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年古刹*潭柘寺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潭柘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北京最古老的古寺。

潭柘寺在老北京“八刹三山”中也是个独特的存在,除却佛教圣地之外,更不经意流露出来的是文化和皇家的气质。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距今1700多年的历史,堪称寺庙奇迹!寺院初名“嘉福寺”,唐代其名为“龙泉寺”,金代更名为“大万寿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



该寺庙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主要建筑可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和毗卢阁;东路有方丈院、延清阁、行宫院、万寿宫和太后宫等;西路有戒台和观音殿等。







大雄宝殿是寺中最雄伟的建筑,面阔五间,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绿剪边,上檐额题“大雄宝殿”,下檐额题“福海珠轮”。正脊两端各有一巨型碧绿的琉璃鸱吻,是元代遗物,上系以金光闪闪的鎏金长链。









大雄宝殿后方左右两侧分别各有一株娑罗树和一株银杏树,树体高大。娑罗树是佛教的圣树;银杏树最为有名,1400年高龄,被乾隆皇帝奉为“帝王树”。



乾隆皇帝钦赐的“帝王树”,雄姿肃穆,古雅别致,当微风吹拂而过时,摇动着万千碧叶,显得壮丽非凡。帝王树高达24多米,直径4米有余,六、七个人才能合抱,遮阴面积600多平方米。'帝王树’也是历代皇帝对树木御封的最高封号。



毗卢阁在大雄宝殿的后面,这是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也是寺内最高大的一座建筑。为双层楼阁式建筑,硬山顶,七间开。一层中间供奉的是一尊毗卢遮那佛,密宗称为“大日如来”,简称毗卢佛,毗卢阁也因此而得名。在一层阁的门额上挂有乾隆皇帝手书“圆灵宗镜”的匾额,殿内的楹柱上有清代大书法家励宗万手书的楹联,“寺枕龙潭七祖分支传妙法;山连鹫岭九峰环翠拥诸天”。



在毗卢閣东侧,耸立着一座覆钵形藏式白塔,名为金刚延寿塔。是潭柘寺内现存唯一一座古塔,释解潭柘古塔就从这座古塔开始。塔前东西两侧各有一棵形态奇异的古松,树身修长,干体扭曲,形态婀娜,好似两只翠凤在白塔前旋舞,因而被称为'双凤舞塔松'。


明代皇室对藏传佛教信仰十分崇信,越靖王朱瞻墉为皇太后祈福延寿,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建了这座藏式金刚延寿白塔。塔中所藏并非佛舍利,而是皇太后的生辰八字和佛经。


潭柘寺有一座观音殿,在西路的最后面,是全寺最高的一座建筑。殿前匾额写着“莲界慈航”四个大字,这是乾隆书写的。





楞严坛,位于大雄宝殿西侧戒坛院内,是潭柘寺最著名景点之一,也是寺内最重要的佛事法坛,是过去僧众专门宣说楞严经以及观世音菩萨圣号的场所。


楞严坛的建筑形式十分独特和精美。为重檐亭式八面圆殿木结构,下面是一个八棱形的汉白玉须弥座,其外沿用汉白玉石栏杆围护,直径47尺。台基上面是一座八面形的大殿,四面开门,其它四面为木质花棂窗。殿顶为双重檐,下层檐仍为八面形,飞檐翘角,殿角上安有琉璃吻兽,下挂风铃,上层檐为圆形,呈伞状,殿顶和重檐覆以绿色璃璃瓦,黄琉璃瓦剪边。殿顶为圆形攒尖顶,顶端为鎏金顶。



大殿外侧正面挂有清乾隆帝手书“寂照真如”的匾额,其它三面的门额上的匾额是当时的两位亲王所题,其中果亲王弘瞻题了两块,一块是“金姿宝像”,一块是“ 慈云普覆”,另一块为显亲王衍璜所写的楹联,“登自在天,金口圆音宣落落;八三摩地,玉豪光相显如如”。




潭柘寺内的行宫院位于“帝王树”的东边,建筑形式就是一座四合院,是清代皇帝来潭柘寺进香游玩小住的地方。北边的万岁宫是乾隆皇帝的行宫,南边是太后宫。


'流杯亭',位于行宫院内,是当年清代乾隆皇帝为得'曲水流觞'之趣而建。这种建筑仅在中南海、故宫乾隆花园等少数几座皇家御园以及恭王府才可以见到。



猗轩亭内用汉白玉石铺地,石面上刻有一条弯曲盘旋的的石槽,是根据古代三月三“曲水流觞”的习俗而建造的。


有意思的是图案从一边看形似龙头,另一边看形似虎头,可见建造者的奇思妙想。


这里竹林茂盛,古松挺拔,环境清幽。民国时期的著名旅行家田树藩有诗赞曰:'猗玕亭畔景殊出,修竹风清送晚秋。隔院钟声传耳底,石间泉水入亭留。'

如你细心,你会发现这里竹子很有特点。有的杆是黄色的带有绿条,这被称雅为“金镶玉”;有的是绿色带有黄条,雅称为“玉镶金”。




财神殿和明王殿位于潭柘寺东侧、东观音洞北侧,主体建筑始建于明朝时期,为两进院落,建筑风格独特、装饰精美,在北京地区闻名遐迩、香火鼎盛。







潭柘寺作为北京地区的古刹名寺,历史上游人香客云集,香火很盛。从金代以后,每个朝代都有皇帝到这里来进香礼佛,后妃、王公大臣更是数不胜数,平民百姓则更是难以胜记,特别是从明代之后,潭柘就已经成了京城百姓春游的一个固定场所,“四月潭柘观佛蛇”已经成为了京城百姓的一项传统民俗。


潭柘寺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在历史上曾形成了多条古香道,从不同的方向通往潭柘寺。这些古道有的是皇室或官家出资修建,有的是由与潭柘寺结有善缘的民间香会出自于对佛的虔诚之心,而集资修筑的。这些古香道经过了历代不断的 整修,使用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


潭柘寺环境十分优美。远眺群山起伏,层峦叠嶂,满目青新,尽收眼底。近观松柏苍翠,蒿草茂盛,赏心悦目。难怪清代诗人王嗣槐有诗赞曰:'山足岗低夕杳冥,树蓝坐隐九峰青。含桃红点祗园树,修竹苍浮曲水亭。'更有遍游大江南北的乾隆皇帝见到了此处的美景,也不禁吟出了:'青山绿如洗,四面作佳邻'的诗句。


现人有诗云:九峰环聚拱古寺,晋创唐兴泽蓟燕。

潋滟潭光龙始跃,婆娑柘影虎曾眠。

东西萨埵藏灵洞,南北浮图设法筵。

警醒红尘名利客,一声梵呪遍三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旅行 I 它被誉为“皇家第一寺”,这座千年古刹真的有千年之久吗?
【西散原创】马芊芊作品 | 千年古今潭柘寺
门头沟潭柘寺:这一次专程来看乾隆御封的帝王树(市井系列之154)
乾隆御封,北京城里的千年帝王树
中国奇树(5) 潭柘寺帝王树
途经途观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