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徒弟子贡生平简介

子贡孔子弟子比较出名的一个,成绩优异,而且还能言善辩,做事十分有能力,经商也是顺风顺水,是孔子众弟子中最有钱的一个,而且子贡做生意都是取之有道,不收取不义之财。

先贤端木子

论语对于弟子介绍中,对子贡的着墨比较多,司马迁对他的评价也是很高的,子贡受到了很多后人的爱戴。

当时《诗》是训练语言的教材,所以孔子一直把它作为课本,要求自己的学生能够搞清楚里面的意义,还能够在生活中活学活用。尤其是在外交的时候能够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的人是不能完全达到孔子的要求的,而子贡就完全掌握了老师所说的。

孔子和子贡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看出子贡能够灵活的用诗中的诗句,子贡和老师的一问一答十分精彩。孔子认为子贡每次的回答都十分贴切。子贡在学问上十分出色,史记中有记载,子贡一出,五国有变,子贡保住了鲁国,可以看出他的惊人智慧和口才。

虽然子贡很有才能,但是他是非常尊重老师的,把孔子当做日月。孔子每次遇到危难时,子贡总是挺身而出,帮助孔子脱离险境。他非常不喜欢别人说老师的坏话,会和诋毁老师的人争论,但是孔子不是很看好子贡,总是偏袒颜回,只把子贡当做第二等人。

子贡最后死于齐国。被追封为“黎侯”,后来又加封为“先贤端木子”。

孔子批评子贡的原因

孔子是一个好老师,知识丰富,收了很多徒弟,这都是大家知道的。在众多弟子中,子贡不光是一个学习好的学生,而且还十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能言善辩,态度谦恭。并且他在管理钱财经商方面也十分拿手。按理说,这样的学生是老师喜欢的典范,应该是让学生们学习的好榜样才对。但是子贡却是一直不受喜欢,孔子经常批评他,这是怎么回事呢?

孔子与子贡

子贡受到批评做的事情,其实也不算是错事,甚至是好事,所以他还是挺倒霉的,不过这也是和孔子对他的态度有关系,现在就给大家讲一下他做的事情。

上面和大家交代了,子贡经商不错,挺有钱的,他有一次自己掏钱赎回了个仆人被老师批评。那时候国家众多,本国的人民会被卖到其他国家作仆人。于是鲁国有一个规定,如果您在异国看到自己国家的人被卖,可以出钱赎回来,赎回来之后可以和鲁国要相应的赔偿,还可以获得奖励。这是一个执行了很长时间的规定了,很多人因此回到故国。子贡从国外赎回来众多鲁国子民,却不要赔偿,他觉得自己不需要赔偿,只希望自己国家的人可以不再受累。

这是一件好事吧,是大义,但是孔子听说后却骂他,说他祸害人。他认为本来按照规定,这是一件很小的善举,而且行善事的人也不会因为赎回同胞而受到任何的损失,还会受到别人的夸赞,但是子贡的做法,让以后赎回同胞的人再要赔偿的时候就可能会受到大家的讥讽,子贡好心办了件坏事。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是什么意思

子贡问,如果有人既能给老百姓谋取利益,又能帮助所有的人,这算是仁人吗?如果放在当今社会,这岂止是仁人,可以称之为上帝,菩萨,能够解救世人。

子贡与孔子

现在有一些被称为父母官的人却不做为人父母的事情,在百姓心里地方官员就是天,可是这个天却不能给百姓们带来更多的福利。现在有很多人见到马路上摔倒的老人不敢上前扶一把,难道只是大家都冷眼旁观,觉得事不关己吗?现在有多少人看到歹徒行恶时能够奋勇向前,见义勇为呢?这一个个案例告诉我们,现在社会,博施于民者不多,博施于民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不是所有的官员都不为百姓做事,只是一部分官员的行为让百姓寒心了;并不是所有人都不想去扶路边上跌倒的老人,只是碰瓷事件太多了,大家都不敢上前了;不是所有人都不想见义勇为了,而是很多人不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了。这是现在的现状,这也是子贡所说的博施于民的困难所在。

当想起中国传统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时,我们就想到了中国著名大思想家子贡提出了“如有博施于民”的仁的思想。可是,这仁义道德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又有多少人心里想的和实际行动相辅相成呢,只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也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做仁字记心头,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子贡问时主要内容是什么

有一天,有一个人到孔子学堂看到一个年轻人在院子里打扫落叶,他便问那个年轻人你是孔子的弟子吗?年轻人就是子贡,他很得意地说是的,你有什么指教?那个人又问,听说孔子是很有名的老师,那么您也是其中的一个高徒吧?子贡回答惭愧惭愧。那个人问,那么我想问您一个问题,不知道可不可以呢?子贡毫不犹豫的答应了。那人又说,不过我有一个前提条件,如果您说得对的话,我会向您磕头三个。如果你回答的不对,你就应该向我磕头了。子贡为了自己和老师的名誉勉强答应了。

孔子像

陌生人说,我的问题不难,你就说一下一年有几个季节吧。当然是四个季节啊!子贡毫不犹豫的回答。不对,是三个!就是四个!三个!他俩在辩论。子贡大声说四个,陌生人紧随其后大声说三个。

就在这里讨论的时候,孔子出来了,子贡仿佛看到了大救星,赶紧和孔子说明情况,想让陌生人下不来台,让孔子为自己撑腰。但是孔子却说,一年有三个季节,是你输了,快点给人家磕头吧。陌生人大声笑着说,快来磕头啊。

子贡虽然不解但还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认输了。陌生人心满意足的走了。他走了之后,子贡忙问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和您平时教的不一样啊。我平时总说你笨你还不承认,你看这个人穿着一身绿衣服,又坚定的认为一年有三个季节,他就是个蚂蚱!它在春天生,死在秋天,没有看到过冬天,所以它当然认为只有三个季节啦。你再和他争辩,也是不会赢的。如果你不能依照他的意思认输,他就不会走的。所以这次你上当了。

子贡赎人的故事讲了什么

很多小故事都有很深的寓意,可以启迪世人。子贡赎人便是这种故事。

子贡画像

子贡赎人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便是子贡。子贡是孔子的学生,他善于经商,是一位大商人。当时的鲁国很多人都沦为其他诸侯国的奴隶,于是鲁国颁布了这样一条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其他诸侯国见到自己国家的子民沦为奴隶,便可以自己先垫钱将他们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回到鲁国后,鲁国便会从国库里面拿出大笔钱作为赎人的奖金。子贡有一次赎回一个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但他却拒绝接受奖金。子贡是成功的商人,根本不在乎这点奖金,他觉得救人是做善事,不求回报。可这件事被他的老师孔子知道了,却批评了他,说他做了一件错事,告诉他人做好事,是为了能改变周围的风气。要所有人都能做到,而不仅仅是一个人做到就可以。然而当时鲁国有钱的人少,贫穷的人多。如果再有人赎人回来,领奖金,会显得自己品格不高。但不领奖金,又会让自己蒙受损失,以后便没有人愿意去赎人了。

子贡赎人的故事中,子贡虽然做了好事,帮助了他人。但他把原本的道德标准提高了,让很多人都难以达到此标准。这让道德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让人们害怕道德反而离得更远。其实道德是人人都能达到的,是既不损伤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

端木子贡是怎样的人

端木子贡原名端木赐生于公元前520年,是当时春秋战国时期卫国人,后来成为当时卫国和鲁国的首相。还是儒学家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弟子十哲之一,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美称。

端木子贡图

子贡自小聪明伶俐,家境殷实。父亲是商人,在其二十多岁时候开始继承父业学道经商。在其虚岁二十六那年巧遇孔子并拜孔子为师。拜师以后端木子贡未留在孔子身前,而是周游列国进行游说讲学。端木子贡非常尊师重道,孔子死后他在其灵前守夜三天,守墓三年。孔子死后不久端木子贡成为鲁国和卫国首相,他从老师那学来的各种官场生存伎俩发挥的淋淋尽致,不久就取得了大王的信赖,他利用自己官居高位,不断的周游列国游说,做生意,把生意做的风生水起。成为当时孔子弟子之中的首富。端木子贡在治国当中也别具一格,对外他主张和平外交政策,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反对武力解决问题。对内他讲究说教,对犯罪之人进行说教使其深刻检讨悔过自新。

端木子贡因病于公元前456年病逝,享年64岁,葬在现如今的河南省鹤壁市西北方向的浚县,当时的墓地位于浚县县城东南张庄村,坟前是浚县人民政府竖立的大青石墓碑,上面刻有“先贤端木子贡墓”,显示出家乡人民对这位儒家弟子的爱戴之情。端木子贡一生经历丰富,尊师重道,诚善尽孝。后人对他评价极高,他在推动历史的进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认识一位古圣先贤81:颜回
孔子三千多徒弟中,最喜欢的是谁?
孔门弟子唯一的南方人言偃
这世间最大的恶意,不是损人利己,而是损人不利己
被人说成是丧家之犬,孔子却连连称是!坎坷与逆境是财富!
#每日学论语#11.17【2017-4-1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