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月光洒在放学路上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当、当、当……

当学校值班室墙上的挂钟指向二十一时整的那一刻,刘同庆老师准时拉响了挂在值班室屋檐下的那口锈迹斑斑的铁钟。

这是78届初中班毕业前的最后一次晚自习,也是胜利中学送的最后一届毕业生,因为国家正在掀起改革开放的浪潮,教育改革首当其冲,教育资源要整合,胜利中学因此被划入了裁撤的行列。

这群稚气未脱、情窦未开的乡村少年,明天就要踏上人生的第一个考场,有的人或许很幸运,得以升入更高的学府,继续跋涉在奔前程的路上。有的人可能运气欠佳,只能收拾书包回家,和父辈们一样,去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即便是在这样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刘老师依然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分毫不差。就像他在语文课上讲到标点符号用法时一样,不能有半点马虎。

浑厚悠远还带有点破裂音调的钟声在校园上空回响,这声音同学们听了两年,耳底都起了老茧,此时此刻,依然有许多同学流露出了难舍的情愫。也就是片刻的宁静,同学们又恢复了本来面目,像打开了栅栏的羊群蜂拥着奔出教室。

海生和往常一样,和值日的同学一起把拼凑起来的课桌归到原位,整理好用了两年都卷了皮起了毛的课本,放入同样是背了两年,母亲亲手缝制的蓝色粗布书包里,然后一个华丽的后甩斜挎到了肩上,转身捧起油乎乎的煤油灯,小碎步移到教室的窗台边,和其他小组的灯一起摆成一行,然后用手掌罩在灯筒上,鼓足一口气,“噗”的一声,灯就灭了。

这是一所小得不能再小的普通初中了,每届只有一个班,学生都是附近几个村的孩子,老师中除了去年刚刚调来的董老师端的是个铁饭碗,剩下的都是吃农家饭的民办教师。只有一排瓦房的教室是学校最重要的建筑,占据了校园的中心位置。教室后面,在校园的东北角有三间低矮的土坯房是老师们办公的地方,有一条仄仄的青砖铺成的小路与教室相连。小路两侧是大大小小的菜地块,那儿是老师们勤工俭学的实验田,百姓家里有的这里都能看到。菜地中间是一块用砖砌起来里面杂草丛生的池子,一副锈蚀了的单杠孤独地矗立在那,这是学校唯一的体育设施了。教室前面是块长方形的空地,有篮球场那么大,算是学校的操场,也是同学们课后放风的地方。

此时正值初夏,明月高悬,微风习习,院墙周围几十棵挺拔的白杨在晚风中沙沙作响,皎洁的月光水银般泻满了校园的角角落落。

正对校门是一条南北方向的大马路,海生的家就住在向北六华里的沙窝村。

海生走出校园时,马路上只留下了飞扬的尘土,听声音“大部队”已经过了前面的白杨河。

白杨河是鲁北德惠新河的一条支流,河虽小但也是百转千回,源远流长,最终也是经秦口河汇入套尔河,最终回归去了大海。

小河的南岸紧挨着学校。三伏天时,酷暑难捱,总有胆大的男同学翻墙出去下河,老师发现后被拎回来放到太阳底下狠狠地“蒸烤”,即便是这样仍然有同学愿意冒险。冬天里,每到课间休息时,同学们会蜂拥到河面上砸冰解渴,不必担心吃坏了肚子,河水清澈的就像孩子们的心一样纯净。小桥上也有挑战的同学将舌头伸向角铁焊接的护栏,即使撕裂得满口鲜血,同学们仍然是前赴后继,尖叫声不绝于耳。

海生边走边回首,月色笼罩下的校园熟悉而亲切,两年里的光景不时地浮现在脑海里,脸上的笑容即使在夜色里也难以掩藏,这让他更加地恋恋不舍了。再一想,不远的将来或许将是更加美好的生活在等着他,想到此,仿佛有一股热流传遍全身,精神越发地抖擞,步履变得轻盈起来,像风一样掠过朗朗的夜空,月光下只留下了一个修长的身影闪闪而过。

穿过了刘卢阁村的东头,马路左侧斜径里分出来一条幽幽的阡陌小路,月光下发着淡淡的白光,若隐若现地延伸向西北方向。其实,这儿本来是没有路的,是同学们“抄近路”走多了,在田埂沟渠上踩出来的田间小道。已经走了两年的海生对它当然很熟悉,熟悉到闭上眼睛都能知道哪儿有沟哪儿有坎,哪儿应该转弯哪儿需要跨越。

海生借着月光敏捷地在田埂上行走着,轻巧得仿佛一个走在T型台上的少女,手掌无意间抚过刚刚吐出来的麦穗,诱人的麦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柔软湿润的麦芒滑过手心,撩拨得海生心里痒痒的。

走过麦田,前面是小韩庄的一处水塘,水塘里长满了荷叶,像小伞一样层层叠叠。月光下,零星的花苞挺立在水面上,静静地迎接盛开的那一刻。 

水塘边,几个人影在移动,不时有说笑声传来,划破寂静的夜空。

闻声辨人,海生知道,她们是班里的“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是海生班里的四个女同学,春芝、夏荷、秋云和冬梅,被男同学戏称“四大班花”,据说可与《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相媲美。或许是放学后同路的缘故,她们之间好像比其她同学显得更加亲密一些。

注定今晚是个特别的日子,和往常不同,空气中多了许多离别伤感的气味。仿佛每个的心头都淋在霏霏细雨里,个个像《伤逝》里的子君,压抑着、彷徨着……

“姊妹们,毕了业都去做啥?”沉默率先被冬梅打破。

秋云:“俺爹说了,女孩子识得几个字就得了,读那么多书有啥用!下了学正好,帮着你娘带好弟弟妹妹,学好针线活,找个婆家早早过日子。”

“哼,和俺爹一样,重男轻女,都是一样的老封建!”夏荷愤愤不平,仿佛有一肚子的怒火。

冬梅顺着夏荷的话问道:“夏荷,听说家里给你定的娃娃亲,是不是真的?”

夏荷的火气更大了,“爱谁定谁定,反正我不认,大不了我走,国家都改革开放了,到哪儿不能养活自己!”

“你走了,家里给你定的娃娃亲咋办?”冬梅追着问。

“那就把她爹嫁过去得了!”秋云脱口而出。

秋云的话音未落,大家顿时笑得前仰后合。夏荷笑得最为厉害。

笑声过后,又是一阵的沉默……

过了一会,秋云问:“冬梅,咱们几个就数你学习好,你有什么打算?”

冬梅仰起头,望着一直跟随在头顶上的明月,说:“我还打算什么,就一条路,继续上学呗。希望这次能够顺利考上县一中,最好能进个重点班,然后再考上个理想的大学,专业嘛,当然是学中文!”冬梅坚持了自己一贯的作风——超级自信。

说话间,已经过了水塘,来到了小韩庄的大街上,冬梅的家就住在庄西头路北一个四合院里。冬梅和大家一一道别,之后没忘补了一句:“夏荷,过几年如果想逃婚,就到大学来找我吧,我帮你找个好人家!”

又是一阵人仰马翻…… 

冬梅的离开,仿佛把大家的心一起带走了,气氛就像这无边的黑夜越来越低沉,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就连月亮都识趣地躲进了云层里。

春芝一直没有吱声,只是静静地听着,她习惯了这样的角色。

“春芝,一路上没听你说话,毕了业做啥呢?”秋云小心翼翼地问。

短暂的沉默之后,春芝抬头看了眼躲进云层里的月亮,“唉!”了一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心里仿佛压了一座山。低低地说:“做啥呢?想继续念书,可自己的成绩摆那儿,除非有奇迹出现。再说,父母早就撂话了,毕了业赶紧回家,两个弟弟需要人带。”

“一天一天地过,就这样吧。” 春芝无奈地说。

穿过小韩庄,是一条Y型的小路,前面就是沙窝村,春芝和海生就住在这里,只不过是春芝住家南,海生住家北,中间有一条幽深的小巷相通。另一条斜斜的小路通往西北方向的蔡家村,那儿是秋云、夏荷的家。

分手时刻,难免又是一阵依依不舍,女孩子永远都这样麻烦,秋云拥抱着春芝,念念叨叨的,不愿放手,月亮仿佛又一次被传染,又悄悄地躲进了云层里。

没心没肺的夏荷倒是没什么,不停地叮嘱着:“春芝,咱们前后村住着,离得近,有啥事就告一声。”完了又补充道:“哎,出嫁时别忘了叫我去给你当伴娘!”

夏荷的话惹得春芝啼笑皆非,嗔怪道:“婆家都不知道在哪,你去给谁做伴娘?”

夏荷压低声音说:“这好办啊,后面就有个现成的,知根知底,人家做了你两年的夜路护卫,还不能打动你那颗少女的心?”

“蔡!夏!荷!”春芝这会真的急了,放开秋云去追夏荷。夏荷早已跑出去了十几米远,只留下了清脆爽朗的笑声在夜空中回荡。

海生一直在她们身后十几米远的地方,听得真真的。脸上早已是火辣辣的,幸好有夜色掩护,不然,非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不可。

从岔路口到春芝的家有五百米远,中间要穿过一片杨树林。两年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晚自习后放学回家,海生都会在这个岔口等着春芝一起走过这片阴森森的树林。开始时或许是无意间的巧合,走着走着成了有意识的搭伴,再后来变成了现在这样的默契。

今天还是照例春芝走在前,海生在后面十余步远的地方,一步一趋,月亮依然是紧追不舍形影不离。

照例是一路的沉默。海生是那种天生腼腆的性格,见到女同学没说话脸先红到了脖子根,何况是在这种场合,孤男寡女的,让海生开口,等于要他的命。

不说话不等于没交流,在寂静的夜色里,每当有怪异吓人的声音传来,海生都会紧走几步把路踹得噔噔响,运足了嗓子干咳一声,给自己壮胆,更是给前面的春芝壮胆。春芝也是心领神会,每次都是轻轻地干咳回应。

也许是最后一次走这样的夜路,海生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惬意。在他看来,今晚的月亮是最可爱的,蜿蜒的小路是最亲切的,眼前一闪而过的蝙蝠也没能让他产生厌烦情绪,路过杨树林时就连平时让人产生恐惧的唰啦啦的树叶声现在听来都是那么悦耳。总之,在海生的心里,今晚的一切都是温暖的,更是美好的。

“到家了!”这是春芝两年来在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地方说的第一句话,像是自言自语,也仿佛是对着海生。海生愣了一下神,最终也没有开口,习惯性地干咳了一声,匆匆地绕过春芝,绕过春芝家的院门,消失在黑暗的巷子里。

小巷里静悄悄的,不知是谁家的狗听到了动静狂吠了几声,然后就是万籁俱寂。海生对自己刚刚的行为有些懊恼,后悔自己起码应该和春芝说句告别之类的话。想着想着,走到了自家门前,大门照例是虚掩着的,海生慢慢地推开两扇厚厚的门板进到院子里,转身把门插好,北屋西间的煤油灯照例也是亮着的。此刻,从里面传来母亲的声音:“是海生吗?”海生急忙应道:“娘,是我回来了!”

海生只觉得一股暖流传遍全身,快速向屋里奔去,身后留下一轮明月在夜空中痴痴地守候……

作者:李新生,山东阳信人,1983年入伍,2012年转业到地方,工作之余尝试写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吴然 《走月亮》
2..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
奔赴盘锦-淡淡的足迹-搜狐空间
《掌声》相关知识
董文龙:心中的雪花
10、《快乐十分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