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齐越频道: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前世今生(一)
userphoto

2024.06.14 北京

关注

前言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北方游牧民族始终伴随着这一进程。在东亚大陆两河流域(黄河、长江)的滋养下,很早便逐渐进入了农业文明,只有先进的农业文明,才使得古代部落族群的先民们的生活过渡到相对稳定(定居)、富足,从而使得人口不断增长、社会发展进步。而游牧民族(包括渔猎),生活的稳定性就要差一些,受自然气候的影响也更大,而游牧迁徙的本质,随着地域(地盘)的不断变化,各部落、部族间的冲突、争斗就难以避免,由此形成了游牧民族粗犷善战的风格和属性。同时,游牧民族也对夺取生活资源充满了掳掠的渴望。在草原上,游牧民族之间相互厮杀、兼并,物、人、地都是争夺的目标,而面对中原的农业文明地区,早期的游牧民族并不以夺取地盘或推翻政权为目的,他们只是以夺取粮食财物等生活物质为主要目标,无论得手与否,他们都会迅速退回草原,因为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农业文明地区并不适合早期的游牧民族生存。

       因此,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的中原地区,始终被北方游牧民族袭扰、纠缠乃至不断地发生战争。以至于我们今天还对诸如突厥、契丹、蒙古等古代游牧民族耳熟能详。但是,也正是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同样也是参与者和融入者,他们中绝大部分的后裔,如今也早已成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在古代东亚大陆的北方,如果简单梳理的话,游牧民族主要分三个谱系:丁零谱系东胡谱系匈奴谱系

一、丁零谱系

       丁零谱系也可以视作丁零部落联盟,最早的活动区域在贝加尔湖以西和以南色楞格河流域,今蒙古北部、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南部。

       丁零又称高车、敕勒、铁勒、狄历等,为原始游牧部落族群,有袁纥、薛延陀、契芘十三部。之所以称为部落联盟,是因为他们虽说是一个族群,但并非全都是一个种族,也就是说从分子人类学(通俗说就是DNA)的角度来考证分析,我认为丁零谱系主体应该属于Y-N/R/C系Y

父系,C系(M130)是第二批走出东非并来到古东亚大陆的族群,中国境内主要为C2-M217和部分C1a1-M8;N、R都是第三批走出东非的族群分化演变的两个分支,R系(M207-M45)就是通常说的欧罗巴人种丁零族群中的R系元素很可能是R1a1a-M17和R1b;N系(M231)是与汉族主体O(M175)最后分离的分支(约2.1万年前),N系族群曾在中国辽西创造了史前文明赵宝沟文化,约公元前4700年被仰韶文化北上分支红山文化(轩辕氏先祖部落Y-O2a2b1-M117/O2αF522)所摧毁覆盖,造成N系有分支(N1c-L729)被迫向北再向西迁徙进入东欧,最后到达波罗的海沿岸,在芬兰、波罗的海三国、东普鲁士等都有高频分布,其中芬兰占比高达61%。而留下的N系N1a则融入红山文化轩辕氏先祖族群。

       说回丁零人,约在公元前200年左右丁零被匈奴(匈奴系)征服,后来丁零人用了近300年的时间反抗赶走了匈奴,夺回贝加尔湖地区。

       约在公元一世纪前后,中原汉朝联合丁零等击败匈奴,迫使匈奴西迁。

        1、汉代时游牧于萨彦岭地区丁零人,后一部分沿叶尼塞河向北迁移到北冰洋沿岸,一部分越过乌拉尔山脉,属于乌拉尔语系。在俄罗斯境内的这支丁零人后裔,就是现在的涅涅茨人(萨莫迪人、尤拉克人),分子人类学DNA-Y为N1b-P43,(占比75%),涅涅茨人现在主要是以养驯鹿为生,但也仍然保留着2000多年前他们祖先丁零人的狩猎习惯。

        2、俄罗斯境内另一支丁零人后裔雅库特人,是在10世纪时为躲避布里亚特人(蒙古一支,又称布里亚特蒙古人)而北迁至北极圈,属于突厥语系

        3、在三国时期,一部分丁零人迁徙至新疆阿尔泰山一带为西丁零

       4、留在贝加尔湖以南游牧的部分,称北丁零,后大多先后融入鲜卑(东胡系)和汉族

        5、三国时期(220年-280年),一部分丁零人也开始南下,他们到达甘肃河西走廊宁夏一带游牧,后在阴山一带丁零人大都鲜卑化(东胡系)。“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敕勒歌》就是北齐敕勒人的鲜卑语牧歌(译成汉语为乐府民歌)。这支丁零人南北朝时期又继续内迁中原地区,与当地汉人融合。

        6、公元388年十六国时期敕勒人翟辽河南浚县滑县一带建立魏国,史称翟魏政权,这是丁零人中国中原地区建立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政权,不过仅仅在四年之后的392年,翟魏政权就被鲜卑人(东胡系)后燕皇帝慕容垂所灭。

        7、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北魏九次战争虏获六七十万丁零人,置于漠南各地,而漠北的很多敕勒部落后来都服属于柔然(东胡系)。

        8、公元5世纪末敕勒部落的阿伏至罗率众十余万西迁。在新疆车师建立高车国(丁零人在北方草原使用一种高大车轮的木车,所以丁零又称高车),高车国共七任主,前后约五十五年(公元487年-541年),最后被柔然所灭。

        9、厌哒人(白匈奴,一说红匈奴),厌哒人的成分和说法都很复杂,据说含有敕勒人成分,一般认为嚈哒人大月氏人匈奴人的混血(也有说是塞人月氏人的混血)。厌哒人曾在中国西域古滑国,中国诸多现代少数民族如维吾尔、裕固、乌兹别克等都融有嚈哒人的成分。

       10、大名鼎鼎的突厥登场了,突厥丁零系中最著名的族群,古DNA检测突厥标本为Rla+C3c。公元5世纪突厥仍附于柔然(东胡系),为柔然打造铁器,被称为“锻奴”,有着成熟的冶铁技术。公元6世纪552年突厥崛起,反叛柔然,成为新一代的草原霸主,建立突厥汗国南北朝北齐时(公元567年)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双方以阿尔泰山脉为界。

       11、东突厥(583-630年),先被隋文帝采取分化策略分化,又在629年被唐朝李世民所灭,后裔建后突厥

       12、薛延陀汗国,薛延陀部漠北铁勒大部,自称“我铁勒部人”,包含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霫等部,曾先后被突厥和柔然统治。薛延陀部后与唐朝结盟,成为东起大兴安岭,西达阿尔泰山北呼伦湖畔的庞大汗国。

       13、西突厥(583年-657年),西突厥有十姓部落,分左厢五咄陆和右厢五弩失毕。最强盛时东起敦煌,西至里海,控制着西域各国西突厥曾先联合波斯灭了白匈奴,又和东罗马拜占庭结盟打击波斯。657年西突厥被唐高宗所灭,余部或归、或附吐蕃或西迁中亚九姓乌古斯便是西突厥后裔。

       14、西突厥还有一支名塞尔柱突厥(塞尔柱人,首领塞尔柱是乌古斯酋长),他们逃至小亚细亚,建立起强大的塞尔柱帝国,随后强大的塞尔柱骑兵一举征服了阿拉伯帝国统治下的波斯。壮大后的突厥人最后攻灭拜占廷帝国,建立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奥斯曼最早是突厥一个小部落的酋长),演变成今天土耳其共和国的主要民族。

       15、突厥之后,丁零系的另一个著名族群也开始登场了,那就是回纥

        回纥敕勒中漠北九姓铁勒之一,由袁纥联合仆固、同罗、拔野古等部形成,原属于丁零分支薛延陀部为漠北铁勒。曾先后被突厥和柔然统治,多次反抗东西突厥

        7世纪唐朝时,回纥人曾助唐朝打击东西突厥和平叛安史之乱

        744年-840年回纥部落的药罗葛部建立回纥汗国,后更名回鹘汗国。汗国创始人怀仁可汗骨力裴罗曾在646年灭薛延陀汗国

        840年回鹘汗国败于北方黠戛斯人,黠戛斯人又称柯尔克孜人,是叶尼塞河流域文明的开创者,黠戛斯人据说是欧罗巴人蒙古人(实际上在成吉思汗之前所说的蒙古和元朝及以后的蒙古不完全是一个概念)的混合人种。在唐朝时期,黠戛斯人被称为“李陵苗裔”,这可能与汉朝大将李陵有关,后来李陵的孙子在西域建立了黠戛斯汗国。十三世纪初期蒙古人崛起时,黠戛斯人感到威胁,一部分黠戛斯人逃往了中亚,成为了中亚的吉尔吉斯人,黠戛斯人在中国的后裔就是现在的少数民族柯尔克孜族

        842年,被黠戛斯人打败奄奄一息的回鹘汗国,经胡山之战被唐军歼灭。

        16、高昌回鹘,回鹘西迁吐鲁番盆地的分支,也称西州回鹘,是现代维吾尔族的祖先。

       17、元代前的三姓豁里,敕勒人(丁零别称)部落之一骨利干,属于突厥(丁零系)统治,后一部分归入回纥(丁零系)。

       18、蒙古部落,蒙古族群中的汪古、乃蛮、克烈等部(东胡系的蒙古也是部落联盟,包含许多不同的族群),也有称为突厥人后裔。

       19、裕固族,中国现代少数民族,为迁往河西走廊河西回纥分支,又称黄头回鹘,在11世纪-16世纪形成。

        20、哈萨克族,一般说为突厥人与古乌孙人(Y-R1a1a1b2-Z93/Z94,波斯塞种人,即斯基泰人)的混合后裔,而哈萨克自古就是一个来源多样化的混合民族,与突厥(丁零系)、葛逻禄(丁零系一支)、回鹘(丁零系)、喀拉契丹(西辽,东胡系)、克烈(一说突厥或回鹘遗民,一说蒙古西迁的九姓鞑靼后裔)、乃蛮(11、12世纪,一说族源为唐代南下的黠戛斯人,一说出自回纥)、钦察(12世纪末-13世纪,突厥系,也是西伯利亚鞑靼人、克里米亚鞑靼人、保加利亚的保加尔人族源)等都存在密切的渊源关系。

小结:

       古代游牧民族族群的成分实际上还要复杂得多,各族群部落在历史长河中是一个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各族群部落联盟不断崛起、衰落、替代的过程。

       就丁零系简单而言,他们的后裔现在主要分布在中国、中亚、俄罗斯;丁零系在古代最出名的两大族群就是突厥和回鹘,不过突厥和回鹘虽然都属于丁零系族群联盟(丁零人)组成部分,但并非一个部落,因为分子人类学已经证实,丁零人至少包含Y-N/R/C三个(甚至更多)人种单倍群,事实上突厥和回鹘大多时候是对抗的,或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回鹘还联合唐朝共同打击过东西突厥。在中国境内,突厥和回鹘这两大族群后来都先后融入东胡系、匈奴系、汉族,或相互融合成为新的现在的少数民族,成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不少人都曾讨论过一个问题,就是欧罗巴人种(所谓的白种人,也有直接说雅利安人)究竟有没有到过东亚大陆或古代中国,我确定是到过的,这可能主要与斯基泰人(塞人)的迁徙和扩张有关,早在公元前5-前2世纪初,乌孙人(波斯塞人)和月氏人(吐呼罗人,R1a1,唐朝搞“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史思明就是月氏昭武九姓的康国和史国人)就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一带了(今甘肃祁连山一带),后来是被匈奴赶往了西域。此外,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高原塔吉克人,现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族为平原塔吉克人)其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就分布于帕米尔东西操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支的塞种人伊朗就是古时的波斯,也就是雅利安人(现在的伊朗航空公司就叫雅利安)。

        而分子人类学已经验证:

       R1b单倍群(印欧西支):乌兹别克族(钦察)的7%、维吾尔族(回鹘)的17%、回族的12%,俄罗斯涅涅茨族(丁零系)的4%。

        R1a单倍群(印欧东支):乌兹别克族的18%、维吾尔族的18%、哈萨克族的5%、吉尔吉斯族(柯尔克孜族)的40%、俄罗斯涅涅茨族(丁零系)的10%。

        RxR1单倍群(雅利安分支):维吾尔族的4%、乌兹别克族的4%、吉尔吉斯族的2%、哈萨克族的1%。

        R系在整个中国占比0.82%,可能很多人会感到惊讶,R系中国汉族中也约占1-2%(R1a1a-M17),因为汉族人口基数高,这个比例就已经相当可观了,相当于约1400万-2800万人。

       当然,回族并非是一个血缘民族,回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名称,是到清朝乾隆时代才出现的,作为回族的主体主要是自古以来通过“一带一路”经商来到中国并定居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也包括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时,大批迁入中国的西域人。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回族人口约9,820,000人,近千万人口中12%的R系也就是100多万人,与汉族中的R系比例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汉族中的R系元素,应该就是绝大部分来自古代游牧民族的融合过程中,只不过是在数千年不断地基因融合稀释过程中,没有了明显的生物特征罢了。

       如此,难道还说欧罗巴人种(所谓的白种人)没有到过东亚大陆或古代中国?只不过是后来又被“挤出去”了和在中华民族的大熔炉里融化了。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发展演变
北方游牧民族演变和迁徙历程
中国历史上北方的那些游牧民族去哪儿了?
给蒙古高原定下名字,为何蒙古人之后漠北再也没有新的游牧民族了
一个被祖国抛弃了的可怜家族的两千年归国路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变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