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白登上谢脁楼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美如画卷,沉醉了千年的时光
userphoto

2023.09.03 河北

关注

秋天的景色是美丽的。天高气爽,万里无云。秋天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除了稻米菽稷外,瓜果儿也成熟了。

在这样的时刻,登山临水,眺望祖国的大好河山,该是多么地惬意啊!

天宝十二载,李白从梁园到宣城,在宣城逗留了两年。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他登上了宣城的谢脁楼,极目四望,产生了无限的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此诗美如画卷,沉醉了千年的时光。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李白〔唐代〕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这首诗的大意:

江边的宣城如同画中的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独自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

只见宛溪和句溪绕城合流,平静的湖水就像一面明亮的镜子一般,而横跨溪水的两座拱桥,仿佛天上落下的两道彩虹。

视线所及的地方人烟稀少,橘林和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在这景致苍茫的秋色里,枝叶稀疏的梧桐也显得有些衰老了。

此情此景,除了我还会有谁能想起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瑟的秋风,怀念谢朓公呢?

宣城是皖南一座风景优美的名城,即今安徽省宣城县。南齐诗人谢朓,字玄晖,在宣城做太守时曾建一座北楼,又称谢朓楼。

《江南通志》云:“陵阳山在宁国府城南,冈峦盘屈,山峰秀拔, 为一郡之镇。上有楼,即谢朓北楼,李白所称'江城如画’者。”

谢朓是李白最钦佩的古代诗人之一,而谢朓北楼又是宣城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因此李白每到宣城,必游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脁楼远眺晴空。

开头两句,诗人把他登览时所见景色概括的写了出来,总摄全篇,一下子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一同进入诗的意境中去了。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

两水,指宣城东郊的宛溪和句溪,双桥,指宛溪上的凤凰、济川两桥。“落”字化静为动,将两道彩虹也就是两座桥写活了。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静寂的,山冈一带的丛林里冒出人家一缕缕的炊烟,桔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呈现出一片苍寒景色,使人感到是秋光渐老的时候了。

“寒”“老”二字,把感觉融入视觉形象之中,不仅写照传神,而且调动读者去联想、去领会秋意的苍寒。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瑟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谢脁是南朝齐代的著名的山水诗人,曾经任过宣城太守,谢脁楼(又名北楼)就是他所建的。他只活了三十六岁,就被人诬陷下狱致死。

李白想到谢脁的才能和他的遭遇,又想到自己的命运,怎能不“临风怀谢公”呢? 可是这种怀念的感情,在那样的社会里,又有谁会理解呢?

李白由于政治失意,登楼凭吊,发怀古之情是自然而然的,但这首诗前六句都是写景,镜头是流转的,却属静态的描画。最后一联以一种淡淡的愁思,弥漫于每一幅画面上,这便使前面每一处流转的景色,都含情无限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孩子一起读诗丨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李白漫游宣城写下一首绝美诗作,只是开头两句,便令人心醉
每日一诗|《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李白
千家诗(二百一十七)——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唐诗鉴赏辞典》第二百四十首《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李白)
《千家诗》217《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李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