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猪苓汤(小便不利、水热互结)
猪苓汤
【原文】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一两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作者】张仲景
【出自】《伤寒论》
【经典回顾】
伤寒论
1、阳明病,心中懊憹,舌上胎者,宜栀子豉汤主之。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2、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3、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小便不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金匮
1、夫诸病在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2、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剂量】
1、一定要等量,这是绝对比例。胖子各三钱,普通人各二钱就可以了。
【组成】
滑石 泽泻 茯苓 阿胶 猪苓
【时机】
1、小便不利、水热互结
【应用集锦】
1、发热:
(1)外感发热:按伤寒论治
(2)内伤发热。若内伤发热伴有咳嗽、胸痛、血痰、心烦失眠、小便短赤、口渴不欲多饮,脉数者,可用猪苓汤治疗。
高热(39。C以上者),由于感染所引起的发热。症见高热、自汗出而热不退,伴有咳嗽、胸痛、咳吐黄痰、舌苔黄、脉滑数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用竹叶石膏汤去竹叶加竹茹,以清热生津,清脉络之热。
低热(38C左右而缠绵不愈者),袓国医学认为是血虚发热。症见发热口不渴、疲乏无力、舌质润、脉细弱者,可用当归补血汤以补气生血。
2、阳明渴饮有四法:
(1)本太阳转属者,尚有表证,小便不利,五苓散,微发汗,以散水气;
(2)大烦燥渴,小便自利者,白虎加人参汤,清火而生津;燥渴而汗多或小便自利者,不可用猪苓汤;
(3)脉浮发热,小便不利者,猪苓汤,滋阴而利水;
(4)小便不利,身发黄,腹满者,茵陈蒿汤,以泄满,令黄从小便出。
3、(1)急性肾盂肾炎:由各种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或阳性球菌感染肾盂及肾间质所致。袓国医学认为肾盂肾炎或膀胱炎均属湿热为患,侵及下焦,故称下焦湿热。症见尿急、尿痛、尿频或尿道灼热,口干、喜凉,或有发热、腰痛,脉滑数,茵陈五苓散清热利湿,其症可愈。
(2)肾炎是指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由感染后变态反应引起的双侧肾脏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临床上以浮肿、高血压、血尿和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为肾阴不足,阴虚阳亢所致。若症见血尿、蛋白尿、浮肿、尿急、尿频,脉浮数有力者,猪苓汤育阴利水。阴得益,阳亢自平,气化得通,诸证自解。若遇尿系感染而有以上诸症者,亦可用本方治疗。
4、猪苓汤治淋病点滴不通,阴头肿痛,少腹膨胀而痛者,若茎中痛,出脓血者,都可以用猪苓汤。
5、妇人少腹濡而有块者,为水血凝结,其块软者,属带下病,以猪苓汤合桂枝茯苓丸。
6、猪苓汤对于水肿病实证,不气急,气息如常者,或腰以下肿,以上不肿者,病人如常而不气急者,不论其有无渴证,概用此方疏通之,有奇效。
7、猪苓汤治淋病及溺血,单用猪苓汤,亦颇多得效,只要辨证属于猪苓汤证。
8、如果四个手指尖是咖啡色,代表内有结石。吃了猪苓汤,会吐会下而解掉,但它本来并不是吐药。肾结石,用猪苓汤。
9、泌尿系统感染,最常用的就是猪苓散(猪苓汤)加生薏仁,百发百中,比西医要快得多。热得比较厉害,小便特不利,也可以稍加大黄,量不要大,不超过1钱。加上大黄对尿结石有很好下的作用。
10、 (1)病在表之表,宜麻黄汤;
(2)病在表之里,宜桂枝汤;
(3)病在里之表,宜五苓散;
(4)若病里之里,当用猪苓汤但利其水,不可用五苓散兼发其汗矣。
11、怀孕中间小便不通,要用到猪苓汤。
12、日本经方家经验:使用猪苓汤与四物汤合方治疗肾结核病,时时获得良好效果,后来用于慢性膀胱炎也有良效。
【比较集锦】
1、(1)五苓散:如果是表热造成的小便不利,表太热了水气不得下降就是五苓散。
(2)表寒,束在表上面,水没有办法发散而结在下焦就是小青龙汤。
(3)如果是里面虚寒掉的造成小便不利的就是真武汤。
(4)猪苓汤是水热并结,里面发炎了,西医用试纸测小便里有红血球,因为结石把输尿管刮破了,造成小便带血,所以猪苓汤里面有阿胶止血。
2、(1)猪苓汤腹证,大体与上五苓散腹证相同,但猪苓汤有血证之候。血证之候,乃指在左脐旁及小腹处有微结。
(2)猪苓汤或可治疗五苓散证又兼见心烦不得眠者。
(3)五苓散可见汗出,猪苓汤无汗。
3、(1)猪苓汤证之血证,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2)芎归胶艾汤证,相仿血症之候,腹微满而无小便不利及渴证。
4、中医对比:
(1)五苓散:口渴,小便不利,水逆
(2)猪苓汤:小便不利,口渴,口舌皮肤干燥,心烦,排尿痛,血症,夜烦躁,无水逆。
(3)茯苓泽泻汤:口渴,胃内停水,呕吐,吐食,有器质性变化。
(4)肾气丸:口渴,小便不利,脐下不仁。
(5)白虎加人参汤:口渴,脉洪大,不吐。
(6)苓桂术甘汤:眩晕,胃内停水,脉沉紧,不渴不吐。
(7)茯苓甘草汤:胃内停水,手足冷,心动悸,心下悸。
(8)吴茱萸汤:头痛,胃内停水,手足冷,烦躁甚,呕吐重,脉沉迟。
5、下腹部膨满:
里有寒
里有热
小便不利
真武汤
茵陈蒿汤、猪苓汤
小便自利
手足厥冷者,为四逆汤证
1、脉沉结,少腹鞭,其人如狂,抵当汤
2、下腹部虽然膨满,但其严重程度不及鞭满,也未到狂状的程度,宜用抵当丸下其血。
6、左寸脉芤是阿胶证,《伤寒杂病论》中含阿胶的处方有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当归建中加地黄阿胶汤、黄连阿胶汤、猪苓汤、大黄甘草汤、黄土汤。其中:
(1)脉弦而无力,厥阴病,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2)脉大,含有桂枝证,当归建中加地黄阿胶汤证;
(3)脉细,黄连阿胶汤;
(4)尺脉长,猪苓汤;
(5)脉沉,阳明腑实大黄证,大黄甘草汤;
(6)脉微,阳虚出血,黄土汤。
7、少阴病:
(1)夹饮证
A、寒化:真武汤;
B、热化:猪苓汤。
(2)不夹饮证,
A、寒化:四逆汤;
B、热化:黄连阿胶汤。
8、膀胱、尿道结石的时候用到桃核承气汤;肾结石用猪苓汤(大的结石就不够力了)。
9、(1)猪苓汤:小便痛,是肾结石和膀胱结石用的。它直接攻下;有血症,腹痛到脐下;发热是结石导致发炎。
(2)五苓散:将表水收集起来通过小便排出去;没有血症;发热是表症。
10、 (1)太阳病: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太阳转属阳明者,其渴尚在上焦,故仍用五苓入心而生津,五苓散。
(2)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阳明自病而渴者,本于中焦,故又藉猪苓入胃而通津液。猪苓汤。
名家论述:
1、猪苓汤《金匮笔记》(倪海厦)
这里的发热是里面有炎症,而五苓散的发热是表症。
这个接着我们看猪苓汤。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你看渴要想喝,口渴嘛,口渴小便不利,看起来五苓散是不是这样子,也是这样症状对不对,脉浮啊。哦发热,这个五苓散也可以。而实际上这里呢开出来用猪苓汤,为什么?因为,发热。这里发热就是已经发炎了。这个跟五苓散不太一样。五苓散的发热是表症,比如说这个有点感冒、发烧。他这个发热,不见得不是发烧,而是因为尿,肾,那个结石,石头埂在那个地方,产生的发炎,身上有发炎了以后哦,产生的热症,猪苓汤。
那猪苓汤的时候诸位看。我们用茯苓、猪苓、泽泻,来利水哦,泽泻利全身上焦的水,茯苓中焦,猪苓下焦的水。滑石呢把石头利出来。打碎利出来。阿胶就止血,因为石头表面上非常的锋利。那经过尿道的时候把尿道刮破,所以我们就加了阿胶在里面。所以中药是不是很人性的,但这个处方用了千年以上。治疗XX哦,这个西医,你不是说西医科学呀,不是很好啊,到现在也没有任何药可以治疗。
那你如果说啊老师我去石头很大,这个排不过来,你错了,前一阵子一个老太太排出来,跟鸡蛋这么大也排出来了。结果赶紧把她摘录下来,告证明有多大也可以排出来。所以你说中药,这么大的石头中药排不出来,你胡说八道,那个老太太都排的出来,还带尿布都,她没有力量都排的出来。她带着尿布都排的出来,对不对,那你年青体力很好怎么会排不出来。
那肾结石的来源,就是喝水,饮水。古代呢是饮水,但是水里面呢地下水,那个那个石灰岩石就喝,喝了以后就石头。现在人还,还喝地下水啊,你到山里面打个井来喝水啊,哪那么嘛烦,喝口水那么嘛烦。这是自来水,那自来水的时候你没有煮开、煮熟。或者是这个你平常这个也会造成肾结石哦。还有呢,在在美国的时候你们看电影,他们水笼头打开来,杯子下一接来就喝,千万不要学他哦。那好的不学,学坏的。那个美国的水不能相信他,你们到美国临床就知道了。你也可以呀,你去喝,然后表演猪苓汤给你看。水一定要煮过。那还有一种情形,就美国人很喜欢吃维他命C,说吃维他命C可以预防感冒,可以帮助感冒。你看新的里面出来根本就不能帮助。这维他命C啊,吃下去就会造成肾结石,还有呢钙片也会造成肾结石。我们中国人吃很多芝麻,对不对,比如说你们到那边以后,如果我们厨师很好,可以做烧饼,然后上面芝麻,芝麻就是高钙的啊。中国人吃进很多高钙的东西,这些都不会造成肾结石。但是你吃这个钙片,一定会造成肾结石。这样,所以说尽量不要去吃这些东西。所以刚刚介绍了已经化脓的我们怎么处理,已经化脓的糖尿病怎么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话中药(342)——阿胶(3)
夜读伤寒-319
第60 讲 少阴寒化证预后、少阴热化证、太少两化证
猪苓汤方证解析
古方解读—猪苓汤
“猪苓汤”治咳嗽 | 经典发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