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职场新人「月薪翻倍」,只因转变了这4个思维

大家好,我是 Taka 

今天北京下雨,嗯,是 Taka 最喜欢的天气了(开心脸),趁着好心情来整理一下大家的后台留言,发现一个呼声特别高的问题:职场新人怎样做才能拉开与同龄人的差距?

Taka 很认真得思考了一下,发现大家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其实就在于:思维方式

因为行为只是外在表现,思维才是真正的内核,它就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操纵着大家之后的每一步,带领我们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也就是说,要想拉大差距,首先要转变思维。

好,今天就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4个职场思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其它的职场知识也会在后面的文章中一一分享。

消费者 vs 生产者

第一步,要转变定位。

学生和职场人士在角色定位上的区别就在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区别。

这一概念出现在《靠谱 顶尖咨询师教你的工作基本功》一书中。

如何理解呢?

学生时代,我们向学校支付学费。而学校会相应得提供给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教师资源课程社团活动等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是在进行一个消费过程。

支付了金钱,如果出现了不符合预期的情况,就会感到失望,甚至会从消费者的角色提出抱怨「学校xx方面做的不好」。

基于这种心态,我们特别容易把「自己是否满意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自己想不想做」挂到嘴边,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

图片来源:Pinterest

而职场则完全不同。

打个比方来说,职场和菜市场差不多,虽然没有特别恰当(捂脸),但是二者有一个共性:价值交换

职场上,你通过你的价值,来交换你的利益,也就是你的工资。

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确:你不是公司的客户,支付金钱的不是你而是公司

换句话说,一旦进入社会,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就要从「自己」转化成「他人」。工作是为了满足对方的期待。我们必须思考的是对方想要什么,而不是自己想做什么,以及如何才能满足对方。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就是在完成价值生产。

但是,很多初入职场的同学,还停留在「消费者」这一角色中。总会抱怨这个抱怨那个「都没有人带我遇到问题了,也没人教我怎么办公司这点不好,那一点也有问题」。

初入职场,会遇到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想抱怨一下其实也很正常。但是,同学,在抱怨之前请先思考一个问题「我能为公司生产的价值是什么?」。

定位不对,则心态不对,心态不对,则影响做事效果。

所以,第一步,将自己定位成一个「生产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提升自我的价值。

0.99 vs 0.01

什么是「0.99心态」呢?

简单来说,就是「差不多」思维,凡事都马马虎虎,差不多就行。

这种「0.99心态」有什么坏处呢?

来,先带大家做一道数学题:0.99的n次方等于多少?(大家一起来醒醒脑)

懒人如我,先去网上找了一下答案:当n趋于无穷大时,0.99的n次方就趋于0

也就是说,无数个0.99相乘其结果就近似0。

现在来试想一下,如果在职场中,我们每件事情都以0.99点心态去完成,时间长了,工作结果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很多机会,都是被这0.99的心态毁掉的

图片来源:Pinterest

如何避免0.99心态?所谓的差不多到底差了多少呢?

差了0.01。

当大多数人都是用0.09的力气去做事的时候,如果你愿意多付出0.01的努力,多那么0.01的细致,多做0.01的考虑,那么有什么理由,拉不开跟大家的差距呢

举个例子。

taka刚入职时,领导安排了一项任务给我和另外一个同事,让我们每个人写一份工作报告。

我从小性格大大咧咧,做事马马虎虎,平时也经常讲「这个事情嘛,差不多就行」。结果我就把上个月的数据换成了这个月的,其它内容一点没有变化。

而另外一个同事的工作总结则很全面,不仅将本月开展的工作内容在报告中一一体现了出来,而且还提出了本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他针对每一个问题都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在报告最后,还提出了下个月的工作计划:目标,进度安排,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所需要的资源支持

事实证明,这位同事果然很快就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争取到了更多的机会,成为了我们新人中进步最快的那一个。

一次的0.99心态,觉得影响不大,而无数个0.99事件相乘,差距就出来了。

还在用单一的维度来看待竞争结果

进入职场之后,很多朋友都在抱怨「竞争结果不公平」,认为那些成绩不如自己的人混的都比自己好,并且很鄙视别人的其他优势,比如情商、背景甚至外貌。

殊不知用「成绩好坏」来推测竞争结果本身就是很傻的行为,是一种很单一的评价方式

上学的时候,我们判断一个学生的标准很单一:成绩好。

进入职场却变成了:专业能力 情商 运气 ……的总和

总和高的人胜出了,你抱怨:我明明专业能力比他强啊,凭什么这样?却没看到你其他几项加起来是负分。

前段时间我一个学医的朋友去医院实习,因为没有选到很好的导师向我吐苦水,说觉得太不公平了。

比他菜的同学都选到了好老师,他们知道自己的水平怎么好意思选那么好的老师,老师知道他们的成绩怎么就答应他们了。

我听了之后哭笑不得,那些「很菜」的人就是很早知道要用总和来定胜负啊,知道自己的弱势,所以抢在其他同学前面选择老师,并且能搞定老师,不也是一种突出重围的能力吗?

图片来源:Pinterest

从小到大,因为家长和老师对我们的衡量标准很单一,一些成绩好的同学确实因为成绩好获得了很多资源,长此以往就形成了线性思维,认为只要成绩这一点好了,竞争结果就一定好了。

更糟糕的是,他觉得其他人也应该这样和他用单一的标准竞争。情商什么综合能力都是旁门左道,所以怨声载道。

事实上,你想用专业实力竞争这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还要想着专业实力不如你的朋友用弱势和你竞争,这不是异想天开嘛?

职场思维就是用各种方法达成想要的结果就行了,你要是一味的要求别人和你一样,用一项能力比拼谁先达成结果就很不现实。也没有监考官像在学校里一样帮你看他有没有偷用计算器呀。

所以下次抱怨的时候一定要想一下别人身上是不是有你欠缺很多的地方,如果你想只拼实力,怎样才能让实力一项的分数超过人家的总和才行。

习惯于被动接受

学校和职场最明显的一点区别可能就在于「做事的态度」,在校时被动居多,在职场则是要主动。

快速的转换态度非常有利于职业发展,以获得更多的资源

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首先是做了事情没人看到,老板找人做事的时候就不会先想到你。

在学校我们写作业老师会收,但是在职场做了事情不主动汇报,老板就算关注你也不可能事事都记得清啊,而且我们给员工机会的时候也会交给那些对这件事更感兴趣的人。

其次是技能没能随着工作时间增长

一类人可能会一直等着别人来教,如果没有人教就不干活。

之前工作遇到一个非常「有趣」的助理,老板在开会时候说不要在工作时间玩手机,她非常委屈的说因为老板没有交代任务,她不知道做什么,结果自然是换了会自己做事的助理。

另外一类是掌握了工作中需要的技能,但是不会再去主动学习了。

这样一来如果来了新的员工很容易就被顶替了,因为不学习,换工作换来换去也没有什么发展空间。

最后还可能会吸引一大批类似的人做朋友,在人脉方面也不利于之后的发展。

图片来源:Pinteres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真希望你25岁前就学会情绪管理
初入职场,我们应该做好哪些思维转变
有哪些可以提升沟通、情商和谈话技巧的书籍?(1)| Taka的图书馆
职场人必看|让你的工作翻倍成长
亲爱的,请做好职场厮杀准备!
为什么优秀的管理者万里挑一?因为他们比一般人更加注重这些方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