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呃逆_英文_拼音_呃逆的病因、臨床表現、治療、中醫辨證治療_醫學百科

目錄

1 拼音

e nì

2 英文參考

pseudoglottic myocloni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seudoglottic myoclonu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ingultat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ingultu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iccup[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

hiccough[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

[返回]3 中醫

呃逆為病證名[1]癥狀[2] 。見《萬病回春》卷三。一作

逆、逆,《內經》稱噦,金、元多稱咳逆[2]。又稱吃逆吃忒,俗稱打咯忒[2]。指氣從胃中上逆,喉間頻頻作聲,聲音急而短促的表現[3] 。《醫碥》卷二:“呃逆,即內經所謂噦,氣自下沖上而呃呃作聲也。” 其聲短促,與噯聲沉長不同。呃逆相當于現代醫學所稱之膈肌痙攣,為一種不自主的間歇性喉間抽掣而產生的急促聲音[1]。本癥可見于胃、膈肌痙攣和神經性呃逆,亦可見于危重病證[2]

3.1 呃逆的病因病機

呃逆主要與食積胃寒胃熱肝氣犯胃等所引起的胃氣上逆,擾動膈間有關[1]

或因飲食不節,過食生冷或寒涼藥物,則寒氣蘊蓄于胃,或外邪內侵上襲于肺胃,或過食辛辣醇酒及溫補之品,燥熱內盛,陽陽腑實,氣行不暢,膈氣上逆而發生呃逆;

或因情志不和,惱怒抑郁,氣機不利,則津液失布而滋生痰濁氣郁痰阻,上犯于胃,導致胃氣挾痰上逆,引動膈氣上逆而發生呃逆。

或因正氣虧虛,重病久病之后,或誤用吐、下之劑,或耗傷中氣,或損及胃陰,均可使胃失和降而發生呃逆。如病深入腎,則呃逆多為腎氣失于攝納,沖氣上乘,挾胃氣動膈所致。

現代醫學認為多由某些中樞神經系統疾患及膈受刺激而引發膈肌間歇性痙攣,因空氣突然被吸進呼吸道、同時聲帶關閉而致[1]

3.2 呃逆的臨床表現

臨床上,患者自覺胸膈氣逆上沖,喉間抽掣而呃聲頻作,短促而連續不斷[1]。輕者可不治自愈,重者則持續不止[1]

3.3 呃逆的辨證分型

呃逆以氣逆上沖,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連續或間斷發作,令人不能自制為主癥,臨床辨證應分清虛實。一般呃聲響亮有力者屬實證;呃聲低微無力、神疲形枯者屬虛證[1]。呃逆有寒呃熱呃氣呃痰呃瘀呃虛呃等。也有分為外感呃逆內傷呃逆,或陽證咳逆、陰證咳逆者[2]

中寒冷:呃聲沉緩有力,膈間及胃脘不舒,得熱則減,遇寒則甚,食欲減少,口不渴,苔白潤,脈遲緩

胃火上炎:呃逆聲音洪亮,沖逆而出,口臭煩渴,喜冷飲,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苔黃,脈滑數;

氣滯痰阻:呃逆連聲,上沖胸脅,脹悶不舒,常因情志不暢而誘發或加重,納減,惡心噯氣腸鳴矢氣,苔薄膩,脈弦而滑;

胃陽虛:呃聲低弱無力,氣不得續,面色蒼白,手足不溫,食少困倦,舌淡苔白,脈沉細弱;

胃陰不足:呃聲短促而不連續,口干舌燥,煩燥不安,口渴大便干結,舌紅少津或有裂紋,苔少而干,脈細數。

3.4 呃逆的中醫治療

因飲酒飽食而改呃逆者,辨為胃滿食滯,積熱蘊結引起,用泄熱通便調胃承氣湯而愈。亦有人采用保和丸苓桂術甘湯黃芪建中湯等治療;對術后呃逆可用六味地黃湯加味治療,并認為持續呃逆者,為淤血阻絡,而用血府逐淤湯治療。也有用單味驗方治療的,如生姜嚼服治療,砂仁嚼服及生姜汁蜂蜜共調治等,均能取得一定療效。

3.5 針灸治療

針灸治療對于病程短的實證療效較好,病程長的虛證療效較差。如呃逆見于危重病后期,正氣虛敗,呃逆不止,飲食不進,出現虛脫傾向者,預后不良。

3.5.1 體針

針刺療法目前國內報道較多,如分別針刺少商穴、迎香穴、雙側膈俞穴,1次有效率可達90%以上,也可同時針刺足三里三陰交、配內關太沖穴,緩解率可明顯提高。

實證取天突巨闕、膈俞、豐隆行間(均瀉);虛證取關元氣海、足三里[1]。胃寒者加梁門;胃熱者加陷谷合谷;食積者加建里里內庭肝氣橫逆者加太沖[1]

治則和胃降逆行氣止呃

處方:天突 內關 足三里 中脘

方義:天突為任脈陰維脈之會,能和中降逆;內關乃手厥陰心包絡穴寬胸利氣,降逆止呃; 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合穴疏理胃腸氣機,通降胃氣;中脘是胃之募穴和胃行氣。

隨證配穴:寒呃-膈俞;熱呃-公孫內庭痰飲-豐隆;肝氣郁結-太沖;脾胃虛寒-脾俞胃俞

操作:毫針刺,虛用補法,可灸,實用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10次為一療程。

3.5.2 耳針法

以膈、胃、下腳端、肝、脾等穴為主,在穴區找壓痛點強刺激。頑固性呃逆,可埋皮內針[1]

選穴 胃 賁門 食道 交感

方法 毫針刺,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亦可撳針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貼壓,每3~5日更換1次。

3.5.3 穴位注藥療法

①用5ml注射器,7號針頭,抽取維生素B1 100mg及維生素B6 50mg,垂直刺入內關穴,有針感后,回抽無血即快速注藥,每穴注射2ml,無效者于2h后重復1次,有效率達95.83%。

②5ml注射器抽取阿托品0.5mg后,用7號針頭垂直刺入足三里穴1.5cm~2cm,經強激刺病人感到酸脹后,緩注0.25mg,同法再于另一側足三里穴,有效率可達90%。

③同上述方法還可用維生素K3普魯卡因異丙嗪等藥物注射,亦多能收到良好效果。

3.5.4 艾灸法

可用按中脘、關元,然后膻中穴的順序,每穴溫和施灸15min,1次/d,此法1次治愈率為69%,重復艾灸一周內治愈率達100%。

[返回]4 西醫

呃逆為膈肌痙攣,是由于迷走神經和膈神經受到刺激后,使膈肌產生間歇性的收縮運動,以喉間呃道連聲,聲短而頻,令人不能自制為主要臨床表現,持續時間不定。正常人可在飲水、進食、飲酒后,受到冷的刺激或激動興奮等情況下突然發生呃逆,但一般都較輕微,不治療也可自愈。當呃逆頻繁或持續發作時,應多考慮是在各種病理情況下發生的,僅有少數是功能性的或稱為神經性呃逆。如患者呃逆連續發作數天不能停止,并影響休息或睡眠時,可稱之為頑固性呃逆。

常見于現代醫學的胃腸神經官能癥胃炎、胃擴張、肝硬化晚期、腦血管疾病、尿毒癥及其他胃、腸、腹膜、縱膈、食管等疾病引起的膈肌痙攣,在一些急、慢性疾病中或大病后期突然出現呃逆,多為病趨危重的預兆。

4.1 疾病名稱

呃逆

4.2 英文名稱

hiccough

4.3 別名

diaphragmatic spasm;hiccup;pseudoglottic myoclonia;pseudoglottic myoclonus;singultation;singultus;spasm of diaphragm;打嗝;膈肌痙攣;假性聲門肌陣攣打呃

4.4 ICD號:J98.6

4.4.1 分類

呼吸科 > 膈肌疾病

4.4.2 病因

正常人也可因進食過快、進食刺激性食物和吸入冷空氣而產生呃逆。多數可于短時間內停止,嚴重的腦部疾病、尿毒癥、胸腹疾病亦可引起呃逆。部分胸、腹腔手術后病也可出現呃逆現象。

4.4.3 發病機制

炎癥等病變直接侵犯膈神經導致呃逆外,其余疾病引起呃逆的機制尚不太清楚。

4.4.4 呃逆的臨床表現

臨床上呃逆是一種癥狀,引起呃逆的原因很多,如平常進食過快,進刺激性食物和吸入冷空氣等產生呃逆,輕者間斷打嗝,重者可連續呃逆或嘔逆腹脹腹痛,個別小便失禁等。

4.4.5 呃逆的并發癥

并發癥少見。

4.4.6 實驗室檢查

一般血象正常。

4.4.7 輔助檢查

X線胸片未見異常。

4.4.8 診斷

呃逆診斷多不困難,主要問題在于排除是否繼發于某些器質性病變。胸、腹部X線檢查B超檢查可能提供診斷。

4.4.9 鑒別診斷

應與腦部疾病、尿毒癥、胸腹部腫瘤等器質性病變引起的呃逆相鑒別。

4.4.10 呃逆的治療

正常人發生呃逆多數不需特殊治療可自行停止,對持續時間長不緩解的病人可試行以下方法。

4.4.10.1 非藥物療法
一般療法

對呃逆持續時間長不緩解的病人可試行屏氣、飲冷開水或采用重復呼吸等方法多可停止呃逆。

按摩及指壓法

治療者雙手拇指按壓患者雙側眼眶上,相當于眶上神經處,以患者耐受為限雙手拇指交替旋轉2~4min,并囑患者間斷屏氣,常收到較好效果;也可按摩膈中穴10min;有人報道用拇指、示指捏壓患者中指兩側,多于2~3min即可見效。

掌擊法

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醫者立其背后,將手指伸直,五指并攏,腕部伸直,用手掌根部趁其不備時,擊打背部膈愈和胃俞穴,左、右各擊1~2掌。

4.4.10.2 藥物療法
華蟾素

取2.4ml每天2~3次肌注,一般注射1~2次后呃逆即可減輕,2~3天內多可停止。

利多卡因

首次將100mg利多卡因加入莫菲管中靜滴,然后用10%葡萄糖500ml加入利多卡因500mg,30~40滴/min維持靜滴,半h后效果不佳者,可再從莫菲管中加入100mg,待呃逆控制后,維持1~2天,總有效率可達95.8%。

東莨菪堿

0.3mg~0.6mg,每6~12小時肌注1次,直至呃逆停止為止,多數病人于3~7天內停止。

其他藥物

目前尚有人用肌注氯丙嗪、甲氧氯普氯普胺胃復安)、地西泮苯妥英鈉等藥緩解呃逆。

4.4.10.3 體外膈肌起搏治療

方法:以中等量刺激每分鐘9次,每次治療30~50min,直至呃逆停止,亦有病人需連續數天治療方愈者。

對于繼發于其他器質性疾病的呃逆,則應針對器質性疾病進行病因治療。

4.4.11 預后

一般良好。

4.4.12 呃逆的預防

1.積極治療原發病如腦部疾患、尿毒癥等。

2.避免飽餐、酗酒和刺激飲食。

4.5 ICD號:R19.8

4.5.1 分類

消化科 > 消化系統癥狀學

4.5.2 病因

4.5.2.1 神經系統病變

(1)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如腦炎、腦膜炎、腦腫瘤、腦積水腦血管病變等。當病變波及延髓時較易發生呃逆。

(2)脊髓病變:如脊髓炎、頸髓病變或脊髓癆并發膈危象。

(3)周圍神經病變:呃逆主要因迷走神經與膈神經受到刺激所致。消化系統多種病變、胸腔與縱隔疾病等均是引起呃逆的常見病因。

橫膈以下腹腔內病變:

A.常見于各種原因導致的胃擴張或胃脹氣。

B.胃、腸麻痹

C.幽門梗阻

D.腸梗阻或腸脹氣。

E.肝曲或脾曲綜合征,即結腸肝曲或脾曲高度脹氣。

F.手術后高度腹脹。在膽囊術后、胃腸術后、前列腺膀胱術后發生呃逆較多見。

G.肝膿腫膈下膿腫肝癌

H.膽囊炎膽石癥

I.彌漫性腹膜炎

J.大量腹水致橫膈抬高等。

②橫膈以上胸腔內病變:多見于:

A.肺、支氣管胸膜疾病,如下葉肺炎、滲出性胸膜炎、支氣管擴張等。

B.縱隔腫瘤

C.食管、賁門部腫瘤。

D.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

E.急性肺動脈栓塞

F.降主動脈瘤等。

G.胸腔內大手術后。

③橫膈本身病變:多見于膈胸膜炎、先天性膈疝食管裂孔疝等。

4.5.2.2 全身性或中毒性疾病

呃逆可見于全身感染性疾病,如敗血癥、急性重癥胰腺炎傷寒中毒性痢疾等;在急性酒精中毒,強酸、強堿中毒或尿毒癥者也可引起呃逆;少數糖尿病并發胃輕癱時也可引起呃逆。

4.5.2.3 癔癥或神經性呃逆

多見于吞氣癥(神經性噯氣)者,常因連續吞咽空氣后,可隨意表現為呃逆的動作。

4.5.3 發病機制

呃逆的發生機制較為復雜。呃逆的產生無疑是一種神經反射活動,其低級反射中樞一般位于第3、第4節頸髓(但仍受到延髓呼吸中樞的控制),刺激或沖動的傳入多來自膈神經或迷走神經的感覺纖維。呃逆的發生除了神經反射以外,還必須有呼吸肌的參與才能完成,膈肌、肋間肌等呼吸肌的陣發性痙攣、收縮是起協同作用的重要因素。

4.5.4 呃逆的臨床表現

因呃逆時伴有聲帶的閉合,所以常常產生一種特殊的聲音,一聽到這種聲音就可判斷是呃逆所致。

4.5.5 實驗室檢查

如考慮呃逆系因全身性感染中毒或尿毒癥引起時,則應行相應的實驗室檢查,例如疑為敗血癥時應行血液分析、血培養或骨髓培養等檢查。尿毒癥時應行腎功能檢查等。

4.5.6 輔助檢查

4.5.6.1 上消化道鋇餐檢查

可觀察食管、賁門、胃及十二指腸有無炎癥、擴張、狹窄、潰瘍或腫瘤性病變,有無食管裂孔疝或賁門失弛緩存在,對呃逆的病因診斷常有重要的幫助。

4.5.6.2 胸、腹部平片

X線胸片可觀察有無支氣管、肺及縱隔病變;腹部平片可觀察有無腸腔高度脹氣(包括結腸肝曲和脾曲)、有無腸梗阻表現、橫膈上下有無異常等。

4.5.6.3 胃鏡檢查

對呃逆病因不明確,行胃鏡檢查是必不可少的,與鋇餐檢查相比較,內鏡檢查對疾病的診斷價值更高。

4.5.6.4 腹部B超檢查

懷疑呃逆是膽石癥、膽囊炎或肝膿腫、肝癌等肝膽病變引起者,應首選B超檢查。B超對這些病變的診斷可提供重要信息或診斷依據。

4.5.6.5 CT或MRI檢查

如考慮呃逆是系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所致,則應及時行顱內CTMRI檢查,以確定病變部位或性質。如胸部或腹部病變在其他檢查仍不能明確診斷時,也可行CT、或MRI檢查,以進一步協助診斷。

4.5.7 診斷

由于引起呃逆的病因甚多,所以對其病因診斷應根據病史、臨床表現、體檢,并結合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和其他輔助檢查來完成。

詳細詢問病史,了解呃逆發生的誘因、頻率、持續時間,是否影響進食或睡眠,既往呃逆發作狀況等甚為重要。如患者多年來經常有呃逆發作,無須治療或經一般對癥治療后呃逆即可停止,多提示呃逆系飲食不當、胃腸道脹氣或神經性因素所致;如果呃逆正在胸、腹部大手術后發生,多提示呃逆系因胃腸麻痹、脹氣或膈肌受到刺激所致;如果白天呃逆頻繁發作也無其他癥狀伴隨,夜間并不影響睡眠(睡眠時呃逆可停止發作),則多為神經性因素所致;若患者呃逆的同時伴隨有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且伴有病理性神經反射,則多提示呃逆是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所致;如呃逆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難或胸痛等癥狀,應考慮有肺、支氣管或縱隔病變;呃逆同時伴有反酸、胸骨后燒灼感、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進食梗阻感等,應考慮到呃逆系因消化性潰瘍胃癌反流性食管炎賁門癌食管癌、食管裂孔疝或肝、膽道病變所致。因此,經詳細詢問病史,認真的體檢之后,多數患者的呃逆可大致明確其病因。

4.5.8 鑒別診斷

根據長期的臨床觀察,引起呃逆最常見的病因依次是多種原因所致的胃腸道擴張、脹氣、蠕動減弱或麻痹,腹腔內膽囊、膽管、肝臟術后或胃腸手術、前列腺術后。此外,神經性呃逆也不少見。而胸腔內疾病、橫膈本身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全身性或中毒性疾病導致的呃逆均較少見。因而在鑒別診斷上重點應注意以下各種疾病。

4.5.8.1 食管、胃、十二指腸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食管癌、賁門癌、多種原因引起的胃潴留、胃擴張或胃腔狹窄(包括幽門梗阻、皮革胃、胃竇癌等)都可導致呃逆的發生。根據這些病變的臨床表現,結合上消化道鋇餐或胃鏡檢查即可明確診斷。

4.5.8.2 腸道疾病

如腸梗阻、腸麻痹時可發生呃逆。根據腹痛特點及伴隨的惡心、嘔吐、不排便、不排氣、腸鳴音高亢等表現,再結合X線平片檢查,腸梗阻、腸麻痹、腸高度脹氣的診斷常無困難。

4.5.8.3 膽道與肝臟疾病

如膽石癥、膽囊炎、膽管炎、急性重癥胰腺炎、胰腺癌、肝膿腫或肝癌等疾病,根據這些疾病的疼痛特點、疼痛部位,及惡心、嘔吐、畏寒發熱黃疸等癥狀、體征,再結合B超或CT、MRI等檢查可確立診斷。

4.5.8.4 腹腔、盆腔內臟器官手術后

包括膽道、肝臟及胃腸手術,前列腺或膀胱手術,女性盆腔手術等。呃逆在這些疾病手術后發生者,系提示手術后可能導致了腸麻痹、腸脹氣,或因炎癥、手術本身刺激了膈神經所致,診斷常易成立。

4.5.8.5 神經性呃逆

神經性呃逆系一種常見的消化道功能性疾病,女性較多見,發病常與精神緊張、情緒不穩定或焦慮等因素有關。多數患者性格內向,思想不開朗,易生悶氣。其主要臨床表現是頻繁的呃逆(噯氣),這種呃逆常受主觀意識所控制,在醫務人員面前或人多的場合,其呃逆可頻繁發作,而在分散其注意力或單獨一人時,呃逆可減輕或終止,雖有呃逆但不影響睡眠(即睡眠時無呃逆現象)。由于頻繁的呃逆,其結果是將大量的空氣吞入胃內,所以患者常感腹脹加重,少數患者吞入的大量氣體可隨胃腸蠕動而進入腸道,因結腸肝曲或脾曲位于結腸的最高位,所以氣體可積聚于肝曲或脾曲,重者可導致左、右上腹部的隱痛與膨脹感,稱之為肝曲綜合征或脾曲綜合征。當影響到膈肌時可加重呃逆。神經性呃逆尚無特異性診斷方法。若上消化道鋇餐、胃鏡及B超、CT等多種檢查無器質性病變存在,而心理治療、鎮靜、抗憂郁等對癥治療可緩解呃逆時,對診斷神經性呃逆有幫助。

4.5.8.6 胸腔內病變

如多種肺及支氣管病變、縱隔病變等均有其特征性的癥狀與體征,如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難等,結合X線胸片或胸部CT、MRI等檢查常可明確診斷。

4.5.8.7 顱內病變

各種病因所致的腦炎、腦膜炎、腦血管病變及腦腫瘤等顱內病變,一般都有其特征性的臨床表現,如頭痛、惡心、嘔吐、腦膜刺激征等,結合顱腦CT等檢查,診斷常無困難。

4.5.9 呃逆的治療

只有當明確了呃逆的病因及其發生機制之后,才能針對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療措施。例如胃腸道、膽道等腹腔內手術之后患者發生頻繁的、不能終止的呃逆,其原因主要是腹部高度脹氣、腸麻痹或炎癥、機械性刺激膈肌所致,此時的治療主要是采取減輕或消除腹脹、增加腸蠕動、減輕炎癥等措施,經積極治療后呃逆常可逐步停止發作。又例如,經詢問病史、認真的體格檢查、有關的實驗室或特殊檢查均無異常,結合呃逆發作的特點,在排除了多種器質性病變之后,可確定患者呃逆的原因主要是精神因素所致(亦稱神經性或癔癥性呃逆),則治療主要是針對患者的發病誘因做耐心的心理治療,并再輔以鎮靜藥或抗憂郁劑治療,常可獲得滿意的療效。對于輕度或短暫發作的呃逆,一般無須治療,常可自然停止發作。少數患者呃逆發作頻繁、持續時間長(連續不斷呃逆數天者),嚴重影響患者飲水、進食與睡眠,并導致患者精神緊張,甚至有一定的恐懼感,對這種頑固性呃逆,在治療上除積極尋找發生呃逆的病因外,可試用以下治療措施。

4.5.9.1 機械方法

(1)讓患者深吸一口氣后憋住氣,并用力做呼氣動作(腹部用力鼓起,但不要將空氣呼出),持續10多秒鐘后再將氣體呼出,此法可反復多次進行。

(2)用棉簽或壓舌板、筷子等物刺激咽后壁或腭垂,誘發患者出現惡心或嘔吐動作,有時可反射性的使呃逆突然停止。

4.5.9.2 藥物治療

應初步判斷嚴重或頑固性呃逆的可能原因,在此基礎上采取不同的藥物治療。

(1)應用胃腸促動力藥:如考慮呃逆系胃腸高度脹氣或腸麻痹引起,可應用促胃動力劑。此類藥物有多潘立立酮(商品名:嗎丁啉)、莫沙必利(商品名:加斯清、瑞琪等)、依托必利及三甲氧苯丁氨酯(商品名:舒麗啟能)等,可酌情選用。當胃腸內積聚的大量氣體排出體外后呃逆可逐漸緩解。

(2)應用抗分泌藥及胃腸黏膜保護劑:如呃逆系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潰瘍等上消化道炎癥、潰瘍性病變所致,則可選用抗分泌藥及胃腸黏膜保護劑治療。前者可選用H2受體拮抗藥,包括西米替丁(商品名之一:泰胃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商品名之一:高舒達),也可選用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商品名有:洛賽克奧克、奧美等)、蘭索拉唑達克普隆)、泮托拉唑雷貝拉唑(商品名:波利特)。黏膜保護劑可選用鋁碳酸鎂(商品名:達喜、威地美)、硫糖鋁米索前列前列醇(商品名:喜克潰)、鉍制劑(商品名:果膠鉍比特諾爾等)、復方三硅酸鎂蓋胃平)或十六角蒙脫石思密達)等。

(3)應用哌甲酯哌醋甲酯注射液,商品名為利他林或利太林(Ritalin):肌內注射或靜脈推注,也可靜脈滴注。該藥是作用較弱的呼吸中樞興奮劑,對多數頑固性呃逆患者,不論是何種病因所致,經Ritalin治療后呃逆可得到暫時緩解或減慢發作的頻率,或延長兩次發作的間隔時間等,少數患者應用后可終止發作。這種效果已被多數呃逆患者治療后得到證實。但其治療機制尚未完全明了,推測可能系Ritalin在興奮呼吸中樞后,再反射性的抑制了呃逆發作的反射弧,也可能是Ritalin促進了腦干網狀結構上行激活系統去甲腎上腺上腺上腺素、多巴胺5-羥色胺等遞質釋放有關。常用劑量為20mg肌注,無效時可間隔4~6h重復1次,如2~3次注射后呃逆仍不能終止,一般不宜再繼續肌肉內使用。靜脈應用的效果優于肌內注射,方法為20mg加入生理鹽水10ml緩慢靜脈推注;推注過程中如呃逆突然終止,即可停止推注(有些患者可表現為欣快感)。在推注過程中呃逆未能終止,而患者無任何不適時,可將藥液繼續推完。也可采用靜滴方法,將40mg哌甲酯(利他林)加入50~100ml生理鹽水中,滴速可稍快,并嚴密觀察病人反應,一旦呃逆終止,則應停止滴注。遇有高血壓冠心病或腦血管病變者,應慎用或禁用。

(4)應用利多卡因或氯丙嗪靜脈滴注治療:對于少數頑固性呃逆患者,暫不能確定其病因,在上述多種方法治療無效時,可考慮應用利多卡因或氯丙嗪靜脈滴注治療,目的是終止呃逆的反射弧,并解除膈肌、呼吸肌的持續性痙攣收縮,常可取得較好效果。方法為葡萄糖或生理鹽水100ml中加入利多卡因100mg,緩慢靜滴,并嚴密觀察病情及心率及節律變化,當呃逆停止時即可停藥。如滴完后呃逆仍未終止,則間隔4h后可重復滴注1次,若2次都無效,則不再應用利多卡因。也可采用氯丙嗪25~50mg加入葡萄糖或生理鹽水100ml中緩慢靜滴,并嚴密觀察病情及血壓變化,呃逆一旦終止即可停藥,無效時可間隔4~6h后再重復滴注1次,若2次無效則應停止滴注。

(5)針灸或中草藥治療:臨床實踐證明,某些頑固性呃逆患者,經針灸、耳針或中草藥治療后呃逆可終止或減輕。

4.5.10 預后

一般良好。

4.5.11 相關藥品

多潘、多潘立酮、莫沙必利、氧、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鋁碳酸鎂、碳酸鎂、硫糖鋁、米索前列醇、復方三硅酸鎂、三硅酸鎂、蒙脫石、哌甲酯、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多巴胺、利多卡因、氯丙嗪、葡萄糖

[返回]5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21.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66.
  3.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返回]相關文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呃逆病
急性胃炎要中西结合治疗方
顽固性呃逆的病因及治疗选择简记
患者「打嗝」怎么处理?3 步法搞定常见呃逆!
胃病反反复复?五大症状全解胃病 | 科普
呃逆的病因与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