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的中国最美的建筑,这个歌剧院让冰雪节都黯然失色

外国人坚信这是中国最美的建筑

不但超越了悉尼歌剧院

它本省都被盛赞为艺术



前两天“设计界的圣经”  Wallpaper* 杂志公布了一年一度堪比奥斯卡的设计大赏 2017 Design Awards。世界范围内最佳新公共建筑入围名单里,有哈尔滨歌剧院的名字。


其实早在去年2月,哈尔滨大剧院被建筑新闻公司Arch Daily评为2016年世界最美建筑。当时美国媒体CNN都发文关注,还在标题卖起关子,“这是中国最美建筑吧?”CNN甚至玩笑道,悉尼歌剧院可以“闪开”了。



从此之后几乎每当国外有大型的建筑设计奖项,哈尔滨大剧院的名字就不断地被提起。特别是到了冬季。没有什么比这样一座与雪景融为一体的歌剧院,更加美丽的事情了。


这座蜿蜒宏伟的剧院是哈尔滨市中整个文化岛的焦点,建筑面积大约为85万平方英尺,所占场地面积为444公顷。还包括了一座1600座的大剧院和一座可以容纳400人的较小的剧院。



超越悉尼,哈尔滨大剧院是一件艺术品哈尔滨冬季冰雪节使这座城市世界闻名。但是今年,崭新的哈尔滨大剧院,会让冰雪节黯然失色。


从上面,将近8万平米的建筑看起来像周围的湿地、水道和雪地的延伸。内部,大胆美丽的当代白色墙壁,大气的天窗和成吨木材体现着禅宗美学。


剧院与自然融为一体


哈尔滨是一座拥有340万人口的城市,设计师希望这个涉及能够激发一个更自然的将建筑融入人口稠密的城市的灵感。


“现在的城市规划中缺乏建筑和城市空间的情感纽带,”设计师接受CNN采访时说。“我想让建筑融入地平线,感觉像是土地的一部分,所以采取了从河岸流水的设计风格,把它变成现代建筑。



虽然在中国城市的现代地标建筑常常是高耸和壮观的,设计师仍然希望其雪白结构能够呈现一个舒缓的审美。


“我们利用建筑的形状创造了一个户外空间,希望人们可以感到舒适,并希望留下来,希望人们能爬上建筑,就像一座山一样。”


想让建筑融入地平线,感觉像是土地的一部分


人们在大剧院附近的雪地上雪钓


围绕外部的楼梯间通往观景台,使游客能够探索歌剧院的每一处。


“这不仅仅是一个你只能看看的传统地标。”设计师说。访客并不需要来这里看戏,可以单纯来看看建筑。该建筑将常年向公众开放,并设有一个露天亭子,用于表演,婚礼和野餐。



建筑精心编排了其叙事性的概念,在其中参观者变成了表演者。


进入大厅时,参观者会看到跨越整个大厅的巨大透明玻璃墙,在视觉上离线了曲线构成的内部和充满动感的表面以及室外广场。



上方,一条水景般的玻璃幕墙跨越整个大厅,由网格状轻质结构支撑。这一表面由玻璃金字塔单元构成,使得这一表面既光滑又具有凹凸,代表了冬季波浪般的冰雪景象。



哈尔滨大剧院强调了公众与建筑的交互和参与。


观演者和公众都可以沿着立面上弯曲的小路而上攀登建筑,就好像在周围的地形上行走一般。



在路径的顶端,参观者会发现一个开放的室外演出空间,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观景平台让参观者欣赏哈尔滨的城市天际线以及下方周围的湿地。


向下行走,参观者会重新回到巨大的公共广场,继续探索大厅的空间。



演出的至关重要


有了这样一个巧夺天工的外观设计,人们可以会以为剧场只能退居二位。但MAD的设计灵感在两个剧场内继续延续。


这座用水曲柳打造的,可容纳1600名客人的大剧场看起来充满温暖的感觉。如果没有天窗,坐在这里可能会觉得从树的腹部深处看歌剧。



大剧院呈现了一种温馨而诱人的氛围,表面覆盖了木材,就像是一块慢慢被侵蚀的木块。木质墙壁由水曲柳雕琢而成,温柔地包裹了主舞台和剧院的座位。


从舞台前到高层的楼座,剧院利用简单的材料和强烈的空间形式创造了世界级的声效。一些巧妙的天窗照亮的剧院内部,并让观众与室外相连,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消逝。


“如果没有天窗,坐在这里可能会觉得从树的腹部深处看歌剧”


自然也是第二个剧场的设计灵感之一。可容纳400人的二号剧场设有一个隔音玻璃墙,展示了一个全景的背景。


“内部和外部景观之间的联系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设计师说,“当你坐在那里,你看着自然光流入,混凝土墙变成自然波浪,像从外面流出的水。


“混凝土墙变成自然波浪,像从外面流出的水”


在建筑的其他地方,宽阔的木制楼梯通过歌剧院飘扬,而通过天窗进入的光从闪亮的白色墙壁弹起。


宽阔的木制楼梯通过歌剧院飘扬


在第二个较小的剧院中,室内利用舞台后的巨大的全景窗将室内与室外完全联系了起来。这一面隔声墙壁让外面的自然景观成为了演出的背景,并且让舞台成为了室外环境的延伸,可以激发创意的灵感。




雪景中的它让冰雪黯然失色


在外部,这座建筑表达了周围地区蜿蜒的景观。其弯曲的表面由柔和的白色铝板构成,成为了一部由边角和表面,柔软和锐利构成的诗篇。旅程从越过桥梁来到哈尔滨文化岛开始,起伏的建筑表面围合了一座巨大的公共广场。在冬季的时节,融入了冬日的雪景之中。



摄影师伊万·巴恩(Iwan Baan)去年公布了他拍摄的白雪覆盖的MAD设计的哈尔滨大剧院,以及周围的景观。北部城市哈尔滨冬季的最低气温可以达到零下30摄氏度。


在他的照片中,哈尔滨大剧院蜿蜒的铝制表皮与旁边的松花江冰面交相呼应。“哈尔滨是一座非常寒冷的城市,”设计师说。“我构想了一座从周边湿地中升起的白色沙丘般的建筑,融入冬天的景观。”



当时巴恩的照片上出现了游客、遛狗者和当地的渔民,他们都来参观这座建筑以及周边的景致,尽管当时的天气很冷。他拍摄的照片在 NOWNESS 网站上被做成了一段视频,在其中巴恩解释道:“我不想拍摄好像是没有时间存在的静止图像。我拍摄的照片要与特定的场所、时间、人群、文脉或是文化相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商业】MAD建筑事务所 | 哈尔滨歌剧院 ·生于自然的曲线
爱黑中国的CNN,竟然感叹中国最美的建筑,超越了悉尼歌剧院!
【佳作欣赏】中国·哈尔滨大剧院
哈尔滨大剧院牛出新高度!像故宫之于北京,外滩之于上海!
这样的设计,扎哈也自愧不如!!
巴黎歌剧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