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9年前,800名舟山知青赴大兴安岭;如今他们相聚,唱起了一首《呼儿嘿呦》

10月30日,费生友起了个大早。凌晨4点多,他从岱山出发,途经秀山来到本岛。而他所要赶赴的,便是一场和自己多年未见老战友的约会。

初见时还是风华正茂的少年,再见时却已是白发苍苍。

在这场纪念舟山知青赴大兴安岭四十九周年联谊会上,老知青们相聚一堂,回首往昔青春岁月,感悟着人生沧桑变迁。

No.1

49年前的这天,

他们坐上了去北疆的火车

上午7点半,在定海新华侨饭店门口,停靠着的3辆大巴里满满当当地坐了90多位老人。

之所以选择在10月30日聚会,正是因为这一天对于老人们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

49年前,1970年的这一天,800多名知识青年一起从舟山出发,乘了五天四夜的火车来到了大兴安岭地区的首府加格达奇市,投身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年龄不同、出身不同、经历不同,但从此,他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舟山赴大兴安岭知青。

 “大多数知青都在舟山生活,平时大家也会组织一些娱乐活动,不过,如此大型的聚会却是第一次。这次联谊会意义重大,这么多老战友一起出来聚一聚也是非常难得。”

作为这次联谊的组织者之一,也是知青中的一员,在丁雅慧看来,知青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经历过艰苦,有过共同的人生目标,正是这种特别的情谊让他们习惯于用“战友”来称呼彼此。

事实上,这次相聚的老人们都是来自原舟山赴大兴安岭的一连、三连和岱山队伍中的知识青年。昔日,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被输送到大兴安岭地区电业局送变电工程处,一部分编入大兴安岭地区各建筑工程公司工作。造房子、铺立杆塔……知青们将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这片祖国的北疆。

No.2

在这片严寒的土地上,

知青们献出了自己的青春

昔日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由于多年未联络,突然见面也难免叫不出名字。但在短暂辨认后,今时的重逢让大家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一起重忆往事。

曾惠南和费生友当年同属于三排二连,也是被分配至电业局工作的193名岱山、定海青年中的两位。在曾惠南的记忆里,他们这个输变电队伍大多数时候都在靠近中俄边境的深山密林里工作,最远的时候还将线路架到了漠河,并因此在这个最北境的地方呆了整整两年。“那地方真的冷啊,零下三四十度的温度,裹着棉衣棉裤还是发抖。”回想起当年的场景,老人还不免打了个寒颤。

灭山火、挖冰坑、爬高塔是11年建设生涯中的常态,令两位老知青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昔日一位战友的牺牲。“还记得他是定海人,1973年6月20日牺牲在了林海到碧水的送电线路建设过程中。”曾惠南至今留着和战友的合影,看着照片,老人也是唏嘘不已,自己如今已是满头白发,战友却永久停留在了照片中的青年模样。

远离家乡,知青们只能通过拍电报来向家里报平安,三分钱一个字,简简单单地写上一句“我在这里很好”让家人不担心。过年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包饺子,炖上土豆白菜,虽然餐桌上也有不少肉菜,却还是一口来自东海的鱼干才能让远离家乡的心得到少许慰藉。

No.3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

联谊会上唱起了昔日的歌

知名企业家、尼日利亚拉各斯华助中心主任孙国平同样是舟山赴大兴安岭知青中的一员。为了和战友们团聚,前段时间为了参加国庆大典回国的他此次也是特地赶回了舟山。

“苦肯定是苦的,当地气候寒冷,人口稀少,基础条件也比较差。但我们是受毛主席思想影响较深的一代,当时响应毛主席号召建设祖国,我们想的都是为国家奉献青春。”在当时年轻的孙国平看来,既然自己已经来到了大兴安岭,就一定要把工作干好。

孙国平说,自己19岁来到大兴安岭,在那里呆了十年。和许多知青一样,在这十年里,他在这块土地上成了家。妻子同样是舟山赴大兴安岭知青,这次也和他一同参加了联谊会。“可以说,正是当年在大兴安岭当知青的经历赋予了我们这代人一种拼搏精神,让我们越挫越勇。

聊到自己的经历时,孙国平也将自己在海外的成功归结于昔日的知青岁月,“年轻的时候苦过、饿过、干过,当时那么艰苦的环境我们都能坚持下来,所以到了国外,我们遇困难也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坚持、奋斗。”

和孙国平一样,早年的艰苦岁月培养了老知青们乐观向上的心态。和现在大多数年轻人的看法不同,在他们看来,当年的条件虽然苦,大家聚在一起奋斗的日子却是快乐的。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毛主席还教导我们说,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联谊会上,推杯换盏间,兴致高昂的老人们激情难抑,纷纷站起来唱起了歌。《呼儿嘿哟》《北大荒人的歌》《山楂树》……一首首属于知青们的歌曲响起,歌声回荡间,他们也仿佛回到了自己十几二十岁的时候,脸上闪耀着年轻时的光彩。

“现在年纪大了,知青们也想多聚聚。选择一年一办,算是满足大家的心愿。”丁雅惠告诉记者,此次选择举办四十九周年联谊会,同时也是为了明年五十周年纪念会做准备,“明年的联谊会应该会有更多老战友参加,会举办得更加盛大一些。”

记者 翁雨薇  通讯员 陈庆海

编辑:硕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知青颂》
20世纪60、70年代,知青下乡生活的珍贵彩色老照片
37.1-会泽知青纪念知青下乡五十年大聚会主持词(前言)
风雨铸就战友情
“青春无悔”纯属自我安慰
【博尚文苑】我们永远是战友一一三道岭知青之歌/作者:陈晓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