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北京这些古建筑的消亡 梁思成老先生为此痛哭了好几天

牌楼,又被称为牌坊,为高悬牌匾而建的纪念性或装饰性的建筑物,在庙宇、陵墓、衙署、园林或街道路口经常见到。特别是在北京更是常见。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的研究和保护。

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在众多的建筑中,最能体现老北京风格的除了胡同和四合院外,就是街头巷尾无处不在的牌楼了。”北京的牌楼是中国所有城市里最多的,但是遗憾的是,这些见证了北京发展与改变的牌楼,在上世纪50年代差点遭受灭顶之灾。上世纪50年代,北京城牌楼拆除之风盛行。在一本《城记》的书上记载,1952年5月,被北京城就开始酝酿拆除牌楼了,因为牌楼都在街头巷尾,成为了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50年代北京大街上的牌楼

梁思成老先生是极力反对拆除牌楼的,并为此写信,并列举帝王庙前景德街牌楼为例,详述了牌楼在老北京城的意义。但是,梁老的一件并没有被政府采纳,相反,梁老列举的景德街牌楼被首先拆除了。那个年代的大拆除,让梁思成悲痛不已,据罗哲文回忆:“拆历代帝王庙前的牌楼,梁思成先生痛哭了好几日。名义上是拆除,但事前并没有落实迁建地点,导致拆下来的材料堆到一起,最后都不知去向了。”

正在拆除的牌楼

目前,北京牌楼的衰亡速度非常快,这种昔日北京城常见的景观,如今已经不多见了。应该如何保护这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京城景观,成为了许多古建筑专家的心头大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年古城一朝散?梁思成一生守护的古建筑,李嘉诚用200亿拆了?
1959年,北京长安街拓宽至120米,梁思成为何发怒
郑孝燮写信保护德胜门箭楼
梁思成最喜欢的一座北京牌楼:多亏他奔走努力,如今我们还能看到
多亏梁思成呼吁,北京这座牌楼才得以保留,并成为首博第一件展品
名家眼中的北京城---梁思成(已分节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