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撑起了中国男中、低音的一片天地 | 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杨比德教授演唱的六首经典歌曲
userphoto

2022.04.29 北京

关注


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杨比德教授演唱的六首经典歌曲

杨比德,1927年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
 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杨比德教授演唱的五首中外经典歌曲
194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师从著名歌唱家、教育家沈湘教授,195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还与苏联等国外声乐专家麦泽尔、梅德韦捷夫、库克琳娜学习,造诣更为深厚。


1987年杨比德教授与爱人魏秋荣教授
在北京玉泉山

1956年,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任教;1972年,在总政歌舞团任教并担任独唱演员;1984年,在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担任音乐系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56年杨比德先生在中央音乐学院


杨先生的音域宽广, 音色浓润、抒情,音质浑厚、气息稳定、咬字清晰,歌声流畅而有灵活性。在演唱难度较大的咏叹调和多种风格的中国歌曲时,能通过声乐技巧给以恰如其分的表现,演唱热情充满感染力。

 他的保留曲目,诸如《伏尔加船夫曲》、《跳蚤之歌》、《黄河颂》、《大江东去》、《大路歌》、《码头工人歌》、《老司机》、《拖拉机手之歌》,拉赫玛尼诺夫歌剧《阿列科》中的咏叹调“人们已入睡”、 威尔第歌剧《唐.卡洛》中的咏叹调“她不曾爱过我”等等。

下面请欣赏,杨比德精彩演唱的《伏尔加船夫曲》和《波斯恋歌》

钢琴伴奏:杨慧
1981年,在北戴河外国专家局演唱
钢琴伴奏:杨慧

早年间,教堂里唱诗班的歌声深深吸引了他,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开启了音乐之旅。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他便参加了亚斯礼堂圣乐团,担任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海顿《创世纪》和《耶稣受难曲》的独唱。
在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杨先生在多地成功举行了独唱音乐会,出演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参加了音乐节活动以及比赛。

1955年杨先生参加了在波兰举办的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声乐比赛获奖。
1956年杨先生参加了“布拉格之春”音乐节,并且在捷克斯洛伐克作全国巡回演出;同年他还应全苏中央电视台邀请,在莫斯科演唱了“格列明公爵咏叹调”等,均获得广泛赞誉

1992年,杨比德在中国剧院
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90周年”音乐会上演唱
钢琴伴奏:杨慧

请欣赏杨比德演唱的 《跳蚤之歌》《耶廖穆什卡的摇篮曲》

钢琴伴奏:杨慧


杨先生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桃李满天下,不遗余力为我国声乐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歌唱家和教学人才,如刘秉义、吴天球、王凯平、胡松华、温玉泽、雷克庸、马国光、张光华、谭秉杰、刘庆德、罗克功、郑佐成、王诗学、何枫、马子玉、郑志刚、栾峰、刘智强、阎维文、佟铁鑫、彭康亮、舒风、周灵燕、王吉乐、苏孝林、沈娜、崔凯、杨捷等等。

这些人才,是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蓬勃血脉,而“造血者”,离不开杨先生这般,不徒有虚名,具有师德的老师们。

1992年杨比德担任“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评委期间在中央电视台留影

杨先生多次担任由文化部主办的国际声乐比赛评委,担任了中央电视台主办的“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等重要声乐比赛评委。
          

在《人民音乐》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如:《怎么唱出美好的歌声》(与魏秋荣合著)、《从高尔基谈夏里亚宾如何演唱<跳蚤之歌>谈起》、 《夏利亚宾最后一次独唱音乐会》、 《关于确定男低音声部的几个问题》、 《关于<伏尔加船夫曲> 一歌的演唱处理》等。

2007年,杨比德于美国洛杉矶歌剧院

2007年美国联邦众议员议员格雷斯为杨比德先生颁发“国会荣誉证书”

2007年,杨先生应邀赴美国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讲学,多次举办声乐讲座及演唱,反响热烈,深受观众的热烈欢迎。获得美国联邦众议院议员格雷斯颁发的“国会荣誉证书”(Certificate of Congressional Recognition)。 美国世界日报、星岛日报、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大幅报道和专访直播。


1982年,杨比德先生在“唐山之声”音乐会上演唱
1987年,杨比德先生与女儿杨慧在南昌演出间隙
 
请欣赏杨比德演唱《拖拉机之手之歌》《木棒之歌》 

《拖拉机手之歌》钢琴伴奏:李延

1973年随总政歌舞团演出后在广东虎门留影

1985年,在石家庄坦克团
 
1987年,率领军艺学生赴四川演出,在当地留影

杨比德先生乐观、勤奋、坚强,他酷爱声乐事业,从艰苦年代一路走来,珍惜光阴。为了突破一个技术难点,为了加强一句唱词的表现力他会久久地寻觅和思考。

他艺术成功的背后,源于契而不舍的追求和争分夺秒的苦练。冬日那飘飘雪花,夏夜那滴滴汗珠,就是他成长历程的最好见证。曾经一番风霜苦,才得梅花放清香。从杨先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辈艺术家们,将毕生精力奉献给声乐艺术的身影。


这才是中国声乐之脊梁——他们也许正在老去,但是始终见证着中国声乐艺术蓬勃发展!

杨先生寄语

 “我愿意将自己的一点经验奉献给热爱歌唱的朋友们。”这是杨先生常说的话,以下是他对青年歌唱者的几点希望。

 一、 勤奋
杨先生时常提到程砚秋、梅兰芳、帕瓦罗蒂等大师勤奋刻苦的事例。他举这些人物的目的,是让同学们珍视今天的大好时光,发奋图强。他说:“艺术家是不会光顾懒汉的。艺术技巧的训练是要付出辛勤的劳动, 在艺术事业上专心致志、刻苦钻研、不断探索,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勤奋往往和虚心连在一起,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必定是一个谦虚之人。作为歌唱者,虚心求教应为基本的品格。越是成功,越是要戒骄戒躁,踏踏实实地不断进取。
此外,勤奋用功还要讲究方式方法。久唱,会导致疲劳、充血,发生病变。因此,歌唱者既要动嗓,更要动脑,多听多看,在实践中总结方法,获得最佳效果。应坚持声乐原则,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多唱中声区、自然声区,多唱艺术歌曲。


二、积累

这里的“积累”,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生活的积累,二是声乐曲目的积累。歌唱者要善于在生活中学习、积累,把握住艺术规律,将之运用在演绎的作品中。要努力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艺术植根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夏里亚平演唱的《鲍里斯戈多诺夫》和《伏尔加船夫曲》如此生动感人,不仅仅是他有着无与伦比的歌唱天赋,科学的演唱方法,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

歌唱者须积累大量的声乐曲目,如此方能触类旁通,提高演唱水准。除了学校规定曲目之外,要多浸泡在唱片、音乐会、图书馆里。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作品。


三、适度
掌握“适度感”是歌唱中的一门学问,所谓“适度感”、“分寸感”,就是要恰到好处,否则事倍功半,歌唱家和观众都很辛苦。
歌唱艺术中充满了多种矛盾,比如“声与情”、“字与腔”、“呼吸和共鸣”、“靠前和靠后”等等。面对这些矛盾,歌唱者在矛盾中找到平衡,得到统一。谁统一得越好,谁产生的艺术魅力就越大。

四、心态
歌唱者要培养自己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集中精力、从容演唱。以积极、热情、饱满的情绪,胸有成竹的姿态,要明了自己在唱什么、如何唱、为谁唱,要对全词曲有深刻的了解,要和观众有所交流,做到与观众心灵的呼唤;不要站在台上总是孤芳自赏、朦朦胧胧的,不要口唱心不唱、面唱心不唱地 “傻唱”。
平日课堂就当成个人独唱会。当站在钢琴边上,先默默想好全曲第一句,从容的喘息,然后开始,全情投入到音乐中。

五、创新
歌唱作为二度的艺术创作,一方面要忠于原作,另一方面还要有鲜明的个性。每次舞台艺术实践都当作新的创作。平铺直叙,或一味地模仿是不可取的。
歌唱创新是以提高歌唱技巧和歌唱艺术处理的水平为目的。歌唱者要想有所创新,应该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修养。

(以上对青年歌唱者的几点希望,自杨比德所著——《如何唱出美好的歌声》)

杨先生说:“现在年事已高,但是我对歌唱艺术的执着追求,热情依旧,愿美妙的歌声作伴陪我前行。在此, 祝愿我们的歌声灿烂辉煌,屹立于世界之林!”

杨先生的诸多学生都对老师这样回忆:“杨先生执着于声乐事业,把自己的经验及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他是将声乐表演与教育完美结合的艺术家。”


以下是一些学生们对杨比德教授的评价、感言和祝贺。

杨先生和歌唱家刘秉义、吴天球愉快地在一起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政协委员 刘秉义

我和杨先生的师生情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至今他仍然是我的良师益友。直到我70岁举办独唱音乐会时,他仍然来为我把关,一首首地仔细挖掘、细心琢磨。现在想来,一位年过八十的老教授在为一个年过七十的老学生上课,此番情景,真是饶有趣味,而其中的浓厚情缘,也只有我自己才能深切地感受到!

杨先生有平易近人之风范,而无所谓的“师道尊严”之威严,这是先生门下所有学生的同感。
我在中央音乐学院,从二年级起直至学满五年毕业,一直跟随杨先生上课。从刚入学时的“白丁”,直到毕业时参加中央歌剧院《叶甫根尼·奥涅金》的公演,所担任的男主角奥涅金获得广泛好评,都是杨先生付出了无数的心血、辛勤培育的结果。我至今仍然能够深深体会到先生对我的艺术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2008年,我举办个人音乐会的节目单中,二十多首中外作品,半数以上的曲目,都是我做学生的时候先生在课堂上处理过的作品。我的曲目的积累,凝聚了先生一点一滴的汗水,而课前的备课却是先生在背后的付出,在当时做学生的时感受不到的,直到我后来教学的时候,才体味到老师的辛苦。

从先生的教学中,我有几点感受非常深刻:
第一,先生对声乐演唱的整体观念有着十分明确的要求。演唱要完整,要有总体布局,什么地方是宣叙调,什么地方是高潮,开头如何唱得先声夺人,结局如何唱得余韵悠长。所以不论学生的程度高低都唱出了作品的完整性。
第二,先生特别强调要“声情并茂”,在教学中艺术表现与技巧训练并重。
第三,注重基础训练,特别是对呼吸的训练,要求非常严格。
第四,注重在教学中各种矛盾关系的处理。如:艺术表现和声乐技巧、音乐与语言、声音与咬字的统一、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的关系等,尤其是如何正确解决美声唱法与中国听众的审美习俗之间的关系。有人认为,用汉语唱不好美声,但先生不这样认为,他坚信完全能够用中文唱好美声,他是这样做的,并且也是这样要求学生的。
此外,先生还注重因材施教,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歌唱状态。先生的这些教学特点,使我受益匪浅。从16岁唱到了80多岁,我的演唱生涯之所以能延续之久,先生为我打下的教学基础功不可没!

在这里,我要对先生致以衷心的祝贺!祝愿先生能够继续为声乐界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结出更多的硕果,让桃李盛开在五洲四海。

著名男低音歌唱家 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资深教授 吴天球
杨老师从教半个多世纪,研究了很丰富的科学有效的歌唱方法和演唱经验,积累了很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中国声乐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回想在天津时(中央音乐学院原校址),在闷热的小琴房里您给我上课的情景,哦!多么熟悉温馨的声音、多么感人肺腑的情景……
几十年啦,您是我的恩师,又是我的好友,长兄。

我是杨比德的学生是我的荣耀,您的学生从白发老人到年轻力壮的青年,您恩泽绵长啊!杨先生,在此我祝贺杨老师,衷心感谢您!我的恩师!您永远的学生吴天球。

著名低男中音歌唱家,原总政歌剧团演员队队长,国家一级演员 温玉泽
我是杨先生到中央音乐学院教学第一批学生,他一步步把我领进声乐艺术殿堂。杨先生当年的独唱音乐会至今印象深刻,他完美演绎的男低音高难度经典作品,为我树立了标杆。
他上课注重实地的演唱,做示范,和学生“打成一片”,真诚相处。暑假还给我补课,在琴房外引来不少观看…… 我们男中、低音大都在他的班上;在歌剧《奥涅金》中的男声合唱,男低音声部一再受到夸奖。

在天津小白楼,杨先生的独唱音乐会开得很成功,他演唱的曲目是我们现实版的视频教材,他的艺术实践为我们树立了从事艺术事业的榜样!如有机会很想请先生再为我上一堂课。



著名钢琴家、作曲家 储望华教授
本人曾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初,有幸给杨比德教授手风琴伴奏,走遍了北京、河北多处。我们合作是从杨教授演唱的《老司机》开始的。

杨教授忠厚待人,艺术修养很高。祝愿杨教授健康长寿!

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总政歌舞团独唱演员,国家一级演员马子玉
我是听着杨老师演唱的《拖拉机手之歌》一步步跨入总政歌舞团的,从那时起,杨老师注定成为了我今生今世的恩师。
在中国,男低音成名是很难的。然而,在杨老师门下却有那么多出类拔萃者。我认为这就是杨老师不任人唯贤、不挑三拣四、不唯利是图、不徒有虚名的师德。更是他毕生的教学成果所在。
杨老师对所有学生都是非常严格的,但是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却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什么是恩师?作为老师不仅仅是传授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你堂堂正正地做人。杨老师上课非常严格,有时甚至是非常苛刻的,正所谓严师出高徒。

他鼓励我在中国声乐作品上狠下功夫,特别是国语咬字与音乐旋律的有机结合方面,对我进行了系统的训练,有目的性的培养;为我日后登上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著名旅意男低音歌唱家 栾峰
重温恩师浑厚圆润、温暖结实的歌声,感慨万千!我17岁考入总政歌舞团,和杨先生学习了十几年,那是我一段既快乐又难忘的时光。遇到恩师即是遇到了命中的贵人。

先生每天骑自行车到团里给我们上声乐课。每当杨先生在台上独唱时,我们总是站在台边上聆听欣赏。先生的音乐处理细腻极富有感染力和画面感。他的声音浑厚而且不沉重。再次欣赏先生演唱的歌曲,倍感其中的技术含量与艺术水准之精湛!

在反复欣赏先生的演唱的俄罗斯声乐作品时,有一个伟大的名字不停地跳出我的脑海,他就是俄罗斯男低音歌王——夏利亚宾。

著名男低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彭康亮

听到杨先生演唱的《拖拉机手之歌》和《木棒之歌》,很震撼。杨先生的歌声真挚、细腻、亲切、质朴、生动,动情、动人,以字传情,声情并茂,真可谓完美!膜拜!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授 教研室主任 王吉乐
杨教授是真正的国宝级艺术家,一直以来为人低调。他声乐教学知识渊博,育人无数,为我国声乐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歌声纯正浑厚有力,听他的歌唱永远是美好的享受。他的夫人魏秋荣教授也是我大学时的老师,也同样是这样的人品。

本文作者:杨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歌声架起友谊的桥梁|温可铮先生逝世十五周年寄语
世界低音之王温可铮演绎名曲《伏尔加船夫曲》
演出推荐|乘着歌声的翅膀——王秀芬教授学生音乐会
王丽达歌曲大全
【永远的缅怀:深切悼念共和国与人民军队卓越的、第一代首席男高音歌唱家方应暄先生!】
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声乐歌剧系教授刘跃被批准为中央音乐学院首批声乐表演专业博士生导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