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常规在宠物临床上的意义


血常规在宠物临床上的意义

血常规检查是兽医临床中最方便、 利用率最高的诊断技术之一。血液成分的变化通常是疾病的早期反映,通过对血常规的检查能较准确地反映疾病的状态, 给兽医诊断疾病提供依据。血常规检查包括定量检测结果(白细胞总数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计数及指数、血小板计数及指数)、定性检测结果(血涂片形态学检查),综合这些检查结果才能对血常规作出正确分析。 鉴于临床当中血常规对判断宠物疾病的重要性,因此建议对每只患病动物、手术前麻醉的动物、每只体检动物以及老年动物实验室检查时,都要进行血常规检查,并作为先前查出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异常患病动物的复查项目。

白细胞的评价

1、是否存在炎症

白细胞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炎症、感染、组织损伤和白血病时,常引起白细胞数量的变化,此外,白细胞分类计数及形态学变化也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的效果和预后提供重要参考。

2、炎症反应的程度

白细胞总数的增加超过 17000 个 /μL 、单独或同时出现持续嗜中性粒细胞增多症、 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及嗜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未成熟嗜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则表明存在炎症。

3、是否存在组织坏死

单核细胞能吞噬较大的异物和细菌,增多时表明存在对组织吞噬作用的需求,可发生于急性、慢性炎症或者坏死。

4、是否存在全身过敏性反应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表明存在全身性过敏反应。 其病因包括:全身某个部位的寄生虫性疾病,如心丝虫病、跳蚤叮咬引起的皮炎;犬过敏性气管支气管炎(肺部呈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猫哮喘;过敏性胃肠炎;全身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猫弥散性嗜酸性肉芽肿。

红细胞的评价

1、定量检测

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HGB )、红细胞压积( HCT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以及总蛋白( TP )。总蛋白可以反映机体的脱水态,脱水时可以引起总蛋白的升高,还可以引起红细胞的假性升高。

2、定性检测

通过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形态。

3、主要问题

红细胞总数的判断: 主要根据红细胞的计数来判断红细胞增加、减少,还是正常。

红细胞如果减少, 那么贫血是再生性的还是非再生性的判断:

① 识别再生性贫血时, 观察血涂片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 血涂片上多染性红细胞增多就表明存在红细胞再生。

② 可通过网织细胞绝对值来确定再生性。 犬猫网织细胞绝对计数超过 80 000 个 /μL 时,表明存在再生性。

 再生性贫血是失血性还是溶血性的判断:

① 病史、症状以及临床检查是鉴别诊断的关键。 大多数失血性贫血可通过该方法识别。 

② 高血红蛋白血症以及血红蛋白尿表明溶血。 

③ 极高的网织细胞计数(超过 200000 个 /μL )是溶血的高度提示。

 ④ 如果疑似溶血,那么应该仔细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 查看是否存在某些溶血性疾病特有的异常红细胞,包括球形红细胞、海因茨小体、病原(巴贝斯、血巴尔通体)。

如果是非再生性的贫血, 不进行骨髓检查能否确定其贫血机理:

 ① 炎性疾病引起的贫血是犬、 猫最常见的贫血,且可以通过血象推测诊断。 其特点包括,轻度到中度的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和炎性白细胞相。

 ② 铁缺乏可引起小红细胞性低色素性非再生性贫血, 可通过血象以及血涂片推测诊断。 

③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核成熟缺陷性贫血)在循环中偶尔出现巨幼红细胞。 巨幼红细胞也可见于血涂片,需经骨髓检查确定。 

④ 骨髓纤维变性引起的非再生性贫血具有的特点是异形红细胞症,伴有泪细胞和卵形红细胞、白细胞减少症以及血小板反应不定 (需要骨髓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

 ⑤ 以血涂片出现大量有核红细胞而缺乏多染性红细胞为特征的非再生性贫血,表明骨髓基质受损。 原因可能有犬的铅中毒和猫的白血病( FELV )感染。 

⑥ 其他所有非再生性贫血都没有特异性的血象检验结果, 只能通过进一步的骨髓检查确诊。

红细胞总数增加, 红细胞增多症是相对还是绝对的判断:

相对红细胞增多症(脱失引起的)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特征如下:红细胞总数增加、总蛋白增加和血清生化出现脱水症状。 一旦排除相对红细胞增多症,那么剩下的就是绝对红细胞增多症。

绝对红细胞增多症,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判断:

① 其他很多疾病可导致继发性绝对红细胞增多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肺病、肾病、肾肿瘤(原发性或者转移性的)和库兴氏综合征。 ② 如果缺乏潜在的病因,那么就应该是原发性的红细胞增多症 (由骨髓增生性疾病导致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特点有:组织氧饱和度(正常的动脉血气)正常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正常。

血小板的评价

1、血小板的定量检测

 测定血小板的数量。

2、血小板的定性检测

 指血小板的形态检查。

3、主要问题

如果存在血小板增多症, 是反应性的还是原发性的判断:

 ①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可见于:脾切除、兴奋、运动、骨折、高水平的循环糖皮质激素、失血后( 24 h 后,或更长时间后)、骨髓纤维变性和缺铁性贫血。 

②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血小板白血病的一个特点, 或者是由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引起的。

 如果存在血小板减少症,其发病机理的确定:

 ① 消耗性血小板减少症,通常与炎症、DIC 和传染性疾病以及蜱传染的疾病有关。其特点是:炎症白细胞相、轻度到中度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通常大于 50 000 个 /μL )。 

② 再生不良性血小板减少症通常与骨髓前体的减少有关。 

③ 消耗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免疫介导性的。 它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并发于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 常见特点包括:显著的血小板减少症(小于 50 000 个 /μL )和骨髓前体正常至增加。

 如果血小板计数正常,但存在明显的出血倾向,是否是由血小板引起的:

① 首先排除其他出血原因:创伤、凝血缺陷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 和凝血酶原时间 -PT 都正常) 以及 DIC- 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也都处于正常范围内。 

② 口腔黏膜出血时间 ( BMBT )。 如果BMBT 延长,那么可能是由血小板病引起的。

 血小板形态是否发生异常: 

① 出现大量的小血小板(微血小板)表明可能是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早期阶段。 ② 以巨型血小板数量大量增加为特征的血小板大小不等症,表明骨髓生成血小板增加。 通常见于反应性血小板减少症和再生性贫血。 ③ 含有少量大颗粒性血小板,表明血小板发育异常,须作骨髓检验。

④ 检查血小板内的巨大颗粒,确定是否是一些潜在的包涵体,如埃利希体

分析判断的注意事项

1、注意生理性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宠物的年龄、品种、环境、动物保定等的不同,检验结果有所不同,例如幼年犬、猫的红细胞体积较大,总数约比成年低 10%~20%,其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相对也少;而惊恐、激动以及剧烈的运动、挣扎等应激因素可使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含量 3 项指标增高;刚出生时白细胞总数最高,而健康老龄犬的白细胞总数最低。

2、注意病情及病程不同引起的结果

例如犬瘟热为临床上常见的病毒性疾病,按理会引起白细胞减少,但是往往血检的结果是病初体温稍高时白细胞计数可能仍正常,继发细菌感染后,白细胞数轻度上升;中后期继发严重细菌感染,体温明显升高,一般症状严重时,出现严重白细胞增多症;衰竭期,体温明显下降,除一般症状加重外,伴有严重的神经症状时会出现白细胞减少症。

3、注意血象的变化

注意血象的变化,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验才可作出正确的诊断 有时临床症状与血检结果并不一致,临床有病症,血象却在正常范围内,临床无病病症,血象却已出现异常,这时候需要做更进一步的其他检测、检验,如血液生化指标检验、尿液检验等,重点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才可作出正确的诊断。

4、注意把握结果

 注意把握结果,正确判断疗效与预后 一般白细胞计数在 20~30×10 9 /L 可判断为重度,17~20×10 9 个 /L为中度。就算病情严重,但机体抵抗力很好,又属于原发性细菌感染,且仅出现轻中度白细胞增多症,则病情容易控制,预后良好。当病毒感染继发严重细菌感染时,可见大量的白细胞增多,或在病的衰竭期,同时出现白细胞减少症,则预后不良。

5、 注意药物对结果的影响

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和磺胺类、抗真菌药物、止痛药均可引起白细胞的减少症,因此,在分析时要注意问诊该类药物的使用情况。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清·赵廉《医门补要自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常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宝贝扎针我心滴血,为什么总是要做血常规?
一步一步教您看懂血液化验单
如何读懂血常规报告
血常规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怎么看血常规化验单[摘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