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正大光明”说说紫禁城里几块著名的匾额

紫禁城的各宫殿中有八百余楹联匾额,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一块匾,就是乾清宫内高悬的“正大光明”匾,匾上四字是清代入关后第一任皇帝顺治所题,语出《易经·大壮》“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易经·履》“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意思是正直无私光明磊落。康熙极度推崇其父的书法“结构苍秀,超越古今”,并将此四字摹勒刻石,现今所悬挂的乃乾隆帝的再次摹拓,并以拓本制成此匾,匾上钤“广运之宝”和“太上皇帝之宝”二字。

这块匾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由于顺治所题,更主要的是,这个匾的背后藏有决定国家继承人命运的“建储匣”。当时,雍正鉴于康熙晚年诸皇子之间争储的惨烈,发明了秘密建储这一千古未有的办法。即皇帝生前不公开立皇太子,而秘密写出所选太子的文书,一式二份,一份放在皇帝身边;一份封在“建储匣”内,放到“正大光明”匾的背后。皇帝驾崩后,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储匣”,和皇帝秘藏在身边的一份对照验看,经核实后宣布皇位的继承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宝座的。

在乾清宫后面是交泰殿,殿内悬挂着康熙皇帝的御笔“无为”。一般人看到“无为”,都会认为是出于道家学说,实际上,《论语》中孔子也说过“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儒家推崇的领导者要“为政以德”,从修养自身入手来治理国家和天下,这个“无为”应该是泛指以德化民。

清代统治者从雍正自乾清宫移居养心殿起,共有八位皇帝在此起居理政,使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清代最高权力中枢之所在。

养心殿明间悬挂着雍正的御笔“中正仁和”匾。“中正”取自《易经·履》“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仁和”为儒家的基本信念,是古人为政处事的准则。

相比于顺治、康熙、雍正这三位,他们的后代乾隆是题匾最多的一位!前朝三大殿,统统是他的手笔。只不过,现在三大殿内悬挂的都是复制品,原匾在袁世凯复辟的时候摘下,后来就遗失无踪了。

太和殿所悬“建极绥猷”,意思是帝王应并秉承上天的旨意,按公允的准则治理国家,安抚四方。由于现在院方的保护措施,游人已经不允许登上三大殿的台基,无法从明间正门处直接观看殿内的原状陈列,因此,能通过公众号看到我之前所拍这三块匾的复制品,也算是个安慰了。

中和殿所悬“允执厥中”,语出《尚书·大禹谟》“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指治国应持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保和殿所悬“皇建有极”,语出《尚书·洪范》“皇建其有极”,意思是治理国家要遵循一定的准则。

和乾隆有一拼的,就是他的重孙媳妇慈禧,虽然前朝的大殿里一个没有,但在内廷留下了大量的匾联,诸如养心殿、长春宫、储秀宫、乐寿堂等处比比皆是,只是没有什么出名的。

以她在养心殿宫区的体顺堂所题“绥德安家”匾,可以大体看出其风格。语出汉代焦延寿《易林》“绥德安家,周公勤劳”,意思是以德安抚,治理国家。匾上钤印三方,由左至右依次为白文“数点梅花天地心”、朱文“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白文“和平仁厚与天地同意”。

慈禧太后题写的匾联主要是为了祈福迎祥,表现自己爱热闹,图吉利,期长寿的心理,没有上述帝王那种经世治国的内容,反而处处体现出生活化、世俗化的色彩。

注:文中匾额照片均为作者拍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您知道北京大觉寺内乾隆皇帝御书的匾额中有一块是后来复制的吗?
故宫三大殿上的匾额都写了些什么?(组图)
故宫那些匾额的含义
故宫的门额匾额
八块故宫匾额,别说涵义你都懂,我保证你字都认不全!
紫禁城内最大的学问原来都隐藏在牌匾里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