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绝句,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东郡(今运城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江雪

柳宗元 〔唐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零陵早春

柳宗元 〔唐代〕

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

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这首五绝诗情味蕴藉,构思新颖,目景入情,笔随意到,语言通俗明白,主题单纯,但是表达的情是复杂的,在浓浓的思乡情中,也表达了作者不可释怀的心态,爱怨交织的复杂感情,有着浓烈的诗趣,堪称以少胜多的杰作。

再上湘江

柳宗元 〔唐代〕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

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

这首诗语言朴素无华,如对友人说家常话,毫无斧凿痕迹,通俗而又自然。后两句诗用虚拟的手法来表现前途未卜的情景,用一句设问“更遣几年回”来作结,把思维活动表现得很真切,颇有情趣。虽篇幅短小,仍不失为一篇清新隽永的小诗。

登柳州峨山

柳宗元 〔唐代〕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

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这首诗就眼前景下笔,“秋”点节令,“午”点时间,“荒山”即峨山,荒凉萧疏,写景为抒写“意悠悠”之情作渲染。身遭贬谪,远离家乡,独上荒山,心绪万千,可见“意悠悠”涵盖着诗人当时复杂纷繁的情感。第三句虚接,转出“望乡”情,这悠悠情思中,乡情是诗人当前最重要的情愫。然而,登上峨山望乡,“西北是融州”,隔断了诗人的视线,故乡不可见。

长沙驿前南楼感旧

柳宗元 〔唐代〕

海鹤一为别,存亡三十秋。

今来数行泪,独上驿南楼。

这首诗无一字不质朴,无一语不出自肺庸。今昔之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字字句句扣紧感旧的题旨,一气贯注,自然浑成。“存亡三十秋”,蕴藏着无限的伤感。既有世路的艰险,更有人生的坎坷,既有昔日的情愫,又有今朝的思慕。“数行泪”是哭德清公,也是哭自己的功业未就,谤责飞腾。着一“独”字,而身世之寂寥。前路之渺茫,概可想见。诗人怀旧伤今,所以有诸多感慨。

入黄溪闻猿

柳宗元 〔唐代〕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一从视觉上写"溪路",一从听觉上写"猿鸣"。后两句抒情,深沉地道出了诗人难以言状的身世之感和"哀莫大于心死"的极度的惆怅和痛苦。这首诗溶情于景,情景交融,抒情不落俗套。

三赠刘员外

柳宗元 〔唐代〕

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

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

这首诗表达了知而不行,则体会不深,学习的目的就是实践,全诗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他的诗文笔质朴,描写生动,寓言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也委婉深曲地抒写自己的心情。

春怀故园

柳宗元 〔唐代〕

九扈鸣已晚,楚乡农事春。

悠悠故池水,空待灌园人。

此诗首句说春色已浓,次句说楚地农事,三句忆及故园,末句不说自己思念故园,而说故池之水等待自己,顺序写来,思乡之情展露无遗。全诗文笔轻松潇洒,赢得众多的同怀同感。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唐代〕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被贬谪的愤慨不平之意。前两句以剑喻山峰,谓其割人愁肠,“割”字照应上句“剑铓”的比喻,突出作者愁苦之深;后两句由峭拔似剑铓的群峰进一步产生出一个奇特的幻想,期望身化千亿,散上诸峰以望故乡。全诗因景生情,融情入景,想象奇特,比喻新颖,作者谪居的愁苦与望乡的悲哀在短短二十八字里表达得深挚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重别梦得

柳宗元 〔唐代〕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这首诗以直抒离情构成真挚感人的意境,寓复杂的情绪和深沉的感慨于朴实无华的艺术形式之中。不言悲而悲不自禁,不言愤而愤意自见。语似质直而意蕴深婉,情似平淡而低徊郁结。苏东坡赞柳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这也正是这首小诗的主要特色。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唐代〕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这首诗写景肃杀萧条。写情凝重深沉。二月春光正浓之际反呈现百花凋零、榕叶满庭的暮秋景象,反激起诗人一片宦情与羁思,其构思立意均不同常态,而其遣辞造语又极平淡。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柳宗元 〔唐代〕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这首诗语言简练,写景如画。诗人用“碧玉”作“流”的定语,十分新颖,不仅准确地表现出柳江的色调和质感,而且连那微波不兴、一平似镜的江面也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和下面的“遥驻”、“春风”十分协调,自有一种艺术的和谐美。

夏昼偶作

柳宗元 〔唐代〕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此诗前两句写盛夏暑气催得诗人靠着案桌沉沉睡去之情景;后两句写四周空无一声,惟见村童在竹林捣臼煎烤茶叶。全篇可谓简而佳妙:暑热使人醉如酒,比喻生动;眠觉而无声,点出夏日午后之静谧;山童敲茶白,其声远而清脆,“茶”又使人滋生解渴清凉之意,有如“心静自然凉”之语。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柳宗元 〔唐代〕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今朝蹈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这首诗前两句描写雪后柳居前的清冷荒凉之景,实际透露的却是他人生境遇的寂寞;后两句是突转,友人从京城来信,寄来诗作,欣喜之情,跃然纸上,柴门紧闭不开也是他内心寂寞的独白,而石阶上铺满的皑皑白雪更是人世间冷暖的抒写。 全诗景与情相互交融,意与境彼此渗透,从而达到了思想与形象的和谐统一。

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柳宗元 〔唐代〕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诗的前两句是说,11年前被贬于4000里外的永州,此时终于回来了,语含喜悦,也有感慨。后两句借用景物来描写回京路上的欢快心情。春光,鲜花,是实景,但也是作者心理状态的反映。这样借景抒情比直接叙述更加生动,真切。末句“处处新”三字用得精当,值得好好体味。

雨晴至江渡

柳宗元 〔唐代〕

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渡。

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

柳宗元的《雨晴至江渡》,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二十八个字。初读起来好像很容易理解,诗的前两句,写他在雨后初晴的一天傍晚,独自到江边散步。后两句写他在愚溪渡口旁,雨停水退后所见到的景像。

汨罗遇风

柳宗元 〔唐代〕

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诗中开头二句写事、抒情,皆未言及风,三句则引入风的描写。四句写诗人同情屈原的可悲命运,又抱忧国忧民之思,欲施展政治抱负为国为民。 观此诗作,以七绝近体而存古韵,以平实质朴而寄深情,中唐以后少有人能及。诗中写江中遇风,并未具体写风的表现,而是以人生的经历、体验作为主要表现内容,将“春风”作一点缀,以此与作者那乐观的心境相互映衬,表达出诗人于羁旅之中吊念屈原,含有对自己身世遭际的感叹。

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

柳宗元 〔唐代〕

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

荆州不遇高阳侣,一夜春寒满下厅。

此诗一、二两句写作者孤身寂寞之感,第三句写明作者寂寞之感的原因,就是与朋友隔绝,知己稀少,第四句再次形象地表现了自己的伤感。通篇情致婉丽,工于联想;含蓄而风趣,别有韵味。

闻籍田有感

柳宗元 〔唐代〕

天田不日降皇舆,留滞长沙岁又除。

宣室无由问釐事,周南何处托成书。

这首诗引用了两个典故,可以看出柳宗元那种跃跃欲试、极愿为国分挑重任的积极进取精神;同时,也夹杂着对朝廷不辨忠奸、排斥贤德人士的做法深表遗憾与忧愤的苦闷心态。

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

柳宗元 〔唐代〕

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

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

这首诗写作者因见衡山花开而想念久别的故国家园,用衡阳回雁峰故实喻自己与北飞的雁群互相竞逐,表示了归途中心情的急切和喜悦。

段九秀才处见亡友吕衡州书迹

柳宗元 〔唐代〕

交侣平生意最亲,衡阳往事似分身。

袖中忽见三行字,拭泪相看是故人。

平生交友我与他情意最亲,他过去在衡阳办事就像能分身的千手观音。忽见段秀才袖中取出几行书迹,拭泪相看却正是亡友的笔痕。纵观全诗,语言平白、朴实、通俗易懂。在这短短的几行诗中,抒发了诗人痛失好友哀痛的心情。字字见血,句句含泪。

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

柳宗元 〔唐代〕

几年封植爱芳丛,韵艳朱颜竟不同。

从此休论上春事,看成古木对衰翁。

全诗明快晓畅,平朴直白,一气呵成。作者精当地运用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借景抒情,托物咏怀,以伤感为脉贯穿始终,寥寥数语便勾画出了一幅人面鲜花两不同,一切都在寂灭中的夏景图,陈现了一种既有意苦争春,又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苦闷、颓废心绪。

柳州寄京中亲故

柳宗元 〔唐代〕

林邑山连瘴海秋,牂牁水向郡前流。

劳君远问龙城地,正北三千到锦州。

这首诗的前二句状写柳州的景物风情,后二句叙写柳州与京城的遥远。全诗语言平实而情意深厚,透露出作者贬谪南荒的凄苦心境,寄托了对京城亲朋好友的思念。刘拜山《千首唐人绝句》:写柳州僻远,纯用烘染之法。前半从侧面说,后半从远处说,不着一点正面语,笔意何其深曲。

浩初上人见贻绝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

柳宗元 〔唐代〕

珠树玲珑隔翠微,病来方外事多违。

仙山不属分符客,一任凌空锡杖飞。

诗的前三句描写了对仙人山的向往,和自身望山兴叹的情况;结尾一句想象浩初上人游览山水的飘逸行姿,表达了作者赞赏、艳羡之情。全诗气韵流走,意深词足。

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

柳宗元 〔唐代〕

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

岸傍古堠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

这首诗诗人写奉诏北还,既喜得离涸泽,又愁高飞力弱,难胜重任;既盼早到长安,又思念零陵亲故等复杂心情。此诗在写景中寄托离情,离情依依,自然生动。

桂州北望秦驿,手开竹径至钓矶,留待徐容州

柳宗元 〔唐代〕

幽径为谁开,美人城北来。

王程倘馀暇,一上子陵台。

雨中赠仙人山贾山人(即贾鹏也)

柳宗元 〔唐代〕

寒江夜雨声潺潺,晓云遮尽仙人山。

遥知玄豹在深处,下笑羁绊泥涂间。

清水驿丛竹天水赵云余手种一十二茎

柳宗元 〔唐代〕

檐下疏篁十二茎,襄阳从事寄幽情。

只应更使伶伦见,写尽雌雄双凤鸣。

叠前

柳宗元 〔唐代〕

小学新翻墨沼波,羡君琼树散枝柯。

左家弄玉唯娇女,空觉庭前鸟迹多。

李西川荐琴石

柳宗元 〔唐代〕

远师驺忌鼓鸣琴,去和南风惬舜心。

从此他山千古重,殷勤曾是奉徽音。

摘樱桃赠元居士,时在望仙亭南楼与朱道士同处

柳宗元 〔唐代〕

海上朱樱赠所思,楼居况是望仙时。

蓬莱羽客如相访,不是偷桃一小儿。

殷贤戏批书后寄刘连州并示孟仑二童

柳宗元 〔唐代〕

书成欲寄庾安西,纸背应劳手自题。

闻道近来诸子弟,临池寻已厌家鸡。

铜鱼使赴都寄亲友

柳宗元 〔唐代〕

行尽关山万里馀,到时闾井是荒墟。

附庸唯有铜鱼使,此后无因寄远书。

闻彻上人亡寄侍郎杨丈

柳宗元 〔唐代〕

东越高僧还姓汤,几时琼佩触鸣珰。

空花一散不知处,谁采金英与侍郎。

种木槲花

柳宗元 〔唐代〕

上苑年年占物华,飘零今日在天涯。

只因长作龙城守,剩种庭前木槲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绝句·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山峰似剑割愁肠
简论柳宗元的绝句
柳宗元另一首很孤独的诗,可以比肩那首《江雪》,通篇充满了忧愁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唐诗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