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永泰汪氏要轰动全省,16年专注干这件大事

本文由福州别记出品 


永泰大洋龙门

2021.08.23


每年8月中下旬,永泰县大洋镇龙门汪氏宗祠理事会和汪氏教育基金会,都会为当年本族考上大学的学子送上喜报并颁发奖学金(龙门村为埔头村、康乐村、溪墘村统称,三村村民以汪氏族人为主)


送喜报、发奖学金
永泰龙门汪氏已坚持16年
全省少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今年永泰汪氏学子
又喜获丰收
有两人考上博士
7人考上硕士

商点水 摄

商点水 摄

旧有金榜题名

今有喜报

能考上大学的

家中门楣无上荣光

今年汪聿武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汪氏贤达汪家华、汪孝玉、汪孝清给他家长送喜报、颁奖金。 (商点水 摄)

送完喜报、发完奖学金,组织学子及家长在汪氏宗祠内拜祖 (商点水 摄)

商点水 摄

拜祖司仪 (商点水 摄)

汪锦文作为学子代表在发言,今年他考上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商点水 摄)

商点水 摄

在送喜报前,在场学子及家长肃立,由族中长辈致勉励辞,希望学子们学有所成,将来为国家、为家乡做出更大贡献。 (商点水 摄)

商点水 摄

商点水 摄

每年汪氏贤达都会为龙门汪氏教育基金会捐款 (商点水 摄)

汪氏宗祠内景 (商点水 摄)

汪春儿  摄

龙门文艺表演队进行现场表演 (商点水 摄)

永泰龙门汪氏族人尊教重学传统

素来已久

而且还写入汪氏宗祠祠规

这个比较少见

图为汪其越接受海峡都市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祠规祠训   (商点水 摄)

据汪其越介绍,过去依祠规、祖训,汪氏各房系设置“奖学田”,用于奖励当年毕业生,此俗延至1950年土地改革止。

2006年教育基金会成立之后,奖学改成为当年考上大学的学子送喜报、送奖金形式,对特困生还给予资助或无息贷款,这一做法一直坚持至今,在族中形成浓厚的尊教重学的风气。

汪氏宗祠还打破轻视女性的旧俗,在专业领域取得骄人成绩的汪氏女性,同样可以悬挂牌匾于祠堂大厅。1991年,汪丽萍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她的“博士”牌匾就悬挂于祠堂大厅里。 (商点水 摄)

2019年5月16日
福州晚报
永泰汪氏重教奖学家风传承300年
进行大篇幅报道

👇👇

其它

龙门汪氏祠堂始建于1621年,历史悠久,被评为八闽名祠。 (商点水 摄)

商点水 摄

这是位于福州三坊七巷的汪氏宗祠,它是永泰龙门汪氏和福州、闽清、闽侯等宗亲集资兴建的。每年春秋两季,上述汪氏族人都会来此祭祖。这也是三坊七巷唯一个仍保持祭祖的宗祠(商点水 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静听闽侯】大湖严氏宗祠——一座藏在青山中的祠堂
商氏宗祠 ‖ 黔浙商氏文化纪念馆——供稿:贵州瓮安 商珥章
兰溪:诸葛氏族宗祠丞相祠堂
振振堂联稿丨下一(八)祠堂
清江旅游网
050、上善若水有遗风――走唐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