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反思——教师成长之路

教学反思——教师成长之路

摘要: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

关键词:教学反思  教学智慧  教师成长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行。”当前,要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就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尤其是教师的反思性特质。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当今世界,反思意识已成为学术界的重要特征。在教育领域,反思性教学已成为一种潮流,其实质是唤醒教师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师不断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性,让教师学会教,学生学会学。因此,近年来在欧美教育界反思性教学备受重视,被看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个体成长的重要方式。为此,广大教师要以科学的精神,以研究者的姿态,在不断的反思中自觉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实践,探索教育规律。这既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前提条件。笔者在此拟就反思性教学与教师成长作一简单的探索。

一、教学反思的涵义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另外,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有人提出了以下三种反思:

1.对于活动的反思。这是个体在行为完成之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做法的反思。

2.活动中的反思。个体在行为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想法、做法进行反思。

3.为活动反思。这种反思是以上两种反思的结果,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的活动。

这三种反思在产生用于指导行为的知识的过程中有重要意义。首先,教师计划自己的活动,通过“活动中的反思”观察所发生的行为,就好像自己是局外人,借此来理解自己的行为与学生的反应之间的动态的因果联系。而后,教师又进行“对于活动的反思”和“为活动反思”,分析所发生的事件,并得出用以指导以后决策的结论。如此更替,成为连续的过程。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演员,又是戏剧批评家。反思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它们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二、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1、教学反思有利于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

反思性教学是一种自觉能动的,有理性策略的教学实践。教学反思要求教师追求自身实践的合理性,即审时度势,反求诸己,理智地、审慎地行动。在考尔德希德的反思性理论中,有几条要求格外醒目:“鼓励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肩负更大责任,并获得某种程序的职业自主权,……赋予教师权力,以便他们更好地影响教育的未来方向,并在教育决策中扮演更主要的角色”。反思性教学是解放教师的教学职权,使其自主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变得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见。一旦教师完成了由常规型(即经验型)向反思型(即学者型)的转变,他就会成为教学领域中的决策者,十分理智地在“求知意愿”的推动下,努力追求更好,会常对自己的行为问“为什么”。按照教育家杜威的说法,当教师进入反思时,应该是自觉地、积极地、心甘情愿地思考自己的行动,即使不会令人满意或非常劳累也坚持不懈。

2、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监控。

常规教学往往习惯于按照一个较机械固定的程式展开,“不动脑筋或缺乏分析”,缺乏反思性教学那种从全程上对教学环节随时的逻辑推理和审慎判断以及批判性的分析。教学反思通过反思思维,从整体上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不断调节,鼓励教师通过反思去发挥和利用这个思维的监控系统,指导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适应动态变化的课堂教学过程。   

3、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从“经验型”向“学者型”的转变。

考尔德希德认为反思性教学的结果有二:一方面反思性教学主体获得新的理解力,包括反思能力的增强,宏观教学方略及人文理性的获得、新的信念的形成,价值观与态度的优化以及情绪状态的改善等。这实质上就是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把握,对教学真谛的领悟和教学理论的升华。另一方面解决实践问题,包括现实的与未来的,因为教学过程的先前优化而导致当下教学结果的优化,而对这样的结果的反思又能使教师将来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使其教学既有技术理性特征,又不失人文理性特点,从而“学会教授”,从“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发展。教师自身工作的优化必然带来学生学习的优化,更好地让学生“学会学习”,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这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教学结果。

三、教学反思的几种策略

1、倡导教师从问答入手,反思自我

    反思起源于问题,无问题即无反思。杜威曾经这样阐述:教师的反思过程开始于他们所体验到的一种困难、麻烦的事件和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这种不安全、不确定的感觉导致教师在行动中或行动后回头分析自身的经验。因此,一个有反思意识的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有问题意识。而问题又不会像礼物一样主动呈现给反思实践者,这就需要重视反思实践的教师善于在行动前、行动后和行动中对自身及整个教学活动寻找问题。总之,“反思”的过程,就是产生问题、思考和探究问题的症结、力求解决问题的过程。

2、倡导教师从案例入手,反思自我

    从案例入手剖析自我,可以促使积极教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作系统地反思,从得失利弊中,教师们会幡然醒悟,面对动态的学生,原有的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从而萌生改革的愿望,找出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言语背后深藏的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弊端所在,进而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自己的头脑中重见新的教育价值观,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持久地去实现。当这种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自我意识时,便会促使教师在专业上日益走向成熟。而且通过案例分析这个载体,可以带动教师的群体反思,在相互交流中,把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价值、态度等,通过讨论和批判的分析提升到意识领域中来,进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师文化。

3、倡导教师从批判入手,反思自我

    反思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批判,它是对常规的、人们习以为常的“经验”、“习俗”的批判。没有这种“批判”的意识、“批判”的思维,也就难以有“反思”中的问题和“反思”中问题的解决。作为反思性教学,就要敢于和善于冲破这些“传统”、“权威”的束缚,一切从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出发,真正在实践中反思,在批判中反思。这样,作为反思者教师的成长和作为反思者教师的实践效果才能同时得以促进和优化。

4、倡导教师从合作入手,反思自我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思,也不能完全看成是一种个人行为,它还需要与他人的交往与协商。这种“合作式”的反思,更有利于反思者自身的发展和成长。杜威在讲到反思性行为的三种态度时,其中第一种态度就是“虚心”,即反思者要积极倾听更多的意见,十分注意各种可能性,善于接受各种不同的观点和长处,不局限于某种观点和某个方面。这种虚心的、合作的态度,正是反思者十分必需的。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能够跳出“自我”,在与他人的合作与交往中,一定会获得反思的更多收获。

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途径。超越教学技巧,脱掉“匠气”,走向“大师”,需要广大教师要有“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追求,需要“心有灵犀”的融通,需要轻舞的飞扬及创造。反思自我,超越自我,势必能让一个教师走出平庸,脱胎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或教学专家,甚至是出色的教育家。

 

参考文献

1.    潘建中.教师必须注重教学反思[M]

2.    国外关于教学反思内涵的几种理解,(《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J]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向反思型教师靠近
教学反思,思些啥?如何思?
如何开展教育反思
也谈教学反思——什么是教学反思
论教学反思
教师如何在反思中成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