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勃拉姆斯《g小调第二狂想曲》op79no2的创作风格

格里莫演奏勃拉姆斯《第二狂想曲》Op.79 No.2

格里莫演奏勃拉姆斯《第二狂想曲》Op.79 No.2

如何演奏勃拉姆斯《g小调第二狂想曲》?

Concert 275演绎勃拉姆斯《g小调第二狂想曲》!

导读:本文就以勃拉姆斯钢琴作品《第二狂想曲》为例,通过对《第二狂想曲》的浅析,以期能够对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风格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勃拉姆斯的《第二狂想曲》创作完成于1879年,1879年是勃拉姆斯难忘的,有喜也有悲。1879年勃拉姆斯很荣幸地被德国的布雷斯劳大学授予名誉博士荣誉头衔,虽然勃拉姆斯不喜沽名钓誉,但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同时这一荣誉称号也反映出他的音乐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认可。勃拉姆斯很高兴获得这个特殊荣誉。但是,也就是在这一年,费利斯・舒曼――勃拉姆斯最疼爱的教子因病去世了。费利斯・舒曼是舒曼夫妇最小的孩子,他继承了舒曼的音乐才华,在文学上也非常有天赋,所以深深的得到了勃拉姆斯的喜爱,并被勃拉姆斯收为教子。对勃拉姆斯来说费利斯・舒曼的死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在痛苦的回忆中沉浸,《第二狂想曲》就是在这种个人经历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Brahms: Rhapsody in G minor, Op.79, No.2

一、《第二狂想曲》中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融合的创作风格

 《第二狂想曲》的音乐内容包括多种材料的强烈对比、丰富的和声以及交响性的音响。可以说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形式是古典的,音乐创作的内容实质上是浪漫的。也就是古典主义的外表,浪漫主义的内心。

 《第二狂想曲》勃拉姆斯采用了古典主义严格的曲式结构。结构的布局、乐段的反复和结尾的处理等多处都显示着其具有的奏鸣曲的特点。《第二狂想曲》还具有叙事性,有很长的展开部分。这首钢琴音乐的结构除了尾声外,均衡的划分为三部分,三部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

 古典主义音乐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均衡”。其结构形态是趋向集中、封闭的,具有鲜明的轮廓、逻辑性的进行和有序的机构原则。古典主义的大部分作品中段和句都很分明、清晰,有强烈的结构感。

 勃拉姆斯在这首钢琴曲中运用了A-B-A三段式的音乐结构形式,这是他最喜欢的钢琴音乐结构形式。这样结构布局使得这首狂想曲的组织结构清晰、优雅,并始终体现着古典主义曲式结构的均衡。

 然而,浪漫主义音乐中所表现的,浪漫主义音乐“它不像文学那样明确而透彻,而是更富有变化;它时而陷入悲观厌世的苦闷中,时而感到愤慨或慷慨悲凉,时而表现出坚毅不屈的精神”,在这首作品丰富的情感表达上也处处可见。

  作品的呈式部从g小调开始,主题鲜明,旋律突出。第1-8小节热情洋溢的同时乐调也很优美;第9-13小节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表现着内心的乐观、坚定与果断;第14-20小节有在刚刚激烈的内心活动中,突然温和下来,仿佛内心深处又隐含着一种无奈的哀愁和痛楚;第21-32小节主题的旋律开始转移到左手的低音部,其音色的浑厚低沉,就像不断翻滚着的深沉的思绪,也表达了沉重的音乐氛围。作者独自坐在黑暗中,静静地回首那不幸往事的样子,就像在眼前一样。这一切的感觉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只有在音乐中尽情抒发自己内心的无尽感伤。

 展开部较长,调性的变化也比较多。好似一股阴沉的寒气弥漫在微茫的烟雾中,使人听起来沉重而压抑。展开部开始先展开主部,运用1-12小节的材料发展,但情绪明显没有1-12小节高涨。第三声部的左手旋律运用八度并成递进式进行,随后就是结束部主题的发展,情绪仍然持续低调的激进。紧接着是前两种主题的复合,声部分明,旋律突出,在连绵的三连音背景衬托下,主题动机模进发展,形成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把全曲推向了高潮。再现部是主题的完全再现,一些内心情感煎熬与痛苦挣扎后,作曲家将曲子的情绪又迅速的回到热洋溢的主题旋律,调性也回到了主调g小调,与之前的无限伤感情绪形成鲜明对比,使人为之一震。接着经过一小节的连接进入副部。副部在g小调再现,和之前的调性统一,方才发泄的情绪,又一次回到了深深的沮丧中无法舒展,主题变的更加迫切。尾声部分,第116-123小节,这8小节曲子的情绪被渐渐平静下来,最终结束时的两个强奏的和弦,将乐曲在此出现新的转折,犹如一道曙光带来了光明、自信和希翼,又像是一种愤怒的呐喊和抗议。

 复杂矛盾的情绪在《第二狂想曲》中却又表现的很微妙,这首作品如此丰富情感内涵正与浪漫主义音乐的本质特征相吻合。让这首作品在结构严谨的古典音乐中不缺乏情感丰富的浪漫主义,在浪漫主义丰富的感情世界里又有结构框架严谨的古典主义,从而使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到了理想的平衡,处处体现着这首作品既古典又浪漫的创作风格。

Brahms Rhapsody In G Minor, Op. 79, No. 2









二、结语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将看似矛盾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已独特的音乐创作风格,并在浪漫主义时期独树一帜。勃拉姆斯的音乐风格既体现了他对古典主义的尊重和坚持,又体现了他情感丰富的内心对浪漫主义的追随。他音乐上的创新的具有特色的风格使他在德国音乐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以致到今天仍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尤其是这首《第二狂想曲》,是勃拉姆斯所创造的钢琴曲中被演奏最多的名曲,同时这首作品也充分展现了勃拉姆斯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分析,是我们对勃拉姆斯的音乐风格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使我们在今后能够更好地学习勃拉姆斯的作品,领会勃拉姆斯作品的灵魂,掌握勃拉姆斯作品的技巧,将勃拉姆斯的作品演奏的更加完美。

Mozart: Piano Sonata No.14 in C minor, K.457 - 2. Adagio 音乐: Mikhail Pletnev - Mozart: Piano Sonatas


欢迎申请巴赫音乐导赏群

以及古典音乐分享交流群

聆听巴赫是一种生活方式

扫描下方微信二维码即可免费申请

巴赫群里有音乐专业助教讲解

客服72小时内会通过申请

如果没有通过可再次申请

为何要建立巴赫微信群?——让我们回到巴赫时代,他是否会希望自己的听众人人都学习乐器、学习音乐理论?他写作音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每个人的成为孤独聆听者?还是通过音乐让人们相互理解,幸福生活在一起?提出这几个问题,建立巴赫微信群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那就是通过巴赫的音乐,让古典音乐把人团聚在一起,然后一起慢慢成长,不断学习古典音乐知识,让每日聆听变成一种习惯的美好生活方式。欢迎音乐专业的同学多带动非音乐专业的朋友,也欢迎非音乐专业的朋友,坚持聆听,每天进步,拉近专业与分专业的距离。除了巴赫群,大家还可以进入没有主题的古典音乐群,自由分享一切古典音乐内容。

Toccata & Fugue In D Minor, BWV 565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作品565) 音乐: Amadeus Orchestral Academy - 100 Classical German Masters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勃拉姆斯音乐作品为何充满孤独?
还不知道怎么入门西方古典音乐?点开就对了!
最适合孩子听的30首世界顶级古典音乐,值得收藏!
自由与孤独:勃拉姆斯一瞥
古典音乐百科----小提琴经典作品选辑
小提琴音乐中的圣经,布索尼最伟大的作品:《恰空舞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