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种呼吸训练方法对慢阻肺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对比分析

两种呼吸训练方法对慢阻肺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对比分析

首席医学网      2010年05月19日 00:18:57 Wednesday  
 

作者:朱静,崔尔芳,黄晓波,陈丽君,许 旺,王建峰    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

  加入收藏夹

【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呼吸训练方法(缩唇腹式呼吸和阻力呼吸训练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以寻求最佳方法。方法 选择60例轻中度COPD缓解期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运用缩唇腹式呼吸,实验组30例运用阻力呼吸训练器,记录两组患者训练前、训练后6个月生存质量各项指标,比较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训练前生存质量四项指标(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焦虑)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6个月后,生存质量四项指标实验组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两种呼吸训练方法对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改善,但阻力呼吸训练器训练能较明显改善COPD患者缓解期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呼吸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病;生存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大部分中重度患者活动能力受限,并出现心理障碍及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同时COPD的高患病率和高致残率使其占据了相当大的社会医疗资源。为寻求最佳呼吸训练方法,选取COPD缓解期患者,比较不同呼吸训练方法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0月-2008年10月在我院呼吸内科门诊及住院并自愿参加的COPD患者60例,男44例,女16例,年龄52-78岁,平均68岁。根据症状、体征、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测定和血气分析结果,均符合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诊断标准[1],且经过治疗病情稳定进入缓解期后开始呼吸训练。实验组30例,肺功能检查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为(55.40±11.49)%;对照组为(56.00±10.3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训练前生存质量亦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院内进行1-2周的呼吸训练指导,回家自行训练,6个月后进行生存质量评价。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经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的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下分别进行两种方法的呼吸训练。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病程、肺功能、生存质量及城乡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方法:对照组采用深慢呼吸缩唇呼气训练, 即患者取舒适体位(立位或坐位),使其放松全身肌肉,双手置于上腹部,采取“吹笛状”呼气法-将嘴唇缩成“吹笛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形徐徐呼出,吸气时闭嘴用鼻缓慢吸气(吸气2s,呼气4-6s),每次吸气后不要忙于呼出,稍屏气后再行缩唇呼气[2],并使上腹部缓慢回缩,双手轻压腹部使之凹陷,注意呼吸频率约8-10次/min,锻炼15-20min,2-3次/d,在起床后、睡前及午睡后进行。注意防止过度换气,并随时督促指导患者练习,连续6个月。

  实验组采用阻力呼吸训练器-西班牙产LEVENTON(莱温顿)三球呼吸训练器。方法:先确定吸气容量目标,吸气时吸嘴尽可能深地含在口中,使吸嘴将舌体下压,保持口腔及呼吸道通畅,缓慢用力吸气,自我调节吸气流速。一般初始时能吸起第1个标尺球(容量600ml,第2个标尺球容量900ml),以不感到疲劳为度,循序渐进,直到能将3个浮标球全部吸起(容量约1200ml)。保持吸气时间长一些,使浮标球在观察管内的高度维持时间尽可能延长,然后将吸嘴从口中拿开,缓慢缩唇呼气、放松,休息片刻再进行第2次吸气,周而复始训练。呼吸频率、吸呼时间比、训练时间、次数均同对照组。

  1.3 判定标准:两组患者训练前 、训练后6个月分别进行生存质量评价。生存质量评价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命质量测评表评分,共有35个测评项目,分属4个因子,即日常活动能力13项、社会活动状态7项、抑郁心理症状8项和焦虑心理症状7项,每项行4级评分,根据质量从高到低依次评为1-4分,计算出总分。得分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生存质量越差[3]。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训练前与训练后比较采用配对设计的两样本均数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训练前生存质量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四项指标较训练前显著降低 (t值分别为46.98、22.29、31.30、26.90,P<0.001),对照组四项指标亦有一定改善(t值分别为19.32、10.31、11.23、12.70,P<0.05);两组训练后四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77、16.49、9.69、12.33,P<0.01,见表1)。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情反复,患者的肺功能呈进行性下降趋势,加强COPD缓解期呼吸功能训练对COPD的康复有着表1 两组呼吸训练后6个月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注:实验组训练前后比较,*P<0.001 ;对照组训练前后比较,△P<0.05;两组训练后比较,P<0.01

  重要作用。当呼吸肌疲劳或呼吸负荷增加时,COPD患者的呼吸变的浅促,即呼吸频率增加,潮气量减少,以减轻呼吸负荷[4]。但浅促呼吸增加通气死腔,加重肺内气体分布不均,使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更加严重,动脉血气指标进一步恶化。由此可见,改善呼吸形式当是COPD康复的一种有效手段[5]。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经缩唇呼吸训练后生活质量指标有所改善,但训练6个月后各项指标的改善效果不如实验组。缩唇呼吸训练时,患者通过缩唇呼气,可提高气道内压,防止小气道过早陷闭,使肺内残气更易于排出;同时减慢了呼吸频率,延长吸气与呼气时间,有助于下一次呼吸时吸人更多的新鲜空气,在增加通气量和肺泡换气的同时,使二氧化碳排出增加,改善缺氧。但由于患者训练的容量目标无法限定,加上各人的配合和掌握的程度无有效的测定指标,使呼吸训练的有效性受到限制,而阻力呼吸训练器训练克服了这一缺陷。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 蒋冬梅,冯梅,罗灿辉,等.病人健康教育指导[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4.

  [3] 蔡映云,梁永杰,汪仲贤,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6):241-245.

  [4] Begin P,Grassing A. Aspiratory muscle dysfunction and chronic hypercapnia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Am Raw Respire Dis, 1991, 143:905.

  [5] Rochester DF. Respiratory muscles and ventilator failure 1993 perspective [J]. Am J Med Sic, 1993, 305(6):39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病例分享)慢阻肺COPD患者的肺康复策略
爱爱医资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金挺剑
呼吸康复适用的三大类24种疾病,附常见训练方法!
试论呼吸和太极拳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效果观察论文频道
呼吸康复乱谈-呼吸功和通气形态
长期雾化吸入α―糜蛋白酶对中晚期COPD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功效的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