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追寻消失的古代少数民族文字


   在中国自秦始皇便开始毁灭之前的文化,用以树立自己文化的唯一性。这是许多封建帝王为了维护独裁统治的普遍做法。历史上的神州大地曾经多民族并存并荣,并且互相征伐混战,这使得许多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许多用于记录的文字消失殆尽,变为死文字,而时至今日,因为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的古老文字也濒临灭绝。

 

    古代的多种少数民族文字曾经使用并盛极一时,后来随着战争而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因为无论哪种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都是我大中华文化的一支,所以这些古文字的消失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巨大损失。

      可喜的是近几十年涌现出许多文字研究学者,为了复活和延续这些消失殆尽的古文字,付出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今天老七说一说这些消失的和濒临消失的古代少数民族文字。

  




本文摘取重要的几种古文字:突厥文  回鹘文 于阗文 契丹文 女真文 西夏文 八思巴文 察合台文  满文  东巴象形文字  水书  

 

突厥文:是六世纪突厥汗国使用的文字,据考证是源自匈奴时期的符号文字,流行在我国的甘肃新疆蒙古,以及中亚地区。这种文字遗存极少,多在碑志上有所体现。还有少数在敦煌等遗址有书写残本留存。








回鹘文:回鹘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原称回纥,是铁勒诸部的一支,附属于突厥汗国,743年灭突厥汗国建立回纥汗国,788年改回纥为回鹘。其地域以外蒙古鄂尔浑河畔为核心,包括进入天山地区和中亚部分地区。

回鹘文,又称作回纥文,畀兀儿文,是全音素文字,有18个辅音和5个元音字母拼写,多个字母拼成一个字词,字词间留空白以区分不同字词,回鹘文用上至下拼写,左向右排列。







于阗文:于阗是指今天新疆和田一代的古于阗国,在塔里木盆地南缘,丝绸之路的南路要道上。

  于阗文是新疆地区“塞人”使用的文字,又称于阗塞文,其文字在新疆 敦煌等地的写经 文书中有所保存。





契丹文:契丹文是辽代书写契丹语的专用文字,分为两种,一种是早期的契丹大字,一种是契丹小字,是辽国的官方文字,大字和小字都有表意和表音的成分,因契丹大字创立较早,疏漏错误较多,所以辽国契丹小字使用量较大。近些年出土的辽代墓志 碑文 哀册 示册多用契丹字书写。










女真文:女真族建立大金政权后颁布的官方文字,是专门为记录女真语言而创造的文字,金亡国后仍在东北女真诸部落中流行。






 

西夏文: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建立了大白高国,史称西夏,西夏国建国后创立了记录党项语言的文字,称为西夏字,共六千多个字。











八思巴文:元朝忽必烈时期,国师八思巴创造的蒙古新字,一般元代政府重要文件都用八思巴文书写,随着元帝国的灭亡,八思巴文字逐渐消失。

 

 










察合台文: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统治的汗国称作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文是察合台后裔都瓦汗时期开始使用,主要是维吾尔人和蒙古人书面使用的文字。













满文:满文是拼写满族语言的文字,主要借鉴了蒙古文创造的满族文字,是清朝的法定文字,被官方大量推广使用。











东巴象形文字:东巴象形文字又称东巴图画文字,是纳西族先民创造的古老图画文字,主要用于书写东巴经典籍,也有记事和书写书信的应用。













水书:水族的文字,是水书先生代代相传的,文字类似甲骨文和金文,主要记载水族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等文化信息,也是一种象形文字,又称鬼书,反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从何而来?一篇文章讲清他们的前世今生
中国历史上著名少数民族的下落与民族血统
几种少数民族古文字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变迁
当初的祸国殃民的“五胡乱华”五胡今在何处
北方游牧民族演变和迁徙历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