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水那莲】锔瓷——缝补生命修复艺术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这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的技术,锔补修复后的瓷器还可以耐受热食的热度而不开裂,而尤其令人惊诧的是如果破了,再用铜丝熔合起来就是盛汤水也不会漏。在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里,就可以看到街边“锔瓷”的场景。


《清明上河图》中锔瓷匠人


对中国人来说,瓷器并不仅仅意味着器皿,还寄托着情感。





在过去,瓷器是贵族的专属,而老百姓和贫民对瓷器却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所以对拥有的瓷器视为宝贝。


如果珍视的瓷器被打碎,怀着“惜物聚福,勤俭持家”的传统,就诞生了锔瓷人这一古老的职业。



慢工出细活,这样的一份手艺不仅仅是工作,更是对生活的另一种热爱方式。几百年的传承,这“锔瓷”两字,承载着太多人的坚守



锔,其表为修复之艺术,其内乃圆容之人生



现代锔瓷修复讲究既能修好利器,又能玩出新花样。当锔子在器物上成为装饰,与器物融为一体的时候,别有一番韵味。




唯美的锔瓷,就是在不同器物上修饰不同的锔子,锔上合适的图案,完全就是一种艺术再创作的过程,巧妙运用冲线或残缺,创造出更美的艺术。

    


民间锔匠——顾云华

自幼喜爱中国传统文化,酷爱传统老手艺。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并喜爱上传统锔瓷技艺,为学习正宗手艺,曾走访各地遍寻名师,2011年3月拜师耿海生老师(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学习锔艺。


其学习了平锔、花锔、包口、镶嵌,通过不懈努力,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瓷器传统手艺修复专家。尤善于异形器的修补和包口,并根据器物破损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技能进行修复,使修复后的器物在恢复正常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观赏把玩的价值,成为独特的艺术品。

    

顾云华老师在长期修复工作中始终坚持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坚决摒弃在食用器如茶具,紫砂壶等的修补中使用先胶粘后修补的偷工方法,依靠扎实过硬的基本工,坚持传统工艺流程,获得圈内朋友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以上信息来源网络,若给您带来不便,烦请告知,我们及时修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锔瓷——缝补生命,修复艺术
残瓷造化:修补生命的锔瓷艺术
缝补生命,修复艺术
化残缺为美:以金修缮,用锔补瓷。
有一种匠者,在修复遗憾与情感
以金修缮,用锔补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