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念雅纳切克丨他创作了哪些钢琴音乐作品?

Piano Sonata 1.X.1905

 


莱奥斯·雅纳切克及其钢琴音乐创作作为横跨于晚期浪漫主义与二十世纪音乐之间的捷克音乐家莱奥斯・雅纳切克,其一生的钢琴音乐创作一直致力于植根在捷克语言与摩拉维亚民族民间音调之中来向世人毫无保留地展现着斯拉夫民族精神。平实、无华间却使人肝肠痛断,难以忘怀。莱奥什·亚纳切克(Leos Janacek,1854年—1928年)是一名捷克作曲家,1854年7月3日生于摩拉维亚东部的胡克瓦尔迪,1928年8月12日卒于俄斯特拉发。


 虽然他长期处于斯美塔那与德沃夏克的光芒笼罩之下,就像一株大地上的稗草,默默无闻地拾起散落在民间的音乐,一生追求于创作出属于捷克民族的“语言旋律”与“音乐散文”;虽然他的音乐中没有《沃尔塔瓦河》的恢宏与磅礴,却充满了让人难以置信的活力与肝肠寸断的浪漫;虽然他大器晚成,年近五十方才凸显出完全成熟的个人风格,但丝毫不妨碍他成为本世纪最具原创性的音乐思想家。这就是既传承晚期浪漫主义血统,又一手推开二十世纪现代音乐之门的捷克作曲家――莱奥斯・雅纳切克。


    莱奥斯・雅纳切克,1854年7月3日生于捷克中部摩拉维亚东北部的小镇胡克瓦尔迪。祖父与双亲都是当地颇具名气的业余音乐家,父亲还曾担任教堂唱诗班的领唱和音乐主管。雅纳切克自幼即在这样一个对捷克民族音乐充满深情的环境中成长,很早便在十四个兄弟姐妹中显现出自己的音乐天分与潜力。在雅纳切克十一岁时,家境并不富裕的双亲把他送到了布尔诺的奥古斯汀修道院学习音乐。在那里,雅纳切克遇到了帕维尔・克尔瑞科夫斯基,摩尔维亚合唱风格的奠基人、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对雅纳切克一生的影响极其深远。1873年,雅纳切克以民歌《可爱的姑娘,你为什么不耕地?》为素材创作的男声合唱《耕地》即非常明显地流露出克氏根据民间音调改编合唱的创作手法与强烈的斯拉夫情结。1874年,雅纳切克来到布拉格的管风琴学校,跟随斯库荷斯继续学校音乐,期间创作了大量深受德奥古典音乐影响的宗教性作品。1879年,雅纳切克开始了在莱比锡音乐学院的学习,同时迎来了个人的第一个创作高峰:钢琴曲《史登卡变奏曲》、歌剧《沙尔卡》、钢琴套曲《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歌剧《耶努法》等作品都创作于此时期。1916年,歌剧《耶努法》在布拉格的首演使得雅纳切克声名鹊起,终于跻身于一流作曲家行列。在雅纳切克生命的最后十二年里,一位比其年轻近四十岁的已婚妇女卡米拉再度赋予了作曲家忘乎所以的创作灵感。“在我的作品里凡有纯洁的情操、真挚、忠诚和炽烈的爱之处”,他写信给她说,“你是这一切的源泉”。狂热的爱情迎来了雅纳切克最后的创作高潮:声乐套曲《一个失踪者的日记》、歌剧《卡佳.卡巴洛娃》、《狡猾的小狐狸》、弦乐四重奏《“情书”》等作品无不扩大了其在捷克乃至全欧洲的影响力。1928年,雅纳切克不慎着凉而导致肺炎,于8月12日在俄斯特拉法不治病逝。

    雅纳切克的钢琴创作比起他的歌剧创作无论从数量还是影响力方面都显得微不足道,即无肖邦、舒曼的浪漫,也不比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新潮,却独辟蹊径,如此的与众不同。其主要作品有:《史登卡变奏曲》、《23首摩拉维亚舞曲》、《降E大调奏鸣曲――1905年10月1日在街头》、《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在雾中》、《回忆》。另有钢琴与乐队的《为钢琴与室内乐团而作的小协奏曲》、《为左手钢琴与木管乐器而作的奇想曲》等。


1、《降E大调奏鸣曲》

Piano Sonata 1.X.1905

 1905年十月一日,在争取创办捷克大学的布尔诺游行中,一位工人被哈布斯堡军警射杀,作曲家为此震惊而写下这部作品,并取名为“1905年10月1日在街头”。

 作品原为三个乐章,第三乐章在演出前被作者烧毁,雅纳切克甚至废弃了前两个乐章,幸亏已经被演奏者拷贝过而保留下来。现作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标题为“恶兆”和“死亡”。

 这部作品毫不例外地表现出雅纳切克似乎把音乐当作是种文体,用来记录事件以及个人心情的创作理念。作品充满描述性的乐句和微小、丰富的动机,从始至终弥漫着宿命的黯淡色彩。尤其是第二部分“死亡”,缓慢展开的主题动机经过数次重复进入不同声部,无伴奏式的单一旋律发展让人沉思。当主题进入第二次重复后,经过转位形成略带希望的亮色,随之而来的却是尖锐的冲突,直至再次沉寂下去……



2、钢琴小品集《在雾中》

In the Mists (1912)

 该作品是由四首曲子组成的钢琴小品集,真实地反映了作曲家1911~1912年间的精神状态与内心世界:《耶努法》等四部歌剧早已完成,却始终未在布拉格上演,只有其中的两部仅在布尔诺上演。雅纳切克时已年近六十,音乐创作却始终未得到社会承认。究竟是继续坚持自己的创作手法将捷克民族民间音乐结合西洋大、小调进行创作,还是回归德奥传统手法?作曲家似乎一时找不到了前进的方向。

 四首作品并未另附小标题,但绝非仅仅只是描绘雾中景色。低沉、压抑的抒情形象正是作曲家仿佛坠入迷雾、不知所措之迷茫心态的真实写照。技法上回归古典调性,主题发展动机上颇有贝多芬晚期奏鸣曲的影子,对民族音乐的应用而使得作品更具鲜明的地域特色,这或许是雅纳切克未像德沃夏克一样早搏其名的原因之一。


3、钢琴小品集《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

On an Overgrown Path

Books 1 and 2 (1901–1911)

 1903年2月,雅纳切克的女儿因病去世。与此同时,歌剧《耶努法》仅在布尔诺上演,并未实现作曲家在首都上演的愿望。痛失爱女的悲伤以及对创作的失意统统饱含于这首作品之中。

 作品共分两集:第一集为10首各附小标题的小曲,分别是《我们的黄昏》;《落叶》;《大家一起来!》;《德利福克的圣母玛丽亚》;《他们像燕子一样饶舌》;《无词歌》;《晚安!》;《梦魇》;《眼泪》;《赶不走的猫头鹰!》。标题取自摩拉维亚民间诗歌,既有作曲家对于故乡的童年回忆,也有对当时苦闷烦恼心情的描绘。第二集为5首无标题小品,包括《降E大调》、《降e小调》、《D大调》、《降E大调》和《c小调》,其中后三首为作者试图对该标题进行再创作而编辑而成的三乐章作品。

 这部作品完全取材于斯洛伐克民间乐曲,充分体现出雅纳切克对于民间音调的吸收以及民族民间器乐音调的借鉴。作者常用歌剧宣叙调的技法,加上对教会调式、同主音大小调交替及持续音等手法的广泛运用,是整部作品蕴含着浓郁的温暖平和之情,时而让人体味到诗意般的甜蜜,时而又催人泪下。例如在第一首《我们的黄昏》中,即体现了多利亚调式与#c小调的混合调式、主持续音的保持,明确调性及模仿斯洛伐克民间乐器大扬琴的固定伴奏音型与织体等特点。


4、结语

 雅纳切克虽横跨于晚期浪漫主义与二十世纪音乐之间,却与浪漫主义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情感表达方式及其结构决裂,取而代之的是以近乎宣叙式的“语言音调”创造渲染激情的真实。同时,植根于捷克语言与摩拉维亚民族民间音调的音乐创作,雅纳切克以其独到的音乐语汇向世间毫无保留地展现着斯拉夫民族精神,并开启二十世纪民族音乐的大门,对后世的音乐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他是一位另类的“表现主义音乐大师”,每一个动机乃至每一个动机中的每一个音符都具有最大程度上的表现明确。没有德国表现主义的偏激与癫狂,唯有令人眩晕的种种激动展示,柔情与粗暴的紧凑,疯狂与平静的对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来自斯拉夫民族的“冷曲”问候
砸开现代音乐的大门
【作曲家——亚纳切克小传】转自:亚纳切克天堂纪念馆
深度 | 西蒙·拉特如何打造伦敦交响新乐季?
在巴黎寻找昆德拉:不接受任何采访隐居的幽灵作家丨大隐书评
室内乐名作推荐系列:雅纳切克小提琴奏鸣曲第二乐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