一些与众不同的的方式来操作,结果最终项目面向市场后发生了超出他们预期的情况。

了解电影市场,探究观众思维和心理并不是错,但我们要记得探究这些的目的是想遵循某种行业的规则而不是打破它。

投资电影也是在投资人

唐导在讲课的过程中举了一个他的一个朋友,也是业内很资深的出品人怎么选择投资哪个项目的例子。那位朋友从不先从剧本下手,而是将创作这个剧本的编剧或导演、制片人叫到公司来,看他们是不是能在3分钟只能很清楚明白的把这个故事讲明白。如果不能,那他不得不先担忧他们是不是有能完成这个项目的能力,继而考虑转投其他项目。

每个投资人都会有不同的投资思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投资初始影视项目就像是在做天使投资,投项目主要在投人。虽然电影上映后,观众看到的是内容本身,但它们是所有剧组的工作人员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人的水平反映电影的水平。

爆款诞生后,做系列电影也要不断的创新

最后,唐导从操作方法又回归到了内容本身。在当今社会,观众的教育水平普遍在提高,他们通过网络看到的各个国家、类型的影视作品可能多过我们专业人员看过的很多倍。要想做出爆款的影视作品,一定要挖空心思的给观众一些“新鲜感”和“幸福感”。

尤其在爆款作品诞生后,更要注意这个问题。当今很多电影在做出名气后就会继续做第二部、第三部,这样的操作方式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是高效又节省资源的,但能不能持续吸引观众关注和埋单关键是看创作者在能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给作品注入新鲜血液,并且要跟随时代的步伐添加符合当今潮流的元素和情节。目前最长寿的系列是007系列,也仅有28部作品。大多数影视作品还是消失在属于它的年代之中了。所以想更深度的挖掘某个爆款IP的剩余价值,时间和创新力非常重要。

唐老师的课程虽然只有短短的2个小时,但分享给我们的经验和观点却足以让我们思考良久并受用终生。这是真正做出过爆款影视作品的人所拥有的格局和思路,也是还在挣扎和成长的影视同仁们获得的最应该去学习和提高之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影视作品内容
北京文化新作《沐浴之王》,带你体验欢乐正前方!
屡出精品的“造梦机”,如何和年轻人持续共鸣丨专访总裁刘军
【鹰眼观察】影视行业一周语录品鉴(第9期)
《中国合伙人2》:创业者的众生相
抛弃徐帆,放弃许晴,最后娶了兰博基尼总裁,今11岁儿子帅到掉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