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国侨商郑爱珍: “中国胃” 中国心

图为2018年5月16日,在德国哈瑙市“稻香坊”连锁餐厅的店庆活动中,郑爱珍(左三)向格林童话教育基金等其他慈善基金进行捐赠活动。(照片由郑爱珍本人提供)


初见郑爱珍,是在2018年深秋时节的北京。彼时,她作为德国侨领代表,正在北京大学参加由中国侨联主办的2018海外侨领中国国情研修班的学习。“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对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我们还会到云南实地学习考察。”郑爱珍兴致勃勃地向本报记者谈起学习感悟,言语间难掩兴奋。


笑容亲切,开朗健谈,是郑爱珍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在之后的交流中,她侃侃而谈,分享了自己在餐饮业30多年的创业故事。如今的郑爱珍,是德国稻香坊连锁餐饮集团的董事长,同时担任德国华侨华人联合会副主席。从奥地利维也纳到德国法兰克福,从开第一家店到成立连锁餐饮集团,“把中餐做得更好”是她一直坚守的理念。



为中餐正名


1986年,22岁的郑爱珍离开家乡浙江,来到奥地利维也纳求学。作为“侨二代”,郑爱珍很快融入了在异乡的新生活。来到奥地利的第一年,她就掌握了德语,能够与当地人自如交流。


  “受我妈妈的影响,我非常喜欢美食,对吃很讲究。”郑爱珍笑着说。离家在外,家乡的美味让郑爱珍始终难以割舍。


  1988年,尚未毕业的郑爱珍偶然间发现了一幢独栋的房子,花园环绕,环境优美。年轻的郑爱珍敏锐地感觉到,这里很适合开一家高档中餐馆。说干就干,郑爱珍找到几位好朋友一起凑钱,把餐厅办起来了,迈出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步。


  很快,郑爱珍在奥地利开了三家中餐厅。“前两家餐厅是浙江菜系,名字分别是‘汉宫’、‘长城’,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郑爱珍介绍说,“第三家餐厅开在使馆区,就起了英文店名‘Palazzo’,即宫殿的意思。我聘请了北京厨师掌勺,在装修上也花了很多心思。我聘请了专业设计师装潢店面,用花岗石装饰外墙,色调简洁雅致,使它更贴近所在地顾客的需求。”


  1993年,跟随家人的脚步,郑爱珍把事业转向德国。三家带有浓浓中国味儿的餐厅——“楼外楼”、“汉宫”、“莲花楼”亮相德国。“从奥地利到德国,做高档中餐是我一直坚持的理念。”郑爱珍说。


  从白手起家到步入正轨,郑爱珍似乎一直顺风顺水。其实,她也遭受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挫折。“刚到德国时,办理营业执照、适应当地民情都花了不少功夫。2001年后的几年间,我还经历了投资失败,店面都卖了出去,一切都要从头再来。”再谈当年,郑爱珍的神情格外淡然,“就算天塌下来,我还是能笑起来,这就是我的性格。”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郑爱珍的中餐厅在法兰克福重新开张,她的许多老顾客都前来捧场。随着事业的再次起步,郑爱珍对中餐有了更多的思考,她说,“赚钱不是我的唯一目的,我要把中餐做得更好,改变人们对它的一些误解和成见。”


  随后,郑爱珍接连开了十几家连锁店,成立了德国稻香坊连锁餐饮集团。她把事业成功的秘诀归功于“真诚”。她说,“很多顾客来到我的店里,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有的顾客甚至从几十公里外来我的餐厅吃饭。”


  “2019年,我将在法兰克福市中心建立起一个大型高档美食城,让中国美食在这座城市最好的地带亮相。”谈起未来规划,郑爱珍充满信心。

 

播慈善爱心


除了做好中餐,郑爱珍还在坚持做另一件事。


  “2008年,每家餐厅都拿出1000欧元捐给当地的慈善基金。之后,每家餐厅的捐献数额都逐年递增1000美元。我已经坚持了10年。”郑爱珍坚定地说,“我在这里发展了自己的事业,就应该积极地回馈当地社会,为他们做一些好事。”


  郑爱珍捐赠过的慈善基金种类很多。残疾人士、重症患者、贫穷儿童、难民……越来越多的人正感受着这份温暖的“中国爱心”。


  郑爱珍居住的哈瑙市是法兰克福的一个卫星城,是格林兄弟的故乡,被称为“格林兄弟之城”,这里每年都会有童话故事的演出。为了让当地有听力障碍的儿童也能感受到童话故事搬上舞台的魅力,在一次演出中,郑爱珍专门邀请了手语老师走上舞台,与演员同步表演,为生活在“无声世界”的孩子们带来了欢笑。


  “哈瑙市市长亲自出席了那场演出,孩子们纷纷用手语告诉我‘很高兴,很喜欢’,我非常感动。”郑爱珍动情地回忆。


  除了积极回馈当地外,郑爱珍也热心参与国内公益事业,为同胞奉献爱心。


  郑爱珍的祖籍是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2010年5月,德国文成华侨华人联谊会在法兰克福成立。其宗旨之一就是发动旅德文成同胞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支持公益、慈善事业,建设故土、报效祖国。


  “我会通过文成会向国内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捐款。对于在海外遇到困难的同胞,大家也会一起凑钱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郑爱珍表示,“我做慈善别无他求,只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让自己获得内心的满足。我会一直坚持,也让我的子孙后代们一直坚持做好慈善。”

 

促中德交流


  在中餐行业奋斗多年,郑爱珍不仅有“中国胃”,更有一颗“中国心”。


  “直到现在,我依然保留中国护照。我已经打定主意,一辈子不换中国护照。”郑爱珍自豪地表示,“这是我的‘中国心’。”


  郑爱珍对祖国的深情,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孩子们。郑爱珍说,“我的三个孩子都是从一岁起就开始学中文。我们在家里一般用中文交流,他们不仅能说,还能写会认,我买了很多中文书供他们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欧洲自驾30天
飞往英国——法兰克福转机到伦敦
风靡全球的'维也纳香肠',原来背后还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你为什么帮助我 作者:阿 苍
德国铁路公司计划大规模采购中国高铁列车
“法瑞德意”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